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產車間下線的一張張床墊,通過輸送線自動傳送至立體倉庫,精準堆碼到指定貨位上;倉庫里,堆垛機器人忙碌地搬運床墊,現場沒有一個搬運工人……這是杭州日報記者近日在紹興越城區喜臨門集團袍江分公司看到的景象。
越城區作為紹興市中心城區,傳統產業產值比重超過60%。近年來,該區大力推動傳統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提升,大大釋放產業增長新勢能。
在幾天前舉行的越城區“兩會”上,該區《政府工作報告》將“抓轉型、重實體,著力培育高質量產業體系”作為2019年著重要抓的五方面工作的首位。
“高端制造業是越城區的強區之本,是體現越城區打造具有首位度中心城區的基礎所在,也是當前乃至未來越城區發展經濟的首要目標。”越城區委書記金曉明在“2018中德高端制造峰會”上這樣強調。
在剛閉幕的越城區“兩會”上,越城區區長袁建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9年該區要著重抓好五方面工作,而“抓轉型、重實體,著力培育高質量產業體系”被擺在首位。
近年來,越城區輕紡、印染、機械等傳統產業,紛紛興起了智能改造熱潮。大量的機器人在車間里替代了人工。以“互聯網+”“大數據+”“機器人+”等新技術為先導的越城區高端制造業正在釋放新的生命力。
據紹興市經信局統計顯示,過去一年,紹興市共有391個項目列入省重點技術改造項目,88個項目列入省“四個百項”重點技術改造示范項目,數量居全省第一。喜臨門集團的產線智能化升級項目,也被列入2018省“四個百項”重點技術改造示范項目計劃(產品升級和工業強基)。
喜臨門集團國際事業部總經理助理羅凱表示,公司去年完成了220萬張床墊的倉儲周轉,一天最多能發出50個集裝箱,整個倉庫管理人員卻只有8人。
“這要歸功于新建的自動立體倉庫。”羅凱介紹,這個3000多平方米的自動立體倉庫,去年完成了220萬張床墊的倉儲周轉,床墊出庫入庫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一張床墊完成出貨,只需1分鐘。
“目前,越城區已擁有智能家居規上企業30余家,年產值近百億元,年產值超30億元企業2家。”越城區經信局負責人陶志剛介紹。
在“中芯國際”的工地上,幾十名工人正冒著細雨進行施工,幾幢主體廠房已分別完成了地基建造,進展快的,已立起了主體建設。
2018年,成功“迎娶”芯片龍頭企業——中芯集成電路制造(紹興)有限公司項目落戶,項目首期投資58.8億元。這是紹興近十年來引進的首個重磅電子信息企業。
“不以污染換增長,不因速度輕質量。”越城區傳統產業這兩年實施了力度空前的改造提升革命,20家印染企業搬出越城區,另47家印染企業也在陸續搬遷中。
陶志剛坦言,在加速傳統產業的脫胎換骨上,越城區算是用了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
而在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看來,將項目放在紹興,一個重要原因是,“與紹興有共同的成長目標。”
作為紹興著重培育的四大新興產業之一,集成電路是紹興打造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核心組成部分。通過引進集成電路相關產業鏈的龍頭企業和領軍人才,推動紹興芯片產業集群式發展,催生引企、引智、引資疊加效應,共同探索產業創新發展新模式,紹興與“中芯”一拍即合。
在2018年中國(紹興)集成電路產業高峰論壇上,紹興集成電路小鎮建設規劃首次對外發布。
位于越城區的這個新興產業小鎮著重引進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測試-裝備等全產業鏈項目形成產業集群,預計到2022年末形成200億產值,到2025年形成500億產值。
上個世紀90年代,可以說是紹興傳統企業發展最輝煌的階段。
“就拿傳統紡織業來說,浙江滌綸廠、浙江絲織廠、浙江彈力絲廠……解決了紹興多少女工的就業問題,創造了多少稅收!那時候的紹興城區幾乎每條街都有服裝廠。”在紹興,或許很多傳統制造業企業主回憶起那段“春天”,都會像紹興市乙谷襪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飛虎一樣,眼里閃爍著光芒。
山越高越難爬,車越快越難開。在2005年左右,這個繁榮的局面被打破了。受電商沖擊,傳統的紡織業開始衰退。 轉型或者升級,是傳統企業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
乙谷襪業是一家以出口和OEM(代工生產)襪子為主的傳統制造企業,隨著國際市場日趨低迷和國內生產要素成本不斷提高,企業的發展遇到了銷售增長乏力、單位利潤日漸趨低、產品價格和市場渠道沒有任何話語權等瓶頸。
在這個背景下,乙谷襪業進行了產業提升,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達300余萬元,占銷售的5%-7%,并投入1500萬元,建立了智能化襪子后處理中心。企業成功轉型為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品牌連鎖為一體的創新型襪子工貿企業。
談到轉型升級為企業帶來的紅利,王飛虎說到了幾個數字:“最明顯的變化是市場占有率增加了,尤其是中高端襪子市場的占有率。以前,我們企業每年在國內市場上賣出的襪子在1000萬雙左右,2018年的銷售量已經翻了7番。而且產品附加值明顯提高,以前,毛利率在15%到20%,現在,連凈利率都能達到10%到15%。今年以來,公司的銷售、利潤同比增長了30%以上。”
上個月底,浙江清華—乙谷堂襪業新制造聯合研究中心在越城區成立。“這是一次新的升級,從傳統制造業轉型到制造服務業。”王飛虎說,簡而言之,就是從生產轉向為生產的所需提供服務。(來源: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