這是一場與以往有些不同的會議。9日下午,全省經信工作會議在杭召開,總結交流2018年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研究部署2019年任務,會上7名來自設區市、縣(市、區)經信局和企業的代表進行了經驗分享。
會上的分享,與其說是發言,更像一場“路演”。不論是市縣經信局負責人還是企業代表,都拋開生硬的文字稿,帶來了PPT,讓現場氛圍更加活躍。
這樣的新會風,與浙江經信工作熱火朝天的勢頭如出一轍:2018年,浙江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的年度目標,實現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6%,高出目標0.6個百分點,高出全國1.3個百分點。
一組數據:
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6%
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2018年,浙江省經濟與信息化發展實現穩中有進。
據省經信廳統計,1-11月,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6%,比年初定下的“小目標”高出0.6個百分點,比全國高1.3個百分點,比東部地區高1.9個百分點,呈現出“好于預期、高于全國、領先東部”的態勢。
數字經濟潛能加快釋放、新舊動能轉換蹄疾步穩、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走向縱深……各項工作亮點紛呈。
其中,在發展數字經濟上,出臺了浙江省國家數字經濟示范省建設方案和數字經濟五年倍增計劃。去年前三季度,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8%,占GDP的9.7%,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17.1%。
在推進動能轉換上,落實了“中國制造2025浙江行動”部省戰略合作協議,參與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組建,深化寧波、湖州2個國家示范城市和8個省級試點縣(市、區)建設。1-11月,全省規上工業企業技術(研究)開發費支出同比增長31.0%,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2.01%。
在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上,浙江啟動了新一批7個行業改造提升,逐個行業制定實施方案,深化紹興市綜合試點和首批21個縣(市、區)分行業省級試點,并開展第二批14個縣(市、區)分行業省級試點。1-11月,全省10個重點傳統制造業增加值增長5.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
在一系列的組合拳作用下,全省經濟質量效益明顯提升。1-11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7%,全員勞動生產率同比提高7.9%。
一條路徑:
加快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制造強省,是當前乃至今后很長一段時期經信工作的核心。”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是驅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過去一年,浙江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大力發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積極布局區塊鏈、量子信息等前沿產業,推進一批高規格的項目(平臺)建設,比如杭州國家“芯火”創新基地、杭州國際級軟件名城、省級集成電路產業基地、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示范等,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城市數字化“三化融合”取得了新成果。
智能制造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過去一年,浙江加快推進智能制造,全年實施重點技改項目3000項,已建成數字化車間60個、“無人工廠”6家,入選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8項,新增工業機器人1.6萬臺。
優質企業是高質量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過去一年,加快培育優質企業,推動大中小微企業融通發展。培育了一批世界一流企業:2018年入圍中國民營企業制造業500強97家、電子信息百強14家、軟件百強10家。推進了一批小微企業上規升級:新增“小升規”企業3579家,評定“隱形冠軍”27家;入圍工信部單項冠軍企業(產品)36個,居全國第一。
一個目標:
實現2019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
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今年全省經濟工作的核心。“今年我們要啟動編制制造強省建設規劃綱要,實施浙江制造品質提升工程,組織開展浙江工業大獎評選表彰,積極創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國家級示范區。”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圓滿完成“2018年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的目標后,省經信廳又定下了今年的工作目標: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5%以上。
數字經濟是世界經濟的發展方向。浙江將制定出臺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立法,并適時召開首屆世界數字經濟大會;推動設立100億元的省數字經濟產業投資基金,組織實施100個數字化重大項目,扶持100家數字骨干企業;加快推進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工作,打造100個“無人車間”“無人工廠”,推進100個園區數字化改造;加快“城市大腦”建設,推進杭州、寧波、嘉興等建設“城市大腦”、新型智慧城市,加快湖州、衢州、德清“城市大腦”建設示范試點,推動“城市大腦”向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領域拓展。
此外,在2018年已為企業降低各類負擔和成本1500億元的基礎上,今年浙江還將出臺新一批企業減負降本政策,再減輕企業負擔150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