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寧副司長在農機試驗鑒定工作培訓上的總結講話
2019年3月13日
經過緊張的一天半的學習交流,農機試驗鑒定工作培訓班就要結束了。這次培訓班是機構改革后農業農村部農機化司舉辦的第一個培訓班,同時也是農機試驗鑒定改革實施工作的動員會、部署會、推進會。農業農村部農機化司和農機鑒定總站對培訓班高度重視、盡銳而出。司、站領導班子成員以不同方式出席了培訓,張興旺司長做了開班式重要講話,剛才劉旭副站長也做了很好的講話。司、站授課的同志都是直接參與改革謀劃設計的主要人員,從不同方面對改革內容和精神要求做了講解。各省區市農機化主管部門和農機試驗鑒定機構,對培訓班同樣高度重視,參加培訓的同志認真學習思考,積極研討交流,對貫徹落實改革的精神要求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見建議。總的看,通過培訓,大家深化了對農機試驗鑒定工作改革的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增強了推進改革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統一了思想,領會了精神,掌握了內容,明確了任務。培訓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很好地完成了各項任務,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這次培訓班的舉辦,標志著農機試驗鑒定工作改革從謀劃設計階段轉入實施操作階段。培訓班結束后,改革的“藍圖”就要開始全面的“施工”“作業”, 以“倒計時”的工作方式落實落地。根據推進改革過程中與各方面交流、研究的體會,結合大家在討論中提出的意見建議,我就貫徹落實張興旺司長講話精神和要求,做好下步實施工作和一些具體問題,與大家再做些交流,講幾點意見。概括起來主要是“三個加快轉變”、“三個準確把握”。
第一,加快轉變主管部門的領導方式。這次農機試驗鑒定工作改革,農機化主管部門轉變職能、政事分開、簡政放權,改革后,主要承擔領導和監督的職責,負責制定制度規范、批準發布大綱、審定鑒定產品種類指南和對鑒定機構的工作進行考核監督等職能,不再具體管理鑒定工作。各省農機化主管部門要圍繞更好履行“組織農機試驗鑒定”的職責,切實轉變管理方式,將該放的放下去,將該管的管起來,盡快通過有關制度的清理和“立、改、廢”,將有關職能和改革要求從制度上明確下來。要防止“抓住不放”,也要防止“一放了之”“大撒把”,特別是后者。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的“提高農機公益性試驗鑒定能力,加快新型農機產品檢測鑒定,充分發揮農機試驗鑒定的評價推廣作用”的要求,履行好主管部門的職責,切實加強對農機試驗鑒定工作的領導、指導和支持。一是把住方向,通過批準發布大綱、審定鑒定產品種類指南、績效考核,把握好農機試驗鑒定服務農業生產、農機化發展和農民的方向不動搖,支持、促進農機化技術推廣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偏離,支撐、服務農機購置補貼實施和農機化管理工作的功能不缺位。特別是要結合實際組織做好專項鑒定大綱制定工作,加快農民急用、生產急需的新產品鑒定。二是統籌協調,促使農機試驗鑒定工作與農機化有關工作協同配合,處理好鑒定工作與技術推廣、安全監理、購機補貼政策實施、在用特定種類產品質量調查等各項工作的關系,促進“供”“需”協調,各方面密切配合,發揮好鑒定工作的作用。三是指導支持,積極為農機試驗鑒定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條件,解決好鑒定經費保障、鑒定機構設施設備建設、人才引進培養等方面的問題,做好績效考核工作,指導鑒定機構建立健全制度規程,加強廉政建設,建立完善工作激勵機制,充分調動鑒定機構和人員的積極性。
第二,加快轉變農機鑒定機構的職責定位。鑒定機構要旗幟鮮明,牢固樹立 “主體、主業、主責”定位,充分認識到,改革以后鑒定機構是鑒定工作的主體,鑒定工作是鑒定機構的主業,做好鑒定工作,提供公益服務,是鑒定機構的主要職責。要加快轉變工作理念、工作內容、工作方式,落實工作責任。一是當好主體,在主管部門的領導指導下,敢于擔當,依照法規規章,獨立自主做好大綱起草、種類指南的發布、鑒定受理、鑒定實施、證書頒發和證后監督等工作,公正、公開、科學、高效地開展鑒定工作。二是專注主業,切實轉變鑒定機構主要做質量監督工作的認識,將農機鑒定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轉到為技術推廣服務上來,轉到加快創新產品的鑒定、促進農機新技術新機具開發應用上來,聚焦為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的主業,全力做好鑒定工作,切忌“種了別人地,荒了自家田”。三是落實主責,農機鑒定機構作為國家設立的從事農機試驗鑒定的公益性事業單位,做好鑒定工作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及時有效開展機具的試驗、檢測、考核,公開鑒定的相應信息數據,為農機化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撐和服務,是必須履行好的公益服務職責。改革后,鑒定機構做好鑒定工作職責明確、權責統一,鑒定機構和人員要強化責任意識,處理好改革后的政事關系,主動作為,優質服務,履職盡責,落實公益服務的各項要求,真正將鑒定工作的擔子擔起來。
第三,加快轉變農機鑒定管理服務方式。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加快從手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轉變。補齊管理服務工作信息化的短板,如期實現鑒定工作網上申請、受理、審核、發證、注冊管理和全國的鑒定管理服務信息化系統的互聯互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公眾形象。二是加快從事前管理轉向事中事后監管。切實貫徹落實簡政放權、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的各項改革舉措,將質量投訴、質量調查等工作的重點轉到對獲證產品的監督上來,加強對企業承諾、踐諾的監管,敢于亮劍,嚴處失信、違規企業,落實企業產品質量主體責任,維護鑒定工作的良好秩序和農民的合法權益。三是全程全面公開鑒定管理服務信息。信息公開既是對企業產品的監督,也是對試驗鑒定工作的監督。通過公開信息,更好服務企業、農民和管理部門,倒逼推動試驗鑒定工作規范化和高質高效。要堅持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認真、嚴格落實《農業機械試驗鑒定工作規范》的要求,規范、按時在“全國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管理服務信息化平臺”上公開信息,保證信息公開質量,以信息公開重塑鑒定工作業務流程和管理要求。
第四,準確把握鑒定產品種類指南的精準性。指南是鑒定工作的導向、資源投放的準繩和企業申請的靶標。《農業機械試驗鑒定工作規范》明確,制定指南要堅持服務大局、開放共享,堅持積極作為、挖潛擴能,堅持突出重點、鼓勵創新,根據農業生產和農機化發展需要,結合鑒定能力、經費預算等因素綜合確定。做好指南編制工作的關鍵是“精準”。一是服務對象要精準,開展農機試驗鑒定,主要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為農民使用服務,而不是主要為本地企業服務,這是由鑒定屬于技術推廣的重要環節和重要支撐決定的,否則鑒定工作的公益性難以成立。當前要以本省農機購置補貼范圍確定的產品種類為主要依據,安排鑒定工作,開展農業生產和農民急需急用的產品鑒定,切忌地方保護主義。更不能為本地企業量身定做。二是產品種類要精準,順應農業機械化從主要作物的耕種收環節向植保、秸稈處理、烘干等全程延伸,從糧食作物加速向棉油糖等經濟作物擴展,從種植業快速向養殖業、加工業拓展的趨勢,對標農民對缺門機具和機具全程化、系列化的需求,對標支持小農戶、貧困地區、丘陵山區的要求,精準確定產品種類。三是技術導向要精準,對標高效節本、綠色環保、智能安全、復式集成機具需求,敢于主張、敢于亮劍,少列或不列傳統、低端、大宗的產能嚴重過剩產品,將更多的資源投向創新產品鑒定,投向技術進步產品鑒定。四是規則要精準,如何申報,鼓勵什么,限制什么,超出鑒定能力、經費預算的如何取舍等,都要明確原則與辦法,事先告之,體現公益服務的屬性和公正、公開、科學、高效的原則,防范審計、監察風險。
第五,準確把握鑒定數據來源的多元性。農機試驗鑒定的內容包括適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創新性等方面,鑒定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包括科學的試驗、檢測和考核,以及調查、專家評價、其他機構的證明等,其中的檢驗檢測需要計量認證、能力認定,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但其只是一部分。鑒定包括檢驗檢測,但不等同于檢驗檢測。有的鑒定機構將自己等同于檢驗檢測機構,將鑒定工作等同于檢驗檢測工作,陷入了“能力恐慌”。同時,對采信社會有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數據有諸多的疑慮,態度不是很積極。這些認識,制約了鑒定機構作用和鑒定能力的發揮。應當準確把握農機試驗鑒定的定義、內涵和鑒定工作改革的精神,在遵守國家有關規定的前提下,創新數據、信息獲取方式,積極采信社會有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數據,積極開展合作鑒定,充分利用社會有效資源,擴展鑒定機構的能力范圍,增強鑒定的有效供給。需要強調的是,采信社會有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數據,主要是減輕企業負擔,避免社會資源浪費,底線是企業申請前獲得的,接受鑒定申請后,不應再要求企業去獲取社會數據或接受企業提供的社會數據,以保證不突破公益、免費鑒定的要求。
第六,準確把握鑒定工作的基礎性。目前來看,農機試驗鑒定工作是農機化主管部門開展農機使用管理的“入口”,鑒定工作獲取的數據信息、發布的證書標志,不僅為技術推廣,也為安全監理、購機補貼管理等工作提供了技術和基礎數據支撐。鑒定工作要注重發揮在農機管理工作的“第一關”、基礎性作用,積極有效地為技術推廣、安全監理、購機補貼政策實施、維修管理、在用特定產品質量調查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支持,當好“上游”,打好基礎,優質服務,主動了解各方面的需求,主動配合、參與各方面做好相關工作,主動推進信息公開、互聯互通、大數據服務,主動完善大綱、指南,主動改進不相適宜的鑒定內容、方法,為構建統一、協調、高效的農機監管體系提供堅實支撐。
同志們,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對于農機試驗鑒定工作的改革來說,培訓班的結束,只是實施工作的開始。推進相關工作落實落地,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希望大家以主人翁姿態,發揚釘釘子精神,積極投身改革,加快推動各項改革落實到位,確保新修訂的《農業機械試驗鑒定辦法》如期在4月1日起實施,開創農機試驗鑒定工作的新局面,支持、促進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升級發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