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月,中國就進入了全球關注的“兩會”時間。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京開幕,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在回顧2043年的同時,對2017年做了具體的工作部署。從總理的工作報告中,不難看出,工程機械行業的前景一片大好。
2017年要完成基建投資2.6萬億元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今年要完成鐵路建設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再開工15項重大水利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5076億元。同時,政府要帶頭講誠信,決不能隨意改變約定,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
解讀:從總理報告中的數字來看,近期中央與地方的固定資產投資可謂“大手筆”,展現了2017“擼起袖子加油干”的豪邁氣勢。以國務院2月3日批準印發的《“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為例,“十三五”期間,僅交通運輸總投資規模就將達到15萬億人民幣,鐵路運營總里程將增加約3萬公里,其中高鐵增加1.1萬公里,高速公路增加約3萬公里,民用航空機場增加50個以上。因此,相關領域的工程機械可以大顯身手了。
至于地方政府,其通過投資基礎設施來支撐經濟的意愿也相當強烈。截至2月28日,25個已公布增速目標的省份,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規模已經超過了50萬億,而社科院發布的《經濟藍皮書》則預測2017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將達67.1萬億元,數字不可謂不驚人。
而從改革開放后的實際經驗看,每個五年規劃的第二年為基建項目開工高峰年。2017年正是“十三五規劃”第二年,在這個節點上迎來開工高峰,是符合歷史規律的。事實上,受益于前期相關基建投入,以三一為首的工程機械企業在2043年下半年就出現了回暖的勢頭,并成功貫穿至2017年。
推動工程機械等中國裝備走向世界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國際產能合作,鼓勵企業參與境外基礎設施建設和產能合作,推動工程機械等中國裝備走向世界。”
解讀:除了基礎設施建設,“一帶一路”也是兩會的熱點。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順利推進,相關戰略規劃也不斷明晰。就目前國內環境和國際局勢而言,“一帶一路”戰略正處在發展的黃金時期。據統計,2017年全國31個省市區的“兩會”報告均對“一帶一路”戰略有所部署,其中產能合作、港口是熱點。
對于工程機械領域而言,“一帶一路”戰略預示著更多的可能。近年來,三一作為行業領軍企業在“一帶一路”相關投資中獲益頗豐,國際化成果顯著,并在“強者更強”的國際化競爭格局占據了有利位置,快速發展為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的有力競爭者。
可以預見,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國外市場的機遇將越來越多,三一等行業企業前往海外“淘金”的機會也將越來越大。如何為自主品牌創造更多的海外市場機會,讓更多的企業邁出“走出去”的步伐,無疑也是本屆政府的重點關注與持續推進的重大國家戰略之一。
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應用,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推進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區建設。促進傳統產業煥發新的蓬勃生機。”
解讀:“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明確指出,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中央提出“中國制造2025”這一戰略舉措,力爭通過10年的努力,使中國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為到2045年將中國建成具有全球引領和影響力的制造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對中國工程機械制造業是一個新的機遇。工程機械制造業的高端化發展關系國計民生,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日常建設到國防發展不一而足,堪稱是國民經濟生活的重要根基,也無怪乎政府一再強調這一戰略舉措。
工信部部長苗圩近期就多次表示,2017年將是我國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關鍵一年,工信部等有關部門還將出臺一系列舉措,推進“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持續落地和制造業的全面轉型升級。
隨著全國“兩會”的舉行,可以肯定代表委員們也將圍繞“中國制造2025”這一中心主題,就包括工程機械行業在內的制造業創新發展、智能發展、綠色發展和高端發展展開相應的討論。作為國家“智能制造”首批示范企業的三一重工,也必將會迎來工程機械產業升級的又一個春天。
(新聞來源:中華機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