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央文件中提出要實施大豆振興計劃,截至年底,大豆振興計劃取得良好成效,大豆產量成為今年國內糧食產業的亮點之一。近日,農業部相關人員表示,2020年國家會繼續落實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而且大豆振興計劃還要穩步實施。這不僅為大豆產業注入發展力量,也將為大豆深加工設備市場帶來利好。
大豆是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和飼料蛋白來源,在我國農業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隨著大豆市場消費需求提升,我國大豆的產需缺口不斷加大。對此,政府于2019年開始實施大豆振興計劃,保持國產大豆一定的自給水平,滿足消費市場需求。
相關數據的發布也顯示了大豆振興計劃的成效顯著。根據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大豆播種面積增加11%,產量增至1810萬噸,同比增加13%。農村部消息指出,2020年大豆振興計劃仍將繼續實施。可以預想,今年大豆產量也將持續穩定上升,而這也將為國內大豆深加工打好基礎。
如今,隨著消費升級趨勢明顯,國內大豆產業的加工也在進一步深入,產品結構趨向多樣化。傳統的大豆加工主要有三類:包括豆腐、腐乳、豆漿在內的食品加工;油料加工;飼料加工等。而這些加工中相應的壓榨設備、發酵設備、膨化設備等都實現了自動化生產,解放了勞動力,同時也提升了加工效率和食品質量。
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生活的重視度提高,營養成分較高的大豆制品成為不少消費者的追求。大豆食品市場的擴大也將帶動壓榨、發酵、膨化等加工設備的市場增長。目前,我國大豆加工設備市場正在不斷進行產業升級和整合,大豆加工技術和生產裝備也獲得了很大提高,能滿足絕大部分的生產需求。
除此之外,目前大豆的營養價值被進一步發現,大豆卵磷脂、大豆異黃酮、大豆皂甙、大豆低聚糖、大豆甾醇、大豆分離蛋白、大豆蛋白肽等成分被逐漸開發。而這將擴大分離萃取設備的市場空間,并促使萃取分離設備進行創新升級。
國家大豆深加工研究與推廣中心和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植物蛋白專業委員會于近日完成了利用高、低溫豆粕在一條生產線上連續提取大豆功能因子和濃縮蛋白生產新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據介紹,該技術主要采用了超聲波擊破細胞核膜、多種溶劑萃取及膜分離技術,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產值,還能減少大豆蛋白在加工過程的損耗問題。
大豆在我國的種植歷史已有數千年,但與其他國家相比,其產量和生產機械化水平仍舊不高。大豆振興計劃的實施讓我國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穩定上升,接下來,則需要生產企業利用自動化加工設備,提高生產機械化水平。而相關設備制造商也要及時升級設備技術和性能,滿足大豆生產需求。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