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表明,我國單位產值的資源和能源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單位產值的廢棄物排放量為世界平均水平的數倍,污染總量增長率也是總產量增長率的數倍。近年來長江三角洲等發達地區頻頻遭遇“電荒”、“油荒”、“地荒”,充分說明這種建立在資源驅動之下的高增長最終難以為繼。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高能耗和高環境、生態成本,使得資源短缺、生態惡化和環境污染等問題造成了嚴重的生存環境壓力,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瓶頸。資源和環境的雙重制約,不僅給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帶來嚴重危機,還對國家整體的經濟競爭力,國家的能源安全、經濟安全和環境生態安全造成極大的隱患,社會的發展背離和諧的軌道。因此,為了達到經濟增長與環境問題“魚”與“熊掌”兼得,循環經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循環經濟是一種環境友好型的新經濟發展模式,它可使經濟在低資源消耗的基礎上獲得發展,并且不會給生態和環境造成不可恢復的破壞,最終可達到經濟與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隨著我國政府的大力提倡和相關實踐的推進,循環經濟己經獲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現階段的發展過程中也出現許多問題,成為阻礙循環經濟在我國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
一、傳統經濟體制根深蒂固
(一)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約束了循環經濟的發展。我國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呈現出兩大特征:一是高消耗、低產出、高排放的粗放型發展;二是經濟活動的對外依賴性,表現為外來型的工業化。首先,我國經濟發展更多的是以能源的高消耗來換取,并且科技進步的速度大大落后于經濟增長速度,缺乏自主創新能力,使得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致使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往往通過數量和價格來參與競爭,進而加劇對資源的高消耗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其次,由于市場的開放,外資大量進入我國,造成我國經濟的對外依賴性不斷增大。我國引進的外資企業往往是所在國家按照梯度轉移理念移出本土的,基本上是一些過時的工業科技,對稀缺性和污染性資源的消耗過大,不具備自身發展的可持續性,因此,無形中增加了我國經濟發展中資源與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在這種外資外貿導向型經濟發展模式下,我國發展循環經濟具有很大的空間約束,因為過度依賴資源的大量消耗和外來技術,忽視自身技術發展和創新,會使得發展循環經濟喪失主動權和控制力。
(二)不合理的經濟結構制約了循環經濟的實施。我國經濟結構不合理、科技含量低,是造成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首先,在產業結構上,多年來,我國實施的是重工業優先發展的經濟結構,綠色農業沒有得到人們包括農業從事者、決策者的重視,對物質資源和生態環境資源消耗較少的第三產業沒有充分地發展起來,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的比重偏低,且各地發展水平極度不平衡。其次,在產品結構上,由于技術欠缺,我國資源定價機制不合理以及生態、環境資源未被賦予價格因子。因此,生產者得以通過投入大量的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來實現價格上的優勢,進而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位。但也正因為如此使得我國的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更多的是初級產品,資源消耗大,對生態環境影響嚴重。另外,產業結構的不合理也會導致循環經濟規模效益難以形成。
二、科技創新發展水平滯后
循環經濟的開展,對技術的要求往往會比一般生產所要求的要高。目前,我國技術創新水平還不能滿足發展循環經濟的需要,形成了發展循環經濟的技術梗阻。
(一)循環經濟不經濟。循環經濟應當是一種規模經濟,因為循環利用資源必須在廢棄物排放量具有規模化利用的可能時,才能實現成本的最小化。如果循環利用資源不能取得規模效益,與新的資源相比沒有經濟優勢,違背了基本的經濟原則,循環經濟就不具備生命力。現階段,我國大多是中小型規模的企業,要實現循環經濟的規模效益,就需要運用相應的技術實現循環經濟地域化規模經濟網絡,把各中小企業,不同區域的企業連接在一起,促使區域經濟發展結合。但是,我國目前技術自主創新能力水平較低,科研成果未能滿足這一需要,經濟主體缺乏開展循環經濟的經濟動力。
(二)循環經濟難循環。循環經濟發展必須要有技術作為支撐,需要一大批成熟的節能技術、清潔生產技術和生態工業鏈接技術,以及再制造技術、廢舊原料再生技術和污染治理技術等等作為支撐,而這些支撐的供給應當通過科技創新來完成。然而,當前我國科技發展水平與循環經濟發展不同步,技術進步并沒有我們所期望的那么大。如發展循環經濟最關鍵的開采技術、節能技術和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裝備等,達到和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的僅占15%,23的設備屬于國內一般水平和落后水平,科技整體水平落后發達國家15~20年。這意味著循環經濟無法實現自己應有的降低能耗、降低生態環境壓力的功能,無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