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7%,環比上升0.4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1.3%,環比上升0.2個百分點。業內分析認為,目前國內制造業產需兩端較為活躍,PMI眾多分項指標重回擴張區間,這對機械設備制造業構成巨大利好。
PMI筑底機械設備反擊
本報7月4日根據6月份的PMI數據在《市場觀瀾》欄目給出判斷:《訂單增加成本下降:國內制造業或迎反彈》。文章基于以下三點理由——PMI采購指數環比上升;制造業成本持續下降;制造業新訂單指數觸底反彈——提示“國內制造業或正在走近觸底反彈的機會之窗”。
兩個月過去后,上述判斷已被最新發布的PMI指數所證實:8月,制造業PMI回升至49.7%;其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1.9%和50.2%;采購量指數升至擴張區間為50.5%;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5.6%。制造業市場價格總體水平有所回升,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比上月上升4.1和3.4個百分點,分別為56.5%和52.0%;大型企業PMI為50.8%;中小企業PMI分別為49.6%和47.7%。
對于PMI指數而言,50%一線為分水嶺:數據在50%以上代表制造業經濟指標正在擴張,數據在50%之下,代表制造業經濟指標正在收縮。8月PMI多個分項指標數據重回50%以上水平,這對國內制造業經濟來說無疑是振奮人心的巨大利好。它預示著國內制造業經濟觸底反彈的趨勢已然正式確立。
在8月PMI指數的提振作用下,國內多家研究機構對機械設備制造業的未來前景給出利好研判。
華泰證券認為,8月PMI指數顯示,企業預期正在持續上升,未來通用設備、專用設備等行業的利潤有望順勢反擊。
PMI分項數據顯示,裝備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保持在56%以上的較高水平,高技術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與上月持平,接近53。
華泰證券分析認為,結合8月27日發布的7月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數據,從利潤總額分析,通用設備制造業與專用設備制造業,2023年前7月的利潤總額累計同比分別為增長14.5%和2.1%,在當前經濟向好、新老基建和汽車行業穩步推進下,機械設備制造企業的利潤數據有望進一步改良。
智能制造或引領風潮
8月PMI指數顯示制造業復蘇趨勢明顯。在此大趨勢下,未來智能制造業的復蘇更被業內研究機構看好。該領域被認為有望引領其上下產業鏈各環節“多點開花”。
頭豹研究院發布的研報顯示,中國智能制造市場規模到2025年將達5.3萬億元。
華福證券分析認為,智能制造領域包含多個子行業領域。在上游,軸承是“關節”,其國產替代空間巨大;傳感器為是“皮膚”,國內外差距明顯;伺服系統為制造業“神經”,國產化方興未艾。在中游,數控機床是“母機”,國產中高端產品正在揚帆起航;工業機器人替人趨勢明顯;3D打印蓄勢待發,產業化正在由0到1發展;工業軟件是“大腦”,行業或將迎來黃金發展期。在下游,汽車、電子行業快速發展,對自動化設備的需求量較高,且市場滲透率一直高于其他行業。
華福證券之所以對智能制造領域最為看好,主要是因為該領域具備政策支持、技術突破和人口紅利消退三大利好。
在政策端,《“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為我國智能制造升級指明方向,旨在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良品率、能源資源利用率等。
在社會端,人口紅利消退,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面臨用工荒問題,且制造業工資逐年增長,近十年復合增速10.23%,制造業高成本現象逐漸明顯。
在技術端,我國制造業由網絡化制造過渡到智能化制造,新技術人機交互、云制造、工業技術與數字李生技術的成熟將推進智能制造的優化。
技術方向:它們“錢景光明”
在PMI指數筑底反彈趨勢正式確立之時,研究機構們紛紛對機械設備行業最具發展前景的技術方向進行預測。
國泰君安看好以下新技術方向:復合集流體、PET銅箔設備、HJT、鈣鈦礦、海上風力發電、人形機器人、半導體量檢測設備、通用自動化、叉車、機床刀具、工業閥門、注塑機壓鑄機等。
該機構認為,由于光伏設備企業訂單充沛,HJT平價臨界點漸行漸近,預計2023年HJT將擴產50GW至60GW。隨著銀包銅減銀、0BB減柵、薄片化減硅、光轉膠膜增效、等技術的應用,HJT組件成本有望在2023年內與PERC打平。
國泰君安的上述判斷,有企業經營數據支撐。
2023年中報數據顯示,多家光伏領域的上市公司在手訂單充沛:邁為股份(300751.SZ)合同負債67億元,同比增長136%,有望受益于HJT平價化;京山輕機(000821.SZ)在手訂單92億元,同比增長121%;帝爾激光(300776.SZ)TOPCon激光摻雜設備簽單超過450GW,合同負債13.8億元,同比增長174%;羅博特科(300757.SZ)受益于下游擴產及控費實現扭虧為盈;漢鐘精機(002158.SZ)受益于產品結構優化及規模化業績快速增長;蘇大維格(300331.SZ)營收承壓、利潤端快速修復。
除了光伏設備,半導體設備也將備受關注。
上市公司中科飛測(688361.SH)的近期經營業績已成人所共知的典型例證。
2023年上半年,中科飛測營收達3.7億元,同比增長202%;歸母凈利0.46億元,同比增長243%。據透露,目前中科飛測無圖形晶圓缺陷檢測設備量產已覆蓋2Xnm及以上,圖形晶圓缺陷檢測設備下游應用領域驗證順利。
再者,碳化硅產業鏈也形勢大好。
近期,高測股份(688556.SH)推出了8英寸碳化硅金剛線切片機,天科合達徐州碳化硅二期擴產項目開工,投產后年產能可達16萬片碳化硅晶圓。
此外,機器人及通用設備自動化領域也被認為是應被看好的重點技術領域。
新能源拓展與高端設備國產化空間廣闊有利于機器人及設備自動化行業筑底企穩。人口老齡化以及鋰電、光伏行業的發展,都從下游為該行業的提出了大量需求,而隨著相關政策的落地,機器人及設備自動化有望帶動順周期制造需求企穩回升。
正因如此,碳化硅產業鏈設備制造業、機器人及通用設備自動化才被國泰君安格外看好。
重點關注進出口新主題
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
2013年,我國前三大貿易伙伴依次是歐盟(5500多億美元)、美國(5210億美元)、東盟(4400多億美元);2022年,我國最大貿易伙伴已變成東盟(9753.4億美元),超過了歐盟和美國,比第2位的歐盟高出1200多億美元。
東吳證券據此分析認為“一帶一路”出口份額的提升,有望繼續改善我國機械設備的出口數據;應關注在一帶一路市場有較好出口業績的企業。
銀河證券則重點關注進口替代主題,看好制造強國與供應鏈安全趨勢下高端裝備進口替代市場。該機構提出,進口替代空間大的子行業包括數控機床及刀具、機器人、科學儀器、半導體設備,光伏設備、風電設備、核電設備、儲能設備等,一體壓鑄、換電設備、復合銅箔等。(裴金鋼)(來源:中國工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