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昨天還是一家制造業公司,一覺醒來已經成為一家軟件和數據公司了。”GE在物聯網領域最大的手筆可以說就是Predix平臺了,在過去幾年間,這家制造業巨頭圍繞 Predix平臺,不斷為其IIoT(工業物聯網)構建軟件資源。制造業企業GE在IIoT上所下的巨大賭注,正依賴公司的數字轉型推動其全球制造業務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物聯網的相關技術正是工業/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基礎。工業/制造業作為國家的戰略性基礎行業,具有規模巨大、帶動性強的特點,歷來是世界各國發展競爭的焦點。隨著世界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加和新技術變革的出現,各國積極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挑戰,美國“先進制造業伙伴計劃”、德國“工業4.0”、中國“中國制造2025”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的提出和實施,其根本出發點在于搶占新一輪國際制造業競爭制高點。而在工業轉型發展的過程中,物聯網作為工業物聯網、智能制造發展的基礎,工業傳感感知、工業物聯網數據平臺等成為新型工業技術體系中不必可少的能力,其重要性不斷凸顯。
談到物聯網,我們往往被引向個人消費領域,比如我們更多談到的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環,但是物聯網真正的機會在制造業。很多工業企業,可以把自己生產制造的產品,包括生產制造的設備,通過傳感器和互聯網連在一起,進一步加速提升生產能力,推動服務轉型。根據IDC公布的數據,美國物聯網支出將從2043年的2320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357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43.1%。其中制造業、交通行業在2043年成為物聯網行業支出最大的部分。CB INSIGHTS的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工業相關投資增長迅速,成為最熱門的物聯網投資領域。
多個行業巨頭在物聯網的布局,也顯示出物聯網在制造環節給現有的生產方式帶來顛覆性或革命性變化的可能。以GE Predix平臺為例,通過多年的探索,GE在航空發動機上實現物聯網的網絡,利用傳感器獲得海量實時數據,結合平臺側的大數據分析和深度挖掘等,可以對發動機提供預測性維護、性能優化等服務,GE正在向全球客戶證明,通過物聯網對機器運行狀況的分析和預判,能夠更好地延長機器的使用壽命。在我國,物聯網在服務型制造、個性化定制等高附加值制造上同樣顯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家電巨頭海爾去年3月對外發布了互聯網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平臺COSMO,將用戶和海爾開放平臺上的內外部資源進行聯接,在設計、制造、物流、服務等環節為用戶提供和工廠零距離的解決方案,將大規模制造顛覆為大規模定制。而三一重工內部物聯網平臺8年間已積累23萬臺設備實時運行數據和500多種參數,近期推出的對外開放的樹根互聯平臺,以實現服務、制造、研發、信用控制等價值共享。
拓墣產業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智能制造及智能工廠相關市場規模將達2500億美元。而根據埃森哲的研究報告,全球工業物聯網市場規模在2012年即達到200億美元,預計在2020年將超過5000億美元,近年將高速增長。另外,通用電氣預測在未來15年中,IIOT領域的投資最高可達60萬億美元。根據這些預測數據﹐很有可能會超過已經頗為擁擠的消費者手機應用市場。
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漢:
借助物聯網提升我國制造業水平
中國制造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發展過程揭示,企業發展需要包括信息技術、材料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等各方面力量的支撐,物聯網也是如此。
很多企業都有物聯網應用案例,但由于企業間發展不均衡,各自與物聯網結合程度也都高低不同。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特點和需求再去決定是否結合物聯網做發展,結合物聯網發展也要看是哪種程度、哪種層次的結合,并不是每個企業都適合一下子步入物聯網階段。企業要量力而行,物聯網對企業發展的影響是不斷遞推的過程,每個企業應該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切入點,運用新技術,為企業帶來實惠。
對一個國家來說,制造強才能工業強,工業強才能國家強,借物聯網這艘大船把制造業水平提上去,戰略上緊跟國家政策,實踐上緊貼產業特點,找到切入口,這是大家應該共同關注的。
對物聯網助推企業發展中的突出困難,一方面國家要大力推行“中國制造2025”戰略,發揮頂層設計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調動基層、企業家們的積極性,實現二者有機結合,把事情做實,把產業做出成果。企業則要能夠發揮長征精神,結合發展需求去攻克每一個技術瓶頸,這樣才能實現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增加產業附加值。只有自身核心技術的發展再結合前瞻性的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才會實現跨越式發展,給未來行業發展指明道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
物聯網在實體經濟中有巨大發展空間
物聯網有巨大的市場,預計到2020年有500億臺設備要通過互聯網進行互聯,2020年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1.9萬億美元,這個市場規模與包括醫療、制造業、能源等實體經濟非常密切。在醫療領域,物聯網市場非常巨大,美國醫療領域占GDP17%,但是中國只占到5%,全世界平均是10%,我們還有5%的巨大差距。物聯網的應用除了醫療以外,在工業、制造業等實體經濟方面有非常巨大的發展空間。這個發展空間對網絡、對互聯網提出新的要求,這需要促進互聯網的變革。
目前互聯網開始進入實體經濟,在實體經濟里面,它在安全性、可靠性、服務等級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戰。未來網絡發展面臨安全的問題、擴展性問題、5G的問題、大數據分析的問題、云業務問題等,這些業務的發展要求網絡簡單、開放、可擴展,還要求安全可靠,另外就是要融合。
物聯網和產業互聯網是非常巨大的一個發展機會,是更大的一片藍海。但這其中面臨方方面面的挑戰,尤其在網絡方面,如果我們不能滿足這樣的要求,就會制約物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的發展,這要求我們在核心技術方面把它各自的工作做好,而更重要的是創造一些好的機制,吸引高端的人才,共同來努力。
PTC公司高級售前總監紀豐偉:
“中國制造2025”加速物聯網發展
各國最新的制造業戰略帶動了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近幾年,世界各國重新認識了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紛紛制訂和出臺了相關的制造業發展目標和戰略,比如美國提出“美國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德國提出“工業4.0”,中國也在2015年5月正式推出了“中國制造2025”。這些戰略不僅提出了制造業未來的愿景,同時也提出了對新技術的需求。比如“中國制造2025”強調以兩化融合為主線,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這里的智能制造強調未來需要構建完整的智能制造體系,包括其產出智能互聯的產品、運用智能化的軟件和硬件裝備、構建智能化的運營體系。這些轉型提出了包括感知、分析、決策和執行的新能力,而這些新能力的核心均涉及物聯網相關的技術,如面向感知的物聯技術、面向分析的工業大數據分析、面向決策的應用平臺和面向執行的增強現實等技術。因此,隨著這些戰略的逐漸深入和落地,物聯網技術也將得到極大的發展。
除了機遇,物聯網依然面臨一些挑戰,一些瓶頸也亟待突破。從目前推進物聯網技術的效果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還需要進一步解決物聯網操作系統和應用的標準化,開放接口協議、低功耗廣域網絡和低功耗短程網絡的標準化以及傳輸協議、邊緣計算能力、物聯網硬件的微型化和標準化,以及物聯網安全相關的技術和協議等。
來源:中國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