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支農惠農和協調進出口貿易平衡發展的方針政策指導下,2007年我國農業機械進出口貿易實現了持續穩定地增長。據海關統計,各類農業機械(含農用動力機械和排灌機械)進出口額達190.09億美元,同比增長39.37%。其中:進口87.85億美元、增長30.4%,高于全國機電產品進口增幅13.7個百分點,占全國機電產品進口總額比重1.76%;出口102.24億美元、增長46.2%,高于全國機電產品出口增幅18.6個百分點,占全國機電產品出口總額比重1.46%。對外貿易順差0.39億美元。預計2008年農機進出口貿易仍將保持穩定發展態勢。
一、貿易順差快速增長
2007年在國內農機市場需求穩定的大背景下,農機進口也結束了近兩年低位徘徊局面,實現了快速增長,其中:居農業機械進口首位的仍是柴油機及零件,進口32.29億美元、占全年農機進口比重36.75%;第二為排灌機械及零件,進口19.81億美元、占全年農機進口比重22.55%;第三為農用動力及零件,進口17.73億美元、所占比重20.18%;第四為發電機組及零件,出口0.22億美元、占全年農機進口比重43.18%;其他農業機械類商品進口所占比重很低,只有4.34%。
在2006年首次出現貿易順差的基礎上,2007年我國農機對外貿易順差實現了快速增長,達到0.39億美元。其中,農用運輸車及掛車實現順差9.43億美元、拖拉機及零件為7.15億美元、發電機組及零件6.24億美元、收獲機械及零件5.02億美元、畜禽飼養機械及零件2.03億美元和植物保護機械1.4億美元等;貿易逆差額較大的產品主要是柴油機及零件、農用動力機械及零件和乳品加工機械,其逆差額分別為12.88億美元、6.33億美元和0.19億美元。
二、農機出口大幅攀升
2007年我國農業機械出口依然保持高速增長,連續四年增長幅度高于全國機電產品出口增幅,呈現出持續發展態勢。
居農業機械出口首位的仍是排灌機械及零件,出口21.05億美元,增長38.0%,占全年農機比重20.59%;第二為發電機組及零件,出口20.46億美元,增長57.8%,占全年農機出口比重20.01%;第三為農用柴油機及零件,出口19.41億美元,增長50.9%,所占比重18.99%;第四為農用動力機械及零件,出口11.39億美元,增長51.2%,所占比重11.0%;第五為農用低速汽車和掛車,出口9.32億美元,增長98.6%,所占比重9.12%;第六為拖拉機及零件,出口7.69億美元,增長22.4%,所占比重7.52%;第七為收獲機械及零件,出口5.86億美元,增長70.1%,所占比重5.73%。
三、多元化規模化已見成效
我國農業機械出口到世界六大洲211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上億美元的國家與地區有26個,上千萬美元的國家與地區有35個。
據統計,亞洲是農業機械出口的傳統市場和最大市場,對日本出口居亞洲之首、世界第二;對歐洲出口次之,大部分國家出口增長幅度較高;對北美洲出口位居第三,美國是我農業機械出口最大市場,也是惟一出口超10億美元的國家;對非洲出口比重較低,對一些國家出口存在不穩定性;對南美洲出口比重雖然較低,但是增長幅度最高,達74.69%,具有發展的潛力;對大洋洲出口比重較低,保持穩定增長。
四、進出口經營企業均逾萬家
2007年從事農機進口與出口經營的企業分別為10994家和13401家,增長幅度為6.28%和25.02%。在從事農機進口經營的企業中,三資企業唱主角,企業數量和進口額均占一半以上。在出口經營企業中,個體企業數量增幅已超過國有企業和三資企業,其出口額與國有企業、三資企業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成為出口主力軍。經營企業數量多,但是規模化經營程度低,1000萬美元以上的出口企業占全部出口企業比重1.45%,而10萬美元以下的出口企業占比為61.73%。
據統計,拖拉機出口前八位的企業是:福田雷沃重工、浙江四方、東風農機、中國機械設備、一拖國貿、悅達鹽拖、遼寧東洋和山東時風。柴油機出口前八位的企業是:山東濰柴、江蘇江動、河南中原內配、福州金飛魚、常州機械設備、常州常發、慈溪三環和常柴股份。收獲機械出口前八位的企業是:久保田農機(蘇州)、江蘇沃得、深圳深浪、臺州中基、四平誠信、深圳桑泰科、迪爾佳聯和湖南中天龍舟。
五、調整力度加大企業并購活躍
2007年我國農業機械進出口呈現出出口產品結構調整力度加大,對新興市場進出口增長加快,企業并購活躍等特點:
1.進出口貿易順差繼續增長。國際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及占有率逐年提高是出口快速增長的根本原因;外商投資企業的產品和企業創新產品替代進口是近年來貿易逆差轉為貿易順差的主要因素;由于人民幣持續升值因素影響,不排除國際資金通過貿易渠道進入中國,從而使得賬面貿易順差增長過快。
2.加大出口產品結構調整力度。2007年國家共安排了數以億計的資金支持農機企業用于技術改造,重點包括大功率柴油機、玉米聯合收割機、半喂入水稻聯合收割機、糧食烘干設備、大中型根莖類作物系列挖掘機和配套農機具等項目。2007年國家實施了對部分出口商品降低出口退稅率的政策,僅涉及農業機械98種產品海關編碼中的10種,退稅率由原來的11%降到9%。2007年農用低速汽車、畜禽飼養機械和配套農機具出口增長幅度位列前三名,顯示了出口產品結構調整取得成效。今后國家還將運用各種經濟調控手段調整進出口產品結構,促使對外經貿健康發展。
3.對新興市場進出口增長加快。對主要進出口國家與地區中,出口成倍增長的國家有17個,如對俄羅斯增長175.97%、土耳其105.5%和西班牙127.98%等;從一些國家進口農業機械發展迅速,如丹麥進口增長104.7%、匈牙利719.9%和越南265.5%等。隨著中國農業機械在海外銷量的快速增長,有關政府部門和出口企業為如何建立中國農業機械產品海外服務模式,不斷提高我國農業機械海外服務水平,樹立中國農業機械品牌形象,提升中國農業機械全球競爭力而進行了有益探索,2007年國家首次撥付資金用于農業機械境外售后服務項目推進。
4.企業并購活躍。國外跨國公司看重中國農機市場,賽邁.道依茨進入我國、約翰.迪爾收購了寧波奔野、印度馬恒達與江蘇悅達簽署合作協議;我國農機巨頭一拖集團并入具有外貿和融資優勢的國機集團,一些行業排頭兵企業的合資合作項目也在火熱洽談。
面對2008年全球經濟下滑的不利局勢和國內經濟宏觀調控的影響,我國農業機械進出口貿易將憑借行業企業自身優勢,實現較快發展。出口方面,我國農業機械性價比和自主品牌的國際競爭優勢仍在,仍會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進口方面,受國家支農惠農和提高人民消費能力政策以及各項平衡貿易的經濟、金融政策到位,將帶動進口增長,因此預計2008年農業機械進出口貿易仍將保持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