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在中央“雙防”調控目標的引導下,1~5月,我國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平穩,產值繼續保持平穩快速增長態勢:在統計的109種代表產品中,86%的產品實現增長,72%的產品實現兩位數增長,0%的產品產值比上年減少;累計訂貨情況良好;進出口增長平穩;但生產增幅與去年同期各月相比均有所回落,利潤增幅回落較大。
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近日召開的年中經濟運行分析會上,相關負責人對機械工業走勢做出基本判斷:2007年機械工業的巨大進步,為2008年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從重點聯系企業看,目前機械工業的市場需求形勢總體較好,機械工業多數企業手持訂單較多,生產任務仍比較飽滿,為今后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提供了市場條件。但在總體向好的形勢下,原材料和能源供應價格居高不下,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將繼續助推鋼鐵產品價格上漲,帶動機械工業企業成本增加,進而導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環境持續趨緊。
按中機聯預測,今年下半年機械工業增速將繼續放緩,全年產銷有望實現25%~30%的增長,利潤實現20%~25%的增長。
數 字: 行業發展保持平穩 利潤與出口繼續向好
增加值與總產值增速居工業行業之首
今年1~5月,機械行業增加值增速為21.6%,位居全國工業各部門之首;機械行業工業總產值增速為29.43%,總產值占全國工業的比重18.74%,位居全國工業各部門之首。
同期,產銷穩定增長,全行業產品銷售率達97.52%,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實現出口交貨值5232.17億元,同比增長25.21%,增幅同比下降6.78個百分點。前5個月,各月出口交貨值累計增幅均保持25%,呈平穩增長;但出口交貨值率逐月下降,說明出口有所減弱。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超三成
按中機聯統計,前5個月,機械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7.43%。其中,1~3月、1~4月、1~5月增幅分別為41%、38.1%和37.43%,呈逐月回落態勢。由于1~5月全行業虧損企業同比增加900多家。針對行業投資熱情高漲的現狀,中機聯建議相關部門既要加強保護又要加強引導。
主營業務收入增速小幅回落
1~5月,機械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010.3億元,同比增長34.56%,比去年同期增幅下降12.97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3377.03億元,同比增長30.68%,比1~2月上升1.48個百分點,比2007年1~11月累計增幅下降1.02個百分點。
同期,機械工業經濟效益水平低于全國工業,主要經濟指標中,只有資本保值增值率略高一點,其他指標均低于全國工業。
與此同時,全國機械企業共匯總75408家,虧損面17.54%,虧損企業虧損額431.18億元,同比增長19.32%,比1~2月提高3.96個百分點。
進出口增幅差縮小
1~5月,機械工業對外貿易持續了近年來實現的增長勢頭,進出口額達1767.76億美元,同比增長30.91%。進口與出口增幅之差由上年的20個百分點大幅拉近至10個百分點左右。
進口方面,13個分行業的累計進口增幅有較大的差異,其中,內燃機、儀器儀表、通用基礎件、食品包裝、汽車行業都超過了40%的增長。
出口方面,13個分行業累計出口均保持了兩位數增長,其中,農機、內燃機、工程機械、重型機械、通用基礎件、食品包裝行業超過50%,表現突出的是農機行業,1~5月出口增幅達到69.06%。
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較快
1~5月,機械工業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一般貿易的進出口分別快于加工貿易的6.54、19.0個百分點。其中,一般貿易出口504.55億美元,同比增長43.83%,占機械工業出口額的52.07%;進口419.7億美元,同比增長32.7%,占機械工業進口額的52.55%。加工貿易出口406.53億美元,同比增長24.69%,占機械工業出口額的41.95%;進口194.92億美元,同比增長26.43%,占機械工業進口額的24.4%。
運行特征: 成本壓力大 新興裝備制造企業議價能力增強
前5個月,機械工業13個行業(除文化辦公設備行業外)均實現了兩位數以上的高速增長,其中7個行業增速超過了30%。汽車行業和電工行業總量仍占有絕對優勢,占機械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56.5%,對機械工業新增產值的貢獻率達53.98%。
新產品發展速度趨緩
近年來,支撐機械行業高速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是產品的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今年1~5月,機械行業新產品產銷增長約6519億元,同比增長24.67%,增幅同比37.0回落12.47個百分點。其中,汽車行業新產品產銷同比只增長18.62%,是影響全行業新品增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然而,全行業的利潤似乎并未因此受到影響,同比34.56%增幅在中機聯看來,仍然是“相當大”的增幅。總結利潤如此持續高增長的原因,中機聯沿用了一季度經濟運行分析會上的分析結論:年初的數據多數不準確,相關企業或根據需要對去年12月份的財務數據做必要處理;由于部分企業所用原材料仍是去年低價時購入,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而帶來的成本壓力尚未充分體現;部分機械工業領域的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獲利,對主業的盈利水平產生了扭曲;受出口退稅率調整的影響等。
新興裝備制造企業議價能力增強
從全行業發展看,由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部分化解了成本上漲的壓力,機械工業繼續在產品結構、資本結構、外貿結構、布局結構、產業集聚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尤其是為了滿足節能減排要求,機械工業加快了先進技術裝備自主創新的步伐,使得新興領域的裝備制造企業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提高了競爭能力與成本消化能力。如超高壓特高壓輸變電設備、加氫反應器、能夠滿足重點工程施工需要的新型工程機械設備等產品的市場大都處于供不應求狀態,相關生產企業可以有效向下游傳遞由原材料價格上漲所增加的成本壓力,企業承受能力較強。
而相對成熟的傳統機械產品,如普通閥門、風機、緊固件、彈簧、普通鑄鍛件、普通磨具等產品的市場早已處于過度競爭狀態。同時,行業自身工藝與設計改進的空間有限,既無法向下傳遞成本壓力,又無法自我消化增加的成本,利潤不斷下降,企業難以為繼。
問 題: 行業深層次矛盾嚴重 內外部市場環境日趨嚴峻
機械行業自身深層次矛盾,嚴重制約了產業結構加快優化和升級。業內專家認為,當前,機械制造企業發展過度依賴實物需求收入的增長,軟件與副收入對行業產銷增加值的貢獻沒有起到應有作用。不少企業過度依賴外延式擴張模式,新建廠房過大,產能擴張過猛,攀比之風愈演愈烈,同質化競爭嚴重。值得注意的是,支撐近幾年來機械行業超高速發展的相對低廉的成本優勢已發生變化,但相關機械企業卻未進行相應的戰略調整與準備。
同時,企業資產結構升級的基礎不堅實,突出表現為自主創新能力弱,基礎性關鍵零部件發展嚴重滯后,制約了主機及成套裝備的發展。
由于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還在繼續,世界經濟出現下滑態勢,國際市場需求有所下降。同時,經濟發展中的諸多不確定因素增加,包括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水電油運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潛力不減、用戶行業發展裝備制造業等。
中機聯相關人士提出,在國內,積極采購自主創新的重大裝備產品氛圍雖然有所改善,但某些領域新產品推向市場的困難依然較大,尤其是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市場應用問題依然是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
預測與建議: 高增長行業增速回落 國產裝備創新需重點工程支持
中機聯相關專家認為,今年年初以來,在國家宏觀經濟趨緊的大背景下,機械工業基本保持繼續快速增長態勢,但主要經濟指標的同比增幅已開始回落,尤其是效益增幅回落明顯,并呈繼續逐月回落態勢,顯示出宏觀調控正逐漸見效。
按其預測,機械工業全年產銷有望實現25%~30%的增長,利潤實現20%~25%的增長。進口增速逐漸上升,出口增速逐漸回落,全年進出口增速保持在30%左右,貿易順差約300億美元。從分行業看,發電設備、汽車、數控機床、工程機械等行業的高速增長速度將繼續回落。
從重點聯系企業看,目前機械工業的市場需求形勢總體較好。同時,受全面推行國三排放標準的影響,預計汽車行業全年增勢會有所回落。
中機聯相關負責人建議,希望有關部門繼續加快出臺《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若干意見》的實施細則,尤其是加強對43個重點領域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及其進口關鍵零部件支持政策的落實。
同時,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對重大工程項目中重大技術裝備的定貨協調力度,在國內經濟趨緊的環境下,盡可能地把寶貴的訂單用于支持國產裝備制造業的自主創新上。這也將使我國關鍵領域的經濟發展建立在更堅實的基礎之上。
此外,在出口稅收政策的制訂方面,應對出口機械產品按技術附加值的高低實行程度不等的退稅政策,推動出口產品的升級;擇機出臺燃油稅代替養路費,促進汽車與內燃機行業的節能減排與技術進步;加強對電力建設項目的宏觀調控,抑制過度集中建設,避免大起大落;加強對機械行業高投資類大項目的引導,充分利用并發揮行業協會在合理布局及市場準入方面的參謀助手作用;對東方汽輪機企業災后重建項目特事特辦,加強引導。
對于機械制造企業來說,要繼續堅持“眼睛向內”,加快自身產品結構調整,加強節材能力,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