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緊固件行業最不平凡的一年。仿佛一夜之間低成本優勢似乎與中國制造漸行漸遠。生產成本節節攀升,國家政策宏觀調控以及國際貿易摩擦,多方合力促使“中國制造”緊固件今年進入升級轉型時刻。中國緊固件行業今年將有新突破,尋求除價格以外的持續競爭能力和提高標準參與全球競爭成了中國制造的緊固件必然選擇。
面對最近歐盟部分緊固件產品的反傾銷案,很不幸,遭遇責備的中國緊固件制造企業大多數是全球機械基礎件產業鏈上最為薄利的參與者,世界并不理會出租了人才、廠房和資源、市場的中國。
跨國公司的巨頭們經常使用“以鏈條應對鏈條”,以反傾銷案促使中國制造的緊固件擺脫黑鍋,促使你產業升級。所謂以鏈條應對鏈條簡單說來就是不要固守一個領域,業務要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
日本、韓國、臺灣地區緊固件企業深諳此道,核心產品一換再換,從高強度8.8級到如今12.9--0.9級高強度螺栓,從技術服務到解決機械緊固方案,市場需要什么,他們就主營什么,在這個產業鏈上上躥下跳,絲毫不固守在其中的某一環節。中國本土緊固件企業反應卻沒有如此靈活了。近幾年來,一些中小型緊固件企業大量制造低檔、普通標準件,沒有真正為企業帶來核心競爭力的很大原因在于,大量充斥市場的緊固件沒有很大利潤空間和發展前景。
未來的中國緊固件制造企業,如果求發展,就必須拒絕隨心所欲、隨波逐流式的發展,把“什么賺錢做什么”逐步轉變為“有所為,有所不為”,把依靠外部機會賺錢轉變為依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競爭優勢賺錢,把每天、每月、每年的工作計劃逐漸延伸到3年、5年甚至更長時間,既有戰略指導意義又有可操作性的戰略規劃。加強企業內結構調整,加強技術投入。
未來的中國緊固件制造企業無論將成為家族企業或是公眾公司,都必須重新審視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公司形式、股份結構。董事會議事制度應當常態化和正規化。董事會成員也應逐漸轉變為由公司的經營層兼任。
未來的中國緊固件制造企業還必須認識到,除了高品質的產品,資本更能夠為企業帶來收益。全球化視野的管理團隊和專業化管理是企業產業鏈升級的保障,要根據所處產業的市場和競爭環境,重新定位研發、制造和銷售環節的競爭力。建立新型貿易合作關系,準確定位產品價值水平;建立密切合作的生產群,通過組織“生產群”的方式來達到規模效應。
在國際市場上栽了跟頭的緊固件企業,把持續競爭力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當今全球化工業時代,面對的是不同國度、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費者,“中國制造的緊固件出路在于中西結合,在西方先進理念的基礎上融入中國文化,為產品賦予文化價值。”建議企業走工貿結合之路,從單純的生產型逐步走生產服務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