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促進了制造業技術創新、組織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加速了產業融合的進程,基于互聯網的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不斷涌現,成為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鮮明特征。國務院最新發布的《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培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新模式”,大力發展網絡化協同制造、個性化定制及服務型制造等網絡化生產新模式,培育工業電子商務等新業態。這也是《指導意見》部署協同推進《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加快制造強國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
制造領域基于互聯網的
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
網絡化協同匯集眾智眾力,提升生產效率。網絡化協同是互聯網在制造業領域應用最廣的新模式之一,尤其在離散制造領域網絡化協同的應用已經非常深入。一是研發協同,如濰柴在歐洲、北美等的研發中心基于云平臺實現24小時協同工作,海爾以互聯網眾包平臺對接著全球100多萬專家和上千家研發資源。二是制造協同,如中國商飛組織10多個國家、100余家企業協同制造ARJ21飛機,航天二院將全集團600余家單位接入云制造平臺,實現生產能力最大化應用。三是供應鏈協同,如北汽股份依托供應鏈平臺在產品設計、貨源組織、采購及供應鏈業務等環節與供應商進行高效互動,打造多工廠、跨地域協同發展格局。
個性化定制精準匹配用戶需求。目前基于互聯網的個性化定制在服裝、家居、家電等消費品行業應用較多,也是最具發展前景的新模式之一。個性化定制主要指規模化個性定制,這既不同于大規模無差異生產,又區別于單件、少量的產品定制,主要是依托網上互動平臺了解用戶共性需求,并通過柔性生產線、模塊化組件等批量生產和組裝定制化產品。一些典型企業如紅領、海爾的個性化定制模式已經較為成熟。個性化定制還包括借助3D打印服務平臺等實現的快速原型、模具開發及工藝禮品定制等小批量定制模式。
服務型制造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服務型制造是制造企業從微笑曲線底部加工制造環節向右端服務環節延伸、提升產品附加值的共同選擇。目前在裝備、消費品等行業出現了很多基于互聯網的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新應用。例如濰柴、徐工等裝備行業借助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時掌握遠程設備運行狀況,伊利、三元等企業依托二維碼、RFID等技術,構建食品追溯體系,保障食品安全。普天新能源以車聯網、充電網絡為基礎,實現電動汽車智能充電管理、車輛狀態監測和動態信息服務等。
目前我國在推進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方面仍然存在認識不統一、應用推廣不足、核心技術受制于人、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不完善等問題。
積極培育推廣
新模式新業態
作為兩化融合主管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早在2013年就部署推進了“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試點示范行動,并指導成立了“中國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聯盟”,在引領業界凝聚共識、培育新模式新業態、總結推廣試點經驗、探索融合發展規律、支撐國家戰略決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關制造企業、互聯網企業及IT企業積極實踐,勇于創新,多方努力,共同推進制造業與互聯網邁向深度融合。為更好落實《指導意見》,建議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繼續培育和推廣融合型新模式。
繼續開展新模式新業態試點示范,加強應用推廣。建議繼續開展新模式新業態試點示范,建設一批特色示范區/示范基地。加強試點經驗總結,著力推廣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可模仿可復制的新模式和新業態,促進企業交流共享創新經驗。制訂和發布企業新模式新業態應用指南,定期進行調整和修訂。
以聯盟等跨領域中介組織為長效抓手,完善服務平臺。發揮跨領域中介組織貼近產業、連接企業的橋梁作用,建立廣泛的合作交流機制,推進典型示范、促進經驗交流與擴散、服務企業創新發展。在深刻把握融合發展態勢的基礎上,對制約企業融合發展的標準、認證、安全、機制等問題進行重點研究和有序突破,支撐企業融合創新。
企業應抓住機遇夯實基礎,實現戰略轉型與協同發展。作為融合發展的主體,企業首先要加強信息化軟硬件建設,夯實融合發展的基礎,同時要把握融合發展大勢,根據引導性政策,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合理確定推進戰略,注重開啟平臺化思維,學習借鑒典型企業好的經驗和模式,實現融合創新和提質增效。此外,制造企業、互聯網企業及IT服務企業等不同主體之間應加強合作,發揮各自所長,合力突破壁壘,實現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