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工經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研究員 史丹
一、中國工業進入優勢再造的發展階段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業制成品以其強勁的價格競爭優勢進入世界市場,用不到三十年的時間,生產規模超越了世界上所有國家,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中國工業創造了眾多世界第一,帶動中國經濟長達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長,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力和民族自信心。但產品質量發展滯后、資源消耗過多、產品附加值低,環境污染較大等問題隨著國外市場需求的萎縮以及國內市場需求的轉型升級越來越制約中國工業的發展,人口紅利的減少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力比較優勢正在被其他發展中國家所取代。具體表現為大規模排浪式的低端工業品消費需求被個性化高品質的需求取代,一般性產品生產過剩,高端產品供給不足,出口減少,進口有所增長,發展速度減緩,由原來的領跑行業降為其次,在產業結構中的占比也相應地退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嚴重的外部約束和產業結構的轉變的環境下,中國工業是任其滑落下去,還是轉型繼續加快發展?國際經驗表明,工業永遠是經濟發展的基石,技術創新的重要載體,拉美國家之所以沒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其重要原因是工業尤其是制造業的發展缺乏后勁,逐步喪失競爭能力。服務業在產業結構占比的上升是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但并不意味著工業地位的減弱,一些發達國家在經過國際金融危機之后,認識到工業在防止經濟空心化、泡沫化的作用,開展推行“再工業化”。國際競爭加劇,環境約束加強,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并不表明工業不要發展了,而是說明工業進入了轉型升級、優勢再造的發展階段。如果我國在國內產業結構調整期、美國等發達國家大力推進再工業化的國際環境下,不加快工業轉型發展,就有可能重蹈拉美國家的覆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然而,中國工業的新優勢由何而來?在過去三十年,基本上用盡了低廉的勞動力、環境空間容量以及低成本的自然資源,顯然,競爭優勢再造需要有新的思路。2015年,中央針對中國經濟新常態,從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出發,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中國工業競爭優勢再造指明了方向。
二、綠色發展是中國工業競爭力再造的重要途經之一
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質量的需求成正比。習總書記關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論述生動地表明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體現我國天人合一傳統文化和可持續發展理論思想,反映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需求層次。綠水青山不僅具有重要生態價值,而且具有市場價值和經濟價值,推動綠色增長、實施綠色新政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共同選擇。目前全球已有一百五十多個國家簽定了全球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一些發達國家由于更早地受到工業對環境的破壞因而較早地開始推行清潔化生產,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筆者認為,全球氣候變化公約推動的減排溫室氣體行動是全球低碳工業化的開端。低碳工業化是以清潔能源為基礎,而傳統工業化是建立在高碳高排放的能源基礎之上。化石能源是工業化進程中的污染之源,傳統工業化只關注正向產出,在學界一般是以產業結構或者人均收入來衡量傳統工業化水平,這思維與方法的局限性是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往往是工業化程度越高、污染越嚴重。低碳工業化則是關注工業化進程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以單位工業增加值的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衡量低碳工業化水平,旨在生態環境友好的條件下推進工業化進程。目前,世界各國正在努力實現能源轉型,以清潔低碳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化石油能源。據筆者測算,最先倡導低碳發展的歐盟國家,其清潔能源占比也只有13%左右,中國與其十分接近。
按傳統工業化水平指標測算,世界上一些國家已經完成了工業化或者進入了工業化中后期,但按低碳工業化指標測算,全球低碳工業化剛剛開始。“補綠色短板”是世界各國工業發展普遍面臨的問題,也是重塑競爭力的機遇。綠色發展與低碳工業化具有天然的聯系,綠色發展是理念,低碳工業化是綠色發展的過程和結果。對中國來說,加快推進工業綠色發展,可有效地推進節能降耗、實現降本增效,化解過剩產能、實現由勞動成本優勢向科技優勢、品牌優勢轉換。
以綠色發展為理念,推行低碳工業化,契合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對生活環境品質的需求,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增加綠色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補齊綠色發展短板,有利于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加工業發展的新動能,樹立中國工業產品高端、環保的國際形象。“十三五”期間,中國工業的綠色發展要重點解決好對大氣質量、水體污染、溫室氣體排放等環境問題,進一步強化節能減排措施,加強靜脈產業的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與節能環保產業,進一步落實《中國制造2025》戰略,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智能制造和機器人等新興產業,使新增長點匯聚成強大的增長動力。綠色產業發展與綠色園區、綠色小鎮、綠色城市建設緊密結合,形成產城融合的綠色生態體系。在工業“走出去”及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要積極樹立中國工業綠色發展的形象,建設綠色工廠,建設綠色園區,輸出綠色產品。
三、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工業綠色發展動力
綠色發展是中國工業在經濟新常態下的擔當與使命。綠色是發展的要求,工業是發展的支撐。社會上把綠色發展與工業發展對立起來的認識是錯誤的。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中國經濟出現明顯向好的局面。工業綠色發展取得顯著的成效。當前,中國工業綠色發展呈現良好態勢,“十三五”單位GDP能耗以及單位GDP碳排放等都有可能提前完成目標,發展速度啟穩回升。但是也要看到,綠色低碳發展剛剛起步,由于綠色低碳技術供給不足,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尚未健全,未來中國工業的綠色發展仍存在不少障礙和問題,需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工業綠色發展的新動能。
一是創造工業綠色發展的市場環境。要在全社會大力宣傳綠色發展理論,提倡綠色消費。積極推動綠色生產標識和綠色產品標識,擴大綠色產品市場需求。鼓勵龍頭企業與下游企業簽訂綠色生產協議,防止污染與排放向產業鏈下游傳遞。對不同行業實行有差別的減稅降費,加強對新興綠色產業的財政金融支持。大力開展PPP項目建設,讓更多市場主體投資建設綠色低碳產業。進一步深化財稅和金融體制改革,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綠色財政,綠色稅收。
二是政府加大對新興綠色產業基礎技術、前沿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研發支持力度,鼓勵私人資本與國有資本合作建立綠色低碳技術研究機構,允許研究人員多點從業。在工業產品目錄中要增加成熟的綠色技術目錄,引導企業選擇綠色技術,擴大先進綠色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堅決淘汰落后生產技術與工藝,提高市場準入的綠色標準。對于應用先進綠色技術的傳統企業政府要給予一定比例的配套資金支持或者稅收減免。加快對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將綠色技術、綠色工藝滲透應用到傳統產業各環節。
三是多層次全方面推進綠色工業生產體系建設。工業包括采掘業、制造業和供水供電等具有一定公用性質的產業。工業的綠色發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要建設綠色礦山、開發綠色技術、實行綠色生產,提供綠色產品和綠色服務,即實現各行各業及全產業鏈的綠色發展。
四是優化工業布局,在生態脆性區和水資源短缺的地區要嚴禁上大的工業項目,在人口密集的城市群區域如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以及長江經濟帶等,要大力推進綠色產業發展,淘汰落后產能。
總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黨中央和國務院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在經濟新常態下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系統性方案,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國際環境變化的宏觀政策手段,是體現中國制度與中國道路自信的戰略性措施。推動工業綠色發展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注意處理好當前與長遠的關系。改革要以問題為導向,從化解當前突出矛盾入手。當前要進一步落實好“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從長遠發展來看,要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和人才的培養。綠色發展依靠科技創新,要尊重并遵循科技發展規律,加快科技與教育體制改革,增強我國高素質科技人才和職業技術工人的供給,使工業綠色發展建立在牢固的科技和人才支撐基礎之上。
新聞來源:中國工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