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緣起:近日,英國環境大臣邁克爾·戈夫提出,英國將于2040年起停止銷售燃油汽車,并投資3.32億美元用于解決道路污染問題。繼荷蘭、德國和法國之后,英國也加入了禁售燃油車的行列。日前,菲亞特-克萊斯勒表示,從2019年開始,瑪莎拉蒂將只生產電動汽車和混動車型,此前沃爾沃和豐田也均提出了停止生產傳統燃油汽車的計劃表。對此,汽車業界展開了激烈討論:新能源汽車會不會完全取代傳統燃油車?未來汽車產品的能源結構將是何種組成?其他國家應不應該推行禁售燃油汽車的政策?對此,《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了四位行業內專家,請他們分別闡述了對上述問題的觀點和意見,并對汽車企業未來的戰略規劃提出了切實的建議。
歐洲各國未明文提出禁售燃油車
《中國汽車報》:自去年起,陸續有媒體報道歐洲多國欲禁售燃油汽車的消息,對此如何看?
安鋒:一方面,歐洲的環保排放法規較其他地區更為嚴格,加上柴油車在歐洲發展前景黯淡,這是造成歐洲各國呼吁禁售燃油汽車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總體來看,歐洲各國的能源結構更為清潔,因此推廣電動汽車實屬情理之中,也的確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但在全球范圍內來看,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還將共存很長一段時間。
魏安力:嚴格來說,至今為止歐洲并未出臺正式的法律或政策明確指出將禁售燃油汽車。從全球各大汽車企業的研發投入來看,美系、德系、日系、韓系,甚至法系汽車品牌,幾乎所有跨國車企都仍在大力研發傳統燃油汽車的節能減排技術,這也是降低碳排放更為有效和便捷的途徑。
姜克雋:無論歐洲政府發表何種言論,都對本國汽車企業的戰略決策影響不大,因為他們的政策執行力遠遠不及我國政府推出政策的執行力。在我看來,歐洲各國發出這一呼聲,反而極有可能對我國政府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
“機電”結合才是大勢所趨
《中國汽車報》: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我國汽車產業的重要方向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看待在新能源汽車熱潮下的傳統燃油汽車的發展前景?新能源汽車有可能完全取代傳統燃油汽車嗎?
付于武:我們應首先明確一個問題:汽車行業當前正面臨著百年來最大的變革期,降低碳排放、加強節能環保工作應堅定不移地推行下去,但汽車行業的發展必須遵循經濟發展規律,絕不能一蹴而就。
從《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兩大重要文件來看,傳統燃油汽車節能技術的發展仍將被放在突出位置,除了混合動力技術外,輕量化和低風阻等技術依然是汽車行業研究的重點。在未來的15~20年之內,傳統燃油汽車仍將占據消費市場的主流地位。
魏安力:傳統燃油汽車絕不會消亡。首先,占我國運輸總量高達70%以上的公路運輸車輛還需要以內燃機作為動力輸出裝置,更不用說工程車輛及國防基礎設施和運輸車輛;其次,在乘用車領域,當前的新能源汽車技術水平也未能達到完全取代燃油車的地步,除非能實現電池材料革命、解決儲能以及廢舊電池污染和回收問題。我的觀點是,電動汽車和高效內燃機是降低我國石油消耗和對外依存度、減少環境污染的“兩個輪子”,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汽車恐怕都將是“機(內燃機)電(電動機)”結合,不可偏廢。
安鋒:當前,很多國家都面臨著能源緊缺、環境污染等問題,因此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是大勢所趨,但目前從全球范圍來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占有率僅為1%~2%,欲在10~20年內從如此低的比例上升至50%尚且挑戰巨大,更何況新能源汽車想完全取代傳統燃油車。除非汽車電池出現革命性突破,否則必然還要經歷比較長的過渡時期。
姜克雋:我的觀點是,新能源汽車最后很可能會取代傳統燃油汽車,預計在2025年~2030年,汽車行業的動力系統就將產生變革,這是根據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發展藍圖做出的推測。乘用車領域已經在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大型商用車企也將采用氫燃料作為動力來源。屆時無論是新能源汽車的成本,還是電池的相關技術瓶頸,都有望得到解決。
傳統燃油車節能減排效果更佳
《中國汽車報》:歸根結底,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推廣和普及是為了解決我國的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等問題。該如何看待傳統燃油汽車節能技術的升級與新能源汽車在減少碳排放方面起到的作用?
安鋒:作為新興產業,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仍有不確定性和風險性,如動力電池技術突破、電動汽車產品能否滿足市場需求、充電基礎設施的配套與完善、消費者認可與主動選擇等。但相對的,傳統汽車節能技術應用可提高燃料經濟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在過去二十多年的實踐中已得到證實,未來其節能潛力仍很大。我認為,即便到2030年,傳統汽車仍將是市場主流,從國家能源安全戰略方面考慮,絕對不能放棄傳統車節能這條“腿”,而只靠新能源汽車“單腿前行”。
魏安力:一方面,我國當前的汽車保有量中,傳統燃油汽車的規模依然遠遠大于電動汽車,盡管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目標為500萬輛,但與傳統燃油汽車3000多萬輛的規模相比小得多,毫無疑問,通過提升傳統燃油汽車的節能技術來減少碳排放量更為現實。另一方面,我國電力系統仍以火電為主。據統計,2043年我國火力發電量累計達到43958億千瓦時,占全國總發電量的74.37%,在現階段推行電動汽車,從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來看并沒有實現碳的“零排放”,對減少環境污染的貢獻也遠遠不及傳統燃油汽車的節能技術。
姜克雋:當前我國的能源結構仍以火力發電為主,但我們應注意到,我國的能源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轉型和變革,核電、水電和風電都有望在未來成為我國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還會存在一部分燃煤電力站,但也將更多使用清潔煤,減少碳排放。在此基礎上,對于減少碳排放量,新能源汽車的貢獻將比傳統燃油汽車大得多。
《中國汽車報》:事實上,不僅是沃爾沃、豐田和瑪莎拉蒂,2015年吉利汽車就正式公布了“藍色吉利行動”,目標是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吉利整體銷量90%以上。對于有意愿加入禁售傳統燃油車大軍的自主品牌車企,有何建議?
付于武: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應持續推行不動搖,我國汽車行業也歡迎特斯拉這樣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參與市場競爭,部分自主品牌車企根據自身條件和戰略規劃,從傳統燃油汽車徹底轉型為新能源汽車企業自然符合其自身的發展需要,但從全行業角度來看,至少在近30年內,多數汽車企業仍將繼續生產和銷售傳統燃油汽車產品。
魏安力:馬自達第二代“創馳藍天”發動機即將亮相,采用了全新點火技術——均質充氣壓縮點火(HCCI);美國的“超級卡車”計劃實施過程中,美國商用車領域的發動機及整車技術領域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豐田汽車更是幾乎壟斷了混合動力汽車的相關技術……無論是傳統燃油汽車的節能技術,還是混合動力技術,我國自主品牌似乎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越來越大,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熱潮中,我認為自主品牌車企應重新審視發展戰略,與其完全押寶新能源汽車技術,不如在傳統節能技術以及混合動力技術上下功夫。
姜克雋:我認為當前自主品牌應全力加碼新能源汽車,不久的將來,新能源汽車技術將發生革命性突破,產品價格有望低于傳統燃油汽車。而我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研發、投入上仍遠遠不夠,市場化進程也較慢,尤其是一些大型國有汽車企業。
新聞來源:中國汽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