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來,“中國制造2025”在智能制造、高端裝備創新等領域持續推進,取得積極進展,該戰略還吸引了眾多外資企業參與建設。
在吹風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智能制造水平繼續提升,標準體系框架初步建立,建成一批智能化工廠、數字化車間,重點行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數字化生產設備聯網率明顯提升,個性化定制、協同研發制造快速興起”。
“下一步,我們將以高端裝備、短板裝備和智能裝備為切入點,狠抓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辛國斌介紹,首先是繼續實施“核高基”、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大飛機、“兩機”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深入實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實施智能制造與機器人等科技創新重大項目。其次,組織開展重大短板裝備工程,集中支持重點領域創新發展和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所急需裝備的工程化、產業化項目。再次,加快突破傳感器、工業軟件、工控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等突出短板制約,實現一批智能裝備和系統的工程化、產業化應用。
對于一些國外機構提出“中國制造2025”政策只適用于國內企業,沒有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的說法,辛國斌強調,在這個戰略組織實施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相關政策措施適用于中國境內所有企業的原則。
辛國斌表示,2017年1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擴大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再次公開明確了外商投資企業和內外資企業同等適用“中國制造2025”戰略政策措施。這一戰略實施兩年多來,外商參與了高端制造、綠色制造、智能制造以及設計和創意、工程咨詢、現代物流、檢驗檢測認證等具體項目,都收到了好效果。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李東在會上表示,C919首飛試驗任務完成以后,引起各方廣泛關注,大家存在著不同的認識,也有不同意見,一些媒體說中國的C919核心技術都是國外的。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C919項目涉及上萬個配套件,同時有數百家企業參與這個重大項目。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把上萬個零部件,包括發動機、配套導航設備,按照科學的規律整合成一個整體,飛上藍天,這里面攻克了飛機發動機一體化設計、主動控制技術等100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了以中國商飛公司為平臺,包括設計研發、總裝制造、客戶服務、適航取證、供應商管理、市場營銷等在內的我國民用飛機研制核心能力。隨著C919首飛成功,以中國商飛為核心,聯合中航工業,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較為完整的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鏈正在形成。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