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耕地利用率,促進農民增收,入冬以來,秀洲區農業經濟局組織動員廣大農民積極開展冬種生產,擴大冬種覆蓋率。據統計,今年秀洲區將有24萬畝左右農田披上“綠衣”,實現“綠色過冬”,為來年農田增產、農民增收奠定基礎。
機械“鐵牛”助力冬種
走進王店鎮建南村,種糧大戶魏元五承包的農田里,工人正駕駛著“鐵牛”在田地里穿梭,只見秸稈被“鐵牛”的鋸齒“咬碎”后,又深埋進土里。“這是最后剩的一點地還沒有翻耕完,等這點地翻耕完后,要種上小麥,同樣是機械化操作。”魏元五告訴記者,目前他承包的800多畝農田已經基本完成了麥苗的冬種工作,短時高效正是得益于農業機械化發展。
“現在農業機械化水平越來越高,耕種、栽插、防治病蟲害到收割、烘干都能實現全程機械化的‘一條龍’服務。”魏元五說,以前雇傭人工進行冬種一天只能完成幾十畝的量,而現在利用農業機械,一天就能完成200畝農田的冬種工作,省時省力還省錢。
據悉,在秋收冬種的前期,秀洲農業部門便大力宣傳國家購機補貼政策,推廣農機具新技術,指導農戶運用各類現代化農機具,搶抓農時,掀起冬種熱潮,為農民增收奠定堅實的基礎。目前,全區建有農機專業合作社24個、糧食烘干中心19個、水稻育秧中心15個、區域性農機維修中心2個,全區農機總動力已達18.1萬千瓦。
而為減輕農民購機負擔,讓更多農戶享受“機器換人”的紅利,秀洲區通過農機購置補貼、新型農機及秸稈綜合利用機械追加補貼、農機報廢更新補貼等扶持政策,為“機器換人”提供支撐。今年,全區新增各類農機659臺(套),享受各級補助資金620余萬元,總量列嘉興全市首位。另外,為確保機械操作安全,區農經局還組織技術服務人員深入鄉鎮開展農機安全操作、維修保養等技術培訓,進村入戶為農戶進行機具檢修。
藏糧于技 提升農田“含金量”
冬日暖意融融,在嘉興市涇橋現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基地,放眼望去,一片綠油油的景象:一大片甘藍、青菜、大白菜、有機花菜等蔬菜長勢正旺,如同綠衣覆蓋在原本冬閑的農田上。“等這茬蔬菜收完,明年1月我們還要種小番茄,基地已經能夠實現‘一年365天,天天都有好果蔬’,農田的利用率高了,經濟效益自然好了。”嘉興市涇橋現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余雪林笑著說。
為提高耕地利用率,促進農民增收,秀洲區加大了冬種宣傳,發動廣大農戶開展冬種生產,緊緊圍繞糧油和蔬菜兩個領域,邀請專家對冬種進行科學技術指導,根據本地的冬種習慣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種植作物,合理利用冬閑農田,讓農田增產、農民增收,引領農民打好冬種的“豐收”戰。據統計,今年秀洲區冬種面積將達到24萬畝,其中,蔬菜種植面積約4萬畝,糧油作物種植面積20萬畝左右。
為了讓一畝地種出多畝地的經濟效益,秀洲區還積極藏糧于技,在全區范圍內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技術。“如今,我們已經篩選出一批優質高產的新品種,可以供農業主體和種糧大戶挑選進行種植。”區農經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大力推廣優質高產新品種之外,秀洲區還在大力推廣生態綠色增效技術,示范推廣商品有機肥、高效氮肥脲銨和高效生態農藥等肥藥減量技術。在推廣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的同時,秀洲區還積極推廣間作套種模式來挖掘農田潛力,提升農田“含金量”;鼓勵冬春拋荒比例大的區域推廣季節性流轉,千方百計挖掘春糧種植潛力,減少冬季季節性拋荒,實現“綠色”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