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思路
“十三五”時期,我國機械工業發展進入新階段,所面臨的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因此,此次規劃的編制有別于以往的編制方式,它不以謀劃產能增長和發展速度為主要著力點,而是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回顧和反思“十二五”機械工業轉型升級的成敗得失,梳理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趨勢性變化,對“十三五”的發展環境和行業前景進行展望和預測,提出促進行業平穩、健康發展和逐步實現“由大變強”目標的戰略方向及發展建議。
機械工業發展現狀
經過21世紀頭十年的高速發展,我國已成為全球機械制造第一大國。“十二五”時期,我國機械行業更加重視發展質量,將發展目標定位于由機械制造大國轉變為機械制造強國。
1. 行業規模保持平穩增長,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外貿結構日益優化;
2. 重大裝備制造業成果豐碩,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裝備性能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3. 自主創新意識逐漸增強,新產品層出不窮,關鍵零部件開始出現加速發展的勢頭,專用材料等也陸續取得突破;
4. 產業結構優化步伐加快,先進制造技術以及信息化技術的推廣應用促使機械行業向高端領域延伸。
“十三五”面臨的幾個重大問題
“十二五”以來,隨著我國機械工業告別高速增長時代,進入調整期和轉型期,行業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更加凸顯,創新能力薄弱、產業結構失衡、融合發展不足、市場環境惡劣等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機械工業發展的幾大短板。
《綱要》編制思路
引導行業發展,影響政府決策;堅持問題導向,明確戰略任務;堅持市場導向,提出目標重點。
《綱要》框架及主要內容
(一)主要成績
“十二五”以來,我國機械工業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產業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行業基礎領域得到強化,一批高端裝備研制成功,企業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兩化融合取得新進展,綠色發展理念日漸深入。
1. 產業規模持續增長,發展質量逐步提升
2. 科技創新能力增強,高端裝備成果豐碩
3. 基礎能力有所提升,轉型升級初見成效
(二)存在問題
我國機械工業規模已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強,還存在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共性技術支撐體系不健全、核心技術與關鍵零部件對外依存度高、服務型制造發展滯后、產能過剩矛盾凸顯、市場環境不優等問題。
1. 企業創新能力薄弱,研發體系亟待完善
2. 高端裝備供給不足,核心部件依賴進口
3. 行業發展協作不夠,跨界融合推進緩慢
4.產能過剩矛盾突出,競爭環境有待改善
(三)面臨形勢
隨著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綠色化同步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國內外市場新的需求不斷釋放,機械工業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可期。但國際環境的復雜多變和國內經濟發展的矛盾風險不可忽視,經濟增長動力和下行壓力并存。“十三五”期間,機械行業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信心,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1. 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博弈競爭更趨激烈
2. 國內需求潛力巨大,產業發展空間廣闊
3.發展方式面臨轉型,產業升級責任重大
(四)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
1.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面落實《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各項戰略任務,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突出創新驅動,優化產業結構,補齊行業短板,堅持質量為先,推動融合發展,推行綠色制造,加快人才培養,深化開放合作,在確保全行業平穩增長的基礎上,實現機械工業企業創新有成果、結構調整有進展、質量效益有提高、產業升級有進步,為完成中國制造第一個十年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2.發展目標
“十三五”期間,機械工業在新常態下保持平穩運行,實現有質量的中高速增長;創新驅動初見成效,自主創新能力提升;高端裝備競爭力增強,行業基礎有所改善;兩化融合逐漸深入,智能制造開始示范;綠色發展理念確立,節能減排成效領先于工業平均水平。
主要目標分為“穩步發展、創新能力、結構優化、兩化融合、綠色低碳”五個方面。
(五)戰略任務
為實現機械工業“十三五”發展綱要的各項目標,圍繞提高行業創新能力,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重點,加快行業轉型升級,實施“創新驅動、結構優化、質量興業、融合發展、綠色低碳、國際合作、人才為本、文化提升”八大戰略任務,解決長期制約行業發展的普遍性、基礎性、體制性問題,努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水平,提升我國機械工業的核心競爭力。
1. 創新驅動
2. 結構優化
3. 質量興業
4. 融合發展
5. 綠色低碳
6. 國際合作
7. 人才為本
8. 文化提升
(六)發展重點
“十三五”時期,機械工業要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圍繞“強基固本、錘煉重器、助推智造、服務民生”四大發展重點,努力實現我國機械工業“由大到強”的目標。
1. 強基固本,奠定產業發展堅實基礎
2. 錘煉重器,提升重大技術裝備水平
3. 助推智造,加快智能制造裝備研制
4. 服務民生,切實提高人民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