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對外開放格局已確立:“一帶一路”與自貿區
就在此前的12月5日,中央政治局就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進行第十九次集體學習。
此次中央政治局學習會議為我國加快自貿區建設提供了思路,除了加強自貿區建設的頂層設計外,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自貿區建設將提速。國內第二批自由貿易園區有望盡快推出。
為自貿區戰略定調
中央政治局進行的第十九次集體學習,主題即是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這其中的“加快”二字,含義豐富。
通過官方報道,可以看出中央已經明確了中國“不能當旁觀者、跟隨者,而是要做參與者、引領者”,且“要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發出更多中國聲音、注入更多中國元素。”
目前中國已簽署的自貿協定有12個,涉及20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與東盟,以及中國與新加坡等國家的自貿協定。
業內專家指出,從這幾年中國的努力來看,對外開放方向逐漸清晰:就是要以自貿區戰略為切入口,構建利益共同體。從以周邊為基礎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過渡到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
在世界經濟新規則制定權的博弈中,中國不再是“被動者”角色,已然主動作為。中國不去死守WTO[微博]貿易體制,而是積極參與區域合作。可以料想,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中國的積極姿態不會有明顯變化。
總書記習近平在12月5日的講話中,指出中國的自貿區戰略“既要謀子更要謀勢”。外界認為所謂“既要謀子更要謀勢”,就是要將零星的、個別的自貿協定談判,與整體自貿區戰略結合起來,就是要將中國自身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努力與爭奪新一波全球化浪潮中的主動權結合起來。
透過12月5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釋放出的信息,未來中國在“謀勢”方面將表現出更為積極進取的態度。
習近平指出,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加強頂層設計、謀劃大棋局,既要謀子更要謀勢,逐步構筑起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貿易區網絡,積極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商建自由貿易區,使我國與沿線國家合作更加緊密、往來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要努力擴大數量、更要講質量,大膽探索、與時俱進,積極擴大服務業開放,加快新議題談判。
“一帶一路”的支點和“橋頭堡”
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這與上海自貿區獲得的經驗亟需推廣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分不開。
9月底,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在接受新華社等媒體集體采訪時指出,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推進,一年來,特別是近半年來,上海自貿區已經有21項制度在全國復制推廣,其中,投資管理方面有6項、貿易監管方面有9項、金融創新方面有6項。
目前,在國家各有關部門的指導下,正在對另外一批已經比較成熟的30多項創新制度進行總結和評估,條件成熟后,按一定的報批程序,也會分批分期在全國復制推廣。此前有報道稱,已在上海自貿區實施的金融扶持政策,將在深圳前海試驗和落地。
同時,新獲批的三地自貿區——廣東、天津和福建——是實現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支點,且都有重要的港口,是連接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橋頭堡。
業內專家指出,以港口為樞紐,打通東北亞、東南亞,通過印度洋、南太平洋,連貫歐亞大陸。因此,加快建立廣東、天津和福建自由貿易園區,是加快實現“一帶一路”戰略的重大舉措。
在日前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上,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明確表示,發起并同一些國家合作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要為“一帶一路”有關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促進經濟合作;設立絲路基金則是要利用中國資金實力直接支持“一帶一路”建設。
而在剛剛結束的北京APEC會議上,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也作為主要主題之一,將更加有利于推動沿海地區自貿區的建立。自貿區將成為“一帶一路”上的重要支點,為其快速發展提供“給養”。
外界普遍認為,中國官方近來突出強調“一帶一路”建設,而“一帶一路”涉及經濟體與構想中的亞太自貿區成員多有重合,將扮演中國對外經貿合作“重大利好”。
習近平曾強調,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順應了時代要求和各國加快發展的愿望,提供了一個包容性巨大的發展平臺,具有深厚歷史淵源和人文基礎,能夠把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同沿線國家的利益結合起來。
有業內人士指出,建設“一帶一路”與建立亞太自貿區關系總結為“硬件和軟件的互聯互通”,前者側重以基礎設施為
先導促進沿線經濟體互聯互通,而后者則以降低貿易門檻、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域內經濟一體化。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