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給了人們一把鑰匙,一把了解中國近年來快速發展的鑰匙。”北京奧運會之前,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這樣說。
如今,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已落下帷幕,奧運會后的中國經濟走向,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
——奧運會不會成為中國經濟的分水嶺
近來,有一些海外人士稱,隨著奧運會的結束,2009年、2010年對中國經濟來說,將是很困難的年頭。
“毫無疑問,籌辦奧運會有力推動了北京的經濟社會發展,但由于北京的經濟總量只占全國的很小部分,因此籌辦奧運會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不宜估計過高。”這是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接受外國媒體聯合采訪時的回答。
統計顯示,2002年至2007年,北京年均用于奧運會的投資尚不到全國每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1%。從建設規模看,北京奧運工程竣工面積為71.83萬平方米,只相當于2007年全國房屋竣工面積的0.0139%。
“如果說中國經濟像大海,那么,跳進一只青蛙,對大海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中國公共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張孝德認為,奧運會對于中國經濟確有刺激作用,但奧運會后的中國經濟仍主要受宏觀政策和全球經濟走勢的影響。奧運會是對中國概念在世界范圍的一次大營銷,但對中國經濟發展的直接拉動是微乎其微的。
一些經濟學家近日對奧運會后中國經濟的發展表示樂觀。厲以寧認為,中國經濟不會出現奧運后的滑坡。奧運會結束后,更多的后續需求會隨即跟上,中國不愁沒有新的投資熱點。
更為關鍵的是,目前中國經濟處于下中等收入國家水平,城市化、工業化的過程都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不管有沒有奧運會,經濟都要發展。”張孝德說。
摩根大通近日發布一項研究報告認為,奧運會后中國經濟放緩的可能性不大。從以往奧運會承辦國的經歷看,經濟規模較大且經濟增速較快的奧運會承辦國不易受到奧運會的影響。摩根大通的預測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將達4.5萬億美元。
2008年,是北京奧運之年,也是中國經濟增長開始周期性調整之年,二者同時出現是一種巧合,不存在必然聯系。目前,中國經濟在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基本態勢下,在一些領域有所降溫,這是宏觀調控政策措施作用下的中國經濟的自身調整,是在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
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不是因奧運會而始,自然也不會因奧運會而終。一場北京奧運會,在盛大的高潮后不可避免地會有落潮,但可以肯定地說,北京奧運會后不會發生經濟的大衰退,不會出現經濟發展的拐點,奧運會之后的“鳥巢”不會“人走巢空”,而是依然繁榮。
——自信心和發展理念方面影響深遠
奧運會作為當今人類社會最大的競技盛會和國家聚會,吸引著全球的注意力。當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體驗中國時,不僅感受了中國文化的巨大魅力,更感受了中國經濟的勃勃生機。成功承辦奧運會所提升的自信心,對未來中國發展是一筆重要的精神財富。
中國在借鑒各國承辦奧運會經驗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特點,采取多種措施,借勢發展奧運經濟,豐富了奧運經濟的概念,擴大了奧運經濟的影響。承辦奧運會為中國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在諸如區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國民素質提高、生態環境改善等方面產生了輻射作用。
“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是科學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對我國進一步改革開放,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的影響是久遠的。“而這些久遠的好處是留給人民群眾的。”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執行會長陳劍說。
借舉辦奧運會之機,中國加大了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10年我國萬元GDP能耗降低20%。以北京市為例,經濟結構調整對節能減排的貢獻率至少在60%以上。
奧運會對提高中國國民素質、改善投資環境、提高開放度和提升國際形象方面,則具有更長遠、更持久的積極作用。奧運會的成功,將有力推動我國與世界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交流合作。
國際奧委會市場開發委員會主席海博格說,北京在經濟地位、城市面貌、現代文明程度與融入國際的步伐都發生了變化,并且還將繼續發生巨大的變化。
“從自信心上,奧運會對中國的影響是巨大的。”北京奧運會特許供應商、河南思念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偉說,奧運會后,一個經過改革開放30年洗禮、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的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胸懷和更加積極的姿態融入世界。
北京奧運會還將極大提升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的心理預期。“心理預期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很難定量評估,但可以肯定的是,此輪中國經濟連續保持多年的高速增長,奧運會是不容忽視的推動因素之一,這一因素將繼續下去。”李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