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危機過程中,汽車產業受到較大影響,世界汽車產業格局出現一系列調整。隨著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漸趨減弱,汽車產業與其他產業一樣也將迎來后危機時代。有關專家認為,在后危機時代,我國汽車產業發展將呈現出一些新趨勢,主要體現在汽車市場、技術創新、產業重組和生產成本等方面。
世界汽車產業重心進一步向中國等新興國家轉移
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姜軍認為,金融危機后,世界汽車產業布局將有較大調整。美日德等汽車大國受本地市場飽和及銷售嚴重下滑影響,必然將采取相應的收縮戰略,繼續將生產能力向新興市場轉移,特別是向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等“金磚四國”市場轉移。
業內人士認為,美日德等國家的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可能采取如下措施進行產業調整:一是關閉位于歐美的一部分汽車整車工廠,以壓縮當地的汽車產量;二是出售旗下的部分汽車品牌以幫助公司渡過危機;三是適度擴大在新興國家的投資規模,以增加公司的盈利;四是積極進行產權重組,壓縮機構,降低成本,以提高公司的運營效率。
伴隨世界汽車產業格局的調整,金融危機后,世界汽車市場格局也將發生較大變化。美日歐等發達國家的汽車市場飽和與銷售量停止的狀態不會改變,但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汽車消費市場,將依然保持高速發展階段。2009年,中國汽車銷量突破1300萬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但是,一些專家也認為,世界市場銷量第一的位置在中國與美國間可能會有交替。因為,隨著美國經濟復蘇,美國汽車消費也會慢慢恢復,就美國4300萬-1700萬輛的常態市場需求講,中國目前的市場規模與其還有一定差距。吉林工商學院副教授劉慶波認為,在世界經濟無大的波動的情況下,按中國經濟的年增長速度,中國汽車消費市場規模穩定超過美國,可能還需要5年左右的時間。
技術越來越成為制約中國汽車產業制勝的關鍵要素
近些年,世界汽車產能增長速度遠大于市場銷售增長速度,產能過剩矛盾日趨突出。吉林大學商學院副教授李博明表示,汽車產業必須從目前數量擴張型向技術制勝型轉變。在未來發展中,誰擁有技術誰就會占領市場制高點。各地在發展汽車產業的時候,應跳出簡單的產能擴張思維,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技術創新和自主創新上來。
姜軍也認為,在后危機時代,汽車產業單純擴大產能的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必須走技術創新和技術制勝的發展道路。
有關專家分析認為,后危機時代汽車企業實現技術制勝需要把握的關鍵環節主要包括:
一是重視發展自有技術和自主品牌。技術不能過于超前,也不必追求尖端,而必須被市場認可。技術可以是自主原創的,也可以是引進、吸收、再創新的。技術的落腳點是自主品牌,技術要通過自主品牌的平臺被市場和消費者認可。二是技術開發要整車技術與零部件技術并舉。汽車技術創新,正在由過去以整車技術開發為主,向未來整車技術與零部件技術并重的方向轉變,零部件企業在技術開發上的權重越來越大,研發投資比例逐步提高。三是新能源汽車是技術發展的熱點。為應對石油資源的日趨枯竭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新能源汽車成為未來汽車技術發展的一個熱點。太陽能汽車、可再生能源汽車、電動汽車、混合動力車都成為技術研發的重點,一些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商業開發階段。四是更加關注完善技術創新組織體系建設、提高創新效率。在技術創新過程中,技術創新組織體系建設和提高創新效率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一些新的趨勢將更加明顯:整合社會創新資源,建立公共創新平臺;整車與零部件企業緊密合作,聯合攻關;發展商業性設計公司,通過外包的方式進行技術創新等模式,大大降低技術創新的成本和提高技術創新的效率。
汽車產業將通過更大范圍的重組提高集中度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產量由當年的200多萬輛迅速增長到目前的1300多萬輛。專家認為,過快擴張背后中國汽車產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整車生產企業眾多,產業集中度過低。在“后危機時代”,汽車產業將在更大范圍內加快產業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對中國汽車產業來說,應把握這一契機,提高產業集中度。
姜軍認為,在后危機時代,將有三大因素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重組。一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集中度過低,導致產業資源過于分散,會增加產業平均成本,不利于提升產業自主創新水平和綜合競爭力,這種局面需要盡早改變。二是小型整車生產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內在要求。從這次金融危機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影響看,小企業的抗波動和抗風險能力更低,小企業比大企業受到的沖擊要大。一些規模較小的汽車企業已經感到了生存壓力,競爭形勢也迫使他們主動與大企業聯姻,重新尋找自己在產業發展中的合適位置。這也構成了中國汽車產業重組的內在動力。三是政府的主導和積極推動。《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指出,擬通過兼并重組,形成2-3家產銷規模超200萬輛的大型企業集團,培育出4-5家產銷規模超過100萬輛的汽車企業集團,產銷規模占市場份額90%以上的汽車企業集團數量由目前的14家減少到10家以內。
受原料和勞動力價格影響中國汽車產業的生產成本將逐步提高
市場大、生產成本低是過去中國汽車產業得以快速發展的兩個主要因素。有關專家分析認為,金融危機后,中國汽車產業低成本時代可能成為過去。
汽車生產成本除固定資產投資外,主要由原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兩部分構成。2002年起,國內外大宗商品和基礎原材料工業產品價格都出現快速上漲。金融危機暴發前,與汽車生產關系較大的煤炭和石油等能源價格上漲超過了4倍,鋼材價格上漲了3倍多,工人工資水平增長了1倍多。雖然企業通過提高零部件國產化率等措施降低了一些成本,但汽車生產成本和使用成本上升的趨勢始終在持續。
從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暴發后,世界大宗商品價格都已下跌過半,石油價格跌幅更是超過70%。一些分析人士本以為大宗商品的價格會在低位停留一段時間,可是,還沒等企業消化掉過去高價購買的原料庫存,大宗商品的價格又快速反身向上,漲幅超過了100%。
姜軍認為,大宗商品的價格過山車似的變動,在警示著人們:世界大宗商品資源,相對于日益增長的需求,資源短缺將是一個常態。
此外,有關專家分析認為,從人工成本看,發達國家已經在高位穩定,中國、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國家正處在快速上升期,并逐步向發達國家靠攏。基于未來原料成本和人工成本變動趨勢的分析,中國汽車產業的生產成本將逐步提高。成本因素,將成為未來決定中國汽車產業競爭力強弱的一個重要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