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曹雅麗
7月21日,由華為舉辦的“碳索 · 濱州”綠色派活動在山東濱州舉辦,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清華大學特聘研究員吳小平,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綜合部部長唐霖,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區副總裁邢清出席活動,分享光伏市場發展趨勢和創新技術實踐。
技術創新,踐行低碳“綠色派”
會上,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綜合部部長唐霖在分享通威“漁光一體”項目時表示,隨著平價時代的來臨,光伏行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漁光一體”模式通過水上產出清潔能源,水下產出健康水產品,既實現綠色農業、綠色能源的高效協同,構建起了具有通威特色的可持續發展良性產業生態,又實現了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改善的高效協同,有利推動了我國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助力我國碳中和目標落地實現,這一環保、高效、可持續的園區得到盛贊,已在包括江蘇泗洪、如東、揚中,江西南昌、高安,安徽懷寧、和縣,廣西欽州、東興,廣東臺山、山東濱州、東營,湖北天門、湖南常德、內蒙古土左旗、黑龍江大慶等全國20多個省市開發建設了超過60個以“漁光一體”為主的光伏發電基地,并網規模超過3GW。
此外,華為智能光伏中國區副總經理熊國喜在演講中表示,碳中和的關鍵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華為在智能光伏解決方案上持續創新,解決光伏行業在各種場景中面臨的挑戰,將數字技術與電力電子技術相融合,推動光伏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獲得全球客戶的廣泛認可,將每一縷日光轉化為更多的清潔電力。在華為的推動下,智能組串式方案已成為行業絕對主流,智能光伏解決方案6.0+在領先的基礎上保持高效發電、智能運維的優勢,在安全可靠、電網友好方面更進一步,給客戶帶來更優投資回報。
實地“碳”索,共賞漁光新曲
會后,來自全國各地的多家媒體記者實地參觀了通威新能源濱州市沾化區300MW漁光一體光伏發電項目及通威東營200MW“漁光一體”項目。兩個項目全容量采用華為智能光伏解決方案,將現代農業、漁業與智能光伏產業進行科學、有機的結合。
通威新能源濱州市沾化區300MW漁光一體光伏發電項目位于山東省北部的濱州市沾化區,占地7800余畝,總裝機容量300MW,項目25年經濟壽命期內,年平均上網電量約4億千瓦時,是目前全國單體最大的“漁光一體”項目,也是“上可發電,下可養殖”的典范項目。過去這里以鹽田和傳統養殖為主,土地與海洋利用效益低下,如今光伏系統的應用使得其實現高效發展。
通威東營“漁光一體”生態園項目總裝機規模達200MW。建成后年均發電量將達2.4億度,年節約煤炭消費8萬噸。漁業建設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約4260畝“漁光一體”養殖塘,從育苗、養殖方面提升東營市漁業發展,促進東營漁業向著智能化、科技化、高效化邁進。休閑觀光方面建設“漁光小鎮”、展示中心,集休閑娛樂、科普教育為一體,共同促進新農村三產發展,整體實現“漁業+光伏+旅游”的有機結合。
智慧光伏,“碳”索未來
由于環境限制,漁光項目面臨著諸多挑戰,從設計到建設再到運維,建設難度指數比普通地面光伏項目都要高很多。數字化 + AI,是大型光伏電站的主流趨勢,通威新能源濱州市沾化區300MW漁光一體光伏發電項目和通威東營“漁光一體”生態園項目集“體量大、建設速度快、發電效率高、工程質量高、數字化程度高”于一身,是大型光伏項目中的典范。華為智能光伏解決方案針對整個系統“通盤考慮”,采用華為智能組串式逆變器,發電量比預期高5%以上;整機IP66防護等級,無懼水面潮氣,還可主動預防PID效應;采用智能IV曲線診斷技術,水面復雜場景可遠程輕松運維。以數字化、AI+等先進技術,給客戶帶來造價更優、發電量更高、高可靠性、低運維成本等更多價值,在助力“漁光一體“項目“高標準”推進的同時,也為全球光伏數字化轉型按下了“快進鍵”。
截至2022年3月31日,華為智能光伏已經助力客戶實現累計綠色發電5359億度,相當于減少2.6億噸碳排放,等同于植樹3.6億棵。未來,華為將繼續融合ICT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和儲能技術,攜手全球客戶和合作伙伴與“光”同行,助力光伏成為主力能源,共同建設低碳家庭、低碳工廠、低碳園區、低碳城市……助力低碳社會走向零碳社會,讓綠色電力惠及千行百業、千家萬戶,加速實現碳中和,共建綠色美好未來。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