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0156.8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1.5%,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29.2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加快23個百分點。
不是說實體經濟,特別是工業企業,運行特別困難嗎?怎么今年開年,工業企業利潤增幅如此大?
價格明顯上漲,工業利潤總額突破“萬億”大關
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0156.8億元,同比增長31.5%,不僅總量實現了歷史突破,增速也創下2012年以來的同期新高。
為啥工業企業利潤增加了這么多?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分析,這主要受三大因素影響。
產品價格明顯上漲。1—2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7.3%,漲幅比上年12月份提高1.8個百分點。其中,2月份上漲7.8%,創2008年以來新高。
“初步測算,因出廠價格上漲7.3%,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加14364.3億元,因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9.1%,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增加約9362億元,收支相抵,利潤增加約2302.3億元,增量比上年12月份明顯擴大。”何平說。
成本費用下降加快。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4.91元,同比減少0.28元,而上年12月份為同比增加。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三項費用合計為7.7元,同比減少0.46元,比上年12月份多減0.32元。
價格上漲了,成本下降了,生產也加快,共同做大了利潤蛋糕。1—2月份,工業生產延續2043年以來穩中向好的態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3%,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過半數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
除了價格因素,今年前兩個月工業利潤大幅增長,也有經濟穩中向好的積極一面。
企業利潤率同比明顯上升。1—2月份,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92%。盡管因季節因素,這一指標低于上年12月份,但同比上升0.8個百分點,升幅為2012年以來最大,而且利潤率比2008年1—2月高出0.35個百分點,已經恢復到了國際金融危機前的水平。
企業回款難也首次出現緩解。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41.3天(因季節因素,高于上年末),同比減少1天,為近年來首次同比下降。
另外,企業存貨增長有所加快,但產成品周轉天數繼續減少,說明去庫存的速度也在加快。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增長6.1%,增速比上年末加快2.9個百分點。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5.4天,同比減少1.1天,同比呈現加快下降趨勢。
總體看,目前工業企業利潤仍屬于恢復性增長
工業企業利潤回升,既反映出經濟企穩向好、需求上升的積極一面,也暴露出其結構性問題。
利潤蛋糕雖然大了,但工業企業效益分化明顯,甚至有“冰火兩重天”的現象。像利潤增長迅猛的采礦業,今年前兩月實現利潤總額758.1億元,而上年同期則虧損97.7億元;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的利潤總額同比下降了33.5%。
如果做進一步的行業分析,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6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1.1倍,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增長1.3倍,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2倍,屬于領漲的行業。
“1—2月份工業利潤出現較快增長,較多地依靠煤炭、鋼材和原油等價格的快速上漲。雖然煤炭、鋼鐵和石油開采等行業利潤增長較快,但仍屬于恢復性增長。”何平說。
在生產加快、價格上漲等作用下,1—2月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等行業利潤大幅增加,拉動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幅比上年12月份顯著提高。
受石油、鋼鐵等行業影響,國企效益明顯復蘇。1—2月份,國有控股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00.2%,而上年12月份則同比下降11.6%,其中,中央企業增長66.3%,而上年12月份下降17.3%。
實際上,在近幾年的歷史上,工業企業增速也有過類似的“恢復性”的“暴增”。2010年1—2月,我國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高達119.7%,這主要就是因為2009年同期工業利潤下降了37.3%,基數很低。
“總體看,目前工業企業利潤仍屬于恢復性增長。”何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