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中心生產設備室主任師黃小英介紹丁玫創新創效工作室開展快速分析技術攻關成效。
“用近紅外檢測異辛烷的辛烷值只需要5分鐘,用樣量不到1毫升,與傳統方法相比,既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減少了樣品量。”7月19日,廣州石化檢驗中心生產設備室主任師黃小英介紹丁玫創新創效工作室開展快速分析技術攻關成效。
今年以來,丁玫創新創效工作室認真落實主題行動要求,緊密圍繞生產所急、職工所盼等問題,開展分析項目快速分析技術攻關。其中,近紅外檢測工業異辛烷的辛烷值是技術攻關的課題之一。
工業異辛烷作為車用汽油重要組分,每月平均分析量達到30多批次。傳統的分析方法流程繁瑣、分析一個數據需要1000毫升樣品,耗時兩個小時,且整個過程需要專人看守,不利于生產參數快速優化,也影響班組人員工作效率。
“大家先掃譜、收集數據,為建立近紅外預測模型做好準備。”作為工作室的領軍人物,丁玫主動介入為攻關小組提供技術支持。
經過一個月的前期準備,7月初,攻關小組完成了工業異辛烷樣品辛烷值近紅外模型的建立,共收集96組紅外譜圖和實測數據,使用80組參與建模,其余16組用于建模后數據驗證。
經過數十次驗證,新建模型預測樣品辛烷值結果偏差滿足標準方法的精密度控制要求,模型投用后實現了5分鐘快速檢測。
“繼續收集數據,爭取將工業異辛烷的芳烴、烯烴、苯含量等其它6個項目的近紅外模型也建起來,實現一機多用、同時檢測。”在實現異辛烷的辛烷值快速檢測后,攻關小組成員又馬上討論挖掘近紅外分析儀潛能的下一步計劃。
檢驗中心以勞模創新創效工作室為載體,積極發動技術技能骨干參與快速分析技術的開發應用,其中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在煉油金屬分析中的應用、快速色譜測定汽油組成等4項攻關試驗已取得突破并陸續投用于生產并發揮作用,以精準數據護航企業安全綠色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