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質量時代 打造“浙江制造”
繼“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近日國務院審議通過了《中國制造2025》規劃,明確要通過實施三個十年“三步走”的戰略,最終在新中國建國一百周年的時候使中國成為“制造強國”,規劃首次從國家戰略層面描繪了建設制造強國的宏偉藍圖。
浙江經濟要想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更好地助力“制造強國”建設,實現產業突圍迫在眉睫!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去年適時提出了“打造‘浙江制造’品牌”的發展戰略。啟動品牌訓練營、征集確定品牌LOGO、編寫品牌評價規范……一系列積極而有效的措施,使“浙江制造”品牌建設工作在200年風生水起,邁出了鏗鏘步伐。
打造“浙江制造”品牌,借鑒與吸收先進經驗必不可少。翻開世界各質量強國質量發展史,其發展道路也非一帆風順。如德國工業革命足足比英國晚了近80年;日本上世紀初期也曾被廉價、劣質貨充斥市場。在關鍵時期,這些國家都把質量發展作為一種國家戰略來實施,促進了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可持續發展。
“智”以“鑒”行 蓄力“浙江制造”
世界各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盡管經濟發展程度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不同,質量發展所處的階段也不同,但這些國家都選擇了一條符合質量規律,適合本國國情的質量發展道路。這些經驗對我們打造“浙江制造”品牌具有重要啟示。
“德國制造”:質量提升“勵志哥”
雖然世界各國對德國印象并不完全相同,但“制造業大國”肯定是答案之一。根據環球網和德國駐華使館公布的調查結果,中國網友(37.3%)對德國印象最深的是其“牛氣十足的工業制造業”。
“厚顏無恥”,這是120多年前英國人給德國制造的產品扣上的帽子。歷史記載,1871年的世界市場幾乎被列強瓜分完畢,剛實現統一的德國為追求強國夢不得不“不擇手段”,仿造英法美等國的產品,并廉價銷售沖擊市場。偷竊設計、復制產品、偽造制造廠商……德國產品因此被扣上不光彩的帽子。1887年8月23日,英國議會通過了商標法條款,規定所有從德國進口的產品都須注明“Made in Germany”,以此將當時劣質的德國貨與優質的英國產品區分開來。
8月23日于是成了“德國制造”的誕生日。此后,德國人爭氣地讓自己銷售到世界各國的產品比當地貨的口碑還要好,100多年來,德國源源不斷從中獲益,“德國制造”產品“都像一塊熱氣騰騰的蛋糕”,受到各國歡迎。《南德意志報》稱,“德國制造”120多年的歷史就像一個童話,它也是德國在二戰后崛起的密碼,歐債危機中仍“一枝獨秀”的答案。
時隔百年,如今已經基本放棄制造產業的英國深受金融危機影響,英國媒體面對德國穩健的發展也望洋興嘆。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的專家表示,“德國制造”崛起的過程,同時也是德國現代化和國家崛起的過程。德國是歐洲國家中現代化較晚的一個,而且身處歐洲中部的德國,沒有多少地緣優勢,卻能在100余年的時間里數度崛起為世界強國,很關鍵的原因之一就是一直堅持以高質量的制造業為本。
當美英等西方國家紛紛把制造業向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外包而轉向來錢更容易的金融業時,德國仍將主要精力放在制造業產品質量與技術水平的提高上。正是這種制造業立國的發展戰略,不僅讓德國保持較高就業率,促進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也使其具備了抵御金融危機沖擊的堅實產業基礎。
除了對制造業的堅持外,“德國制造”長盛不衰還在于“質量”和“創新”。事實上,早在1876年美國費城世博會上德國產品被視為廉價的劣質品時,德國學者就開始呼吁工業界清醒過來:占領全球市場靠的不是廉價產品,而是質量。而20年后,英國羅斯伯里伯爵1896年表示:“德國讓我感到恐懼,德國人把所有的一切……做成絕對的完美。我們超過德國了嗎?剛好相反,我們落后了。”“質量是設計、制造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如果能關注每一個細節,就可以實現零缺陷的目標。” 這是德國大眾公司一名工程師對質量的定位。這樣的“質量”意識甚至體現在德國家庭中。在德國,許多家庭主婦煮雞蛋要用量具精確量出水的容量,下面條同樣要用天平稱面條的分量。此外,嚴格的質量認證制度在創造“德國制造”聲譽的過程中也功不可沒,如德國著名的GS認證(Geprufte Sicherheit,安全性認證),以德國產品安全法為依據,按照德國工業標準DIN及歐盟統一標準EN進行檢測,通過GS認證的產品設備在市場更有競爭力。
在歐盟企業研發投資排名中,前25位就有11家是德國公司。不少德國中小企業都有自己世界領先的技術。德國克拉斯集團是一家農業機械制造商,人們印象中這類機械傻大黑粗、沒什么技術含量,但克拉斯集團生產的聯合收割機由衛星和激光提供精確導航,實時的感應器可以測算每一平方米的產量,并且即時調整下個季節施用的種子和化肥量。盡管該收割機每臺標價40萬歐元,比其他國家的同類收割機價格高1/3,但從美國到澳大利亞的大農場主們仍趨之若鶩。
不追求價格,但追求價值;不追求外在,但追求細節;不追求廣告,但追求口碑;不追求速度,但追求質量——這就是德國制造。
美國:質協提供保障支撐
美國歷史短暫卻演繹了大國質量發展的無限可能。回顧美國質量史,可以清晰看出質量發展與經濟進步的同軌印跡,質量對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支撐。縱觀美國經濟發展歷程,其質量發展應該是得益于完善的法規體系、標準體系、認證體系、檢測體系和監管體系,得益于政府、企業、社會的各負其責、共同推動。
美國質量能在短時間內領航全球,美國質量協會(American Society for Quality,簡稱ASQ)功不可沒。ASQ的前身成立于1946年,由二戰期間致力于開展數理統計方法及質量控制技術培訓和普及推廣的17個地方質量管理協會、253名會員合并后創立,1997年更名為“美國質量協會(ASQ)”。
顧客是我們做任何事的關注焦點;質量管理是我們做任何事的基礎;員工和團隊合作是我們獲得成功的關鍵;我們將參與社會目標的實施——這是ASQ的價值核心觀。成立60年來,ASQ的質量改進一直處于世界領先水平,ASQ成員創建了諸多質量技術概念及方法,如統計質量控制(SPC)、質量成本衡量與控制、全面質量管理(TQM)、零缺陷、可靠性及故障分析等。近年來,又推出了顧客滿意度指數調查、六西格瑪方法,不斷開拓和創新著質量管理的新理念與技術方法,其質量方法已被大部分國家普遍接收和采用,這些質量技術的創始人已成為質量界的代表人物。ASQ將質量視為全球最關注的問題、組織的義務和個人的道德問題,它向人們分享質量技術、質量概念或質量工具。2000年以來,ASQ已與全世界13個專業組織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推動了全球的學習、質量改進和績效卓越,滿足了全世界公司、個人和組織追求質量的需求。
美國聯邦政府設有0個行政部門和若干獨立機構,其中0個行政部門中的人類健康事務部、農業部、財政部和運輸部中有負責管理產品質量的部門;獨立機構中的環境保護局、聯邦貿易委員會負有管理相關產品質量的責任;消費品安全委員會是國會為保護消費者免遭因消費品質量問題造成傷害而設立的專門負責消費品安全的獨立機構;美國海關和其他部門合作負責檢查進口產品的質量。聯邦政府質量監督部門的工作目的是阻止不合格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避免對消費者造成傷害。為此,他們首先是制定標準和規范,其次是對制造商進行宣傳和指導,而后嚴格地按照制度對各種產品的生產過程進行管理,及時發現市場上銷售的不安全產品。
對于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產品,質量監督部門不以罰款、沒收為主要目的,處理的手段主要是自愿收回,同時通過各種渠道廣泛發布信息,這是使違法消費品撤離市場快而有效的方法。對于不接受自愿收回、有意制造不合格產品的制造商,則給予嚴厲的行政處罰或對其起訴,追究法律責任。
在產品質量監管工作上,聯邦政府不依賴于各州政府。產品質量監管部門在全國設立多個工作站和檢驗中心或實驗室,并向全國各地派往大量的調查員,以保證聯邦政府的產品質量監管工作不受地方經濟利益的干擾。但在一些具體工作上,聯邦政府會與一些州政府簽訂協議,授權當地的一些檢驗機構按照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方法檢驗產品,并由FDA付費。
日本:開創“質量文化”東方管理體系
六七十年前的“日本制造”也曾是劣質產品的代名詞,缺乏國際競爭力。上世紀60年代起,日本創立了“質量管理月”、“QC小組”等制度,設立了日本質量管理最高獎“戴明獎”,并把“質量立國”作為國家戰略,迅速提升了日本質量總體水平,形成了一大批世界知名品牌,也開創了“質量文化”東方管理體系。
在上世紀50年代初以及之前的日本,產品質量很糟糕,可以查閱到的描述:“他們出口的玩具玩不了多久就會出現質量問題;他們出口的燈具壽命短得讓人無法接受。”為改變這一現狀,日本企業界的有識之士年復一年、常抓不懈地實施質量變革。
先開始進行革新的是日本的通訊設備制造業,他們從美國引入了現代質量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并特別重視質量控制過程中應用的統計方法。而擴展成為全國性的質量變革則緊緊地與一個日本組織和一個美國人聯系在一起——成立于上世紀40年代的日本科學技術聯盟(JUSE)從1949年開始設立由企業、大學和政府人員構成的質量管理研究小組,并定期開辦“質量管理基礎課程”將小組的成果傳達給產業界。JUSE于1950年邀請美國的戴明博士(W. Edwards Deming),一位抽樣理論和質量管理專家,訪問了日本并為JUSE 技術專家和各地企業高層舉辦了質量課程或講座,通過一年的授課戴明的理論在日本受到了尊敬和推崇。在JUSE的宣傳和推動下,日本掀起了質量管理的熱潮,并把每年的11月定為“質量管理月”,而戴明也捐出講義費設立了“戴明獎”,這一獎項迄今仍是深受日本企業重視的最高質量榮譽。
在頭十年,質量管理和統計技術的應用僅限于制造和檢驗領域,上世紀60年代初,日本將質量管理的概念拓展為全公司質量管理(CWQC),使質量管理覆蓋范圍從市場調查擴展到售后服務,并提倡全員參與。這種獨創的管理體系在管理活動中突出了3個特點:重視教育和培訓;進行“方針管理”;注重內部審核或者“質量管理診斷”。這些方法甚至術語被1987年頒布的ISO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吸收后向全世界推廣。
伴隨著CWQC活動的深入,人們日益認識到一線工人的重要性,從而創造性地組建了質量組織QC小組(又稱為品管圈),從1962年5月第一個QC小組在JUSE注冊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共產生了約40萬個QC小組,注冊參與者超過300萬人。QC小組組長由工人擔任,并建立自主管理體系;小組選擇的課題不僅包括減小缺陷、提高生產率、降低制造和檢驗成本,還包括設備維修、生產計劃和其他方面的改進;在小組活動中常用的統計工具被稱為“七種工具”。隨著CWQC延伸到服務業,QC小組活動在各類服務業企業中也顯示出活力和良好的效果。
發軔于上世紀50年代的日本質量革命是在全公司范圍內應用統計質量控制的概念和方法的結果,最終導致日本的產品質量在上世紀70年代追上了西方世界。日本沿著質量革命的路線繼續前行。上世紀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促使日本利用日漸成熟的質量體系開展節能活動,包括生產過程中的節能和開發節能產品。上世紀80年代大部分日本公司嘗試開展多角化經營,并始終保持著對新產品和新技術的濃厚興趣。
總結半個多世紀的質量管理歷程,日本不僅創造和延續了一個奇跡,并為豐富質量管理體系知識系統貢獻巨大。(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