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以“推進工業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工業綠色發展”為愿景的全國性組織中國綠色制造聯盟7月22日在北京成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聯盟指導委員會主任辛國斌提出要引導企業整體推行綠色制造,逐步提升綠色化發展水平,共同打造綠色制造產業生態;要積極推動全球綠色發展合作。聯盟名譽理事長李毅中稱,要為推進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搭建社會服務平臺。聯盟成立大會上,聯想集團和陜鼓等企業帶來的經驗分享,讓世界看到了以綠色產品、綠色工藝等為標志的綠色制造給產業界帶來的更多機會。
未來發展需要綠色制造
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之后,我國制造業亟須在原有過度消耗資源和犧牲環境的老路之外,開拓一條嶄新的綠色發展之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中國制造2025》也將綠色發展作為基本方針之一。工信部《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43~2020年)》對工業綠色發展整體水平提出新要求。《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43~2020年)》明確了綠色制造的四項重點任務,包括要以企業為主體,以標準為引領,以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為重點,以綠色制造服務平臺為支撐,推行綠色管理和認證,加強示范引導,全面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
辛國斌指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一方面要進一步推進傳統制造業綠色化改造進程,改變高度依賴資源能源消耗和低成本要素投入的傳統增長模式,加快實現生產過程的清潔化、高效化,建立投入低、消耗少、產出高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工業體系;另一方面,要積極培育綠色水平更高的新興產業,大幅增加綠色產品和服務供給,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齊綠色發展短板,以工業的綠色發展推動全社會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綠色提升。
該聯盟由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聯合國內制造業領軍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服務機構、金融機構和科技園區等主體發起成立,成員單位涵蓋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能源、機械、輕工、紡織、電子信息、節能環保和經濟金融等眾多領域。為了探索中國綠色制造的發展之道,聯盟提出了其相應的工作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加快補齊綠色發展短板;促進跨界互動,共同打造綠色制造產業生態;匯聚標桿成員,致力于引領國際綠色低碳潮流。這些目標得到了各界的廣泛認同,為聯盟的下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攜手創造綠色技術創新體系
專家指出,要在政府的強制性約束之外找到新的發展模式,努力探索出一條與傳統工業化道路不同的、與單純節能減排強制性約束不同的、由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的工業綠色發展道路。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所長、聯盟常務副理事長陳立輝在介紹聯盟工作計劃時說,聯盟將以建立健全綠色制造體系為使命,發揮聯盟廣泛聯動的樞紐作用,著力打造“理念傳播+診斷服務+金融對接+互聯網模式+國際合作”五位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支撐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副院長、聯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單忠德表示,綠色制造既是發展理念,更是發展行動,需要實實在在的技術研發、平臺建設、標準制定等。聯盟應當協同各行業的成員,攜手創建綠色制造技術創新體系,助推幸福制造、綠色發展。
在綠色制造方面,聯想等企業十多年來持續投入,包括打造綠色產品、推行綠色工藝、使用清潔能源和致力于電子廢棄物回收利用等。據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介紹,從2005年起,聯想共計從全球客戶手里回收了約9萬噸廢棄產品,其自身運營和生產產生的廢棄電子產品回收也達到了6萬噸,有力地保護了環境。同時,聯想還從采用綠色制造工藝中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獨創的低溫錫膏制造工藝,不僅減少了35%的碳排放量,還可以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從而創造了更好的效益。楊元慶表示,聯想將從2018年開始向全行業免費推廣該技術。
陜鼓動力董事長印建安透露,2005年,陜鼓開始了自身商用模式的戰略性轉變,構建了具有特色的制造業綠色增長模式,實現了遠低于行業水平的單位能耗,陜鼓的單位產值能耗為21.08kgce/萬元,而整個通用設備制造業為77.25kgce/萬元。同時,因為自主創新開發的能量回收機組實現了能效大幅提升,該產品受到市場廣泛歡迎;其能量回收系統裝機總功率為43GW,相當于五分之四個三峽發電機組。
以“綠色制造+互聯網”融合模式為特色的綠色制造公共服務平臺也在成立大會上正式上線。專家指出,聯盟將著力打造綠色制造理念傳播平臺、綠色制造診斷服務平臺、綠色制造金融對接平臺、綠色制造+互聯網平臺、綠色制造國際合作平臺等五大平臺,綠色發展將給我國中小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新聞來源:人民郵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