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寧波、杭州幾何中心的杭州灣新區,面朝東海突起。在第一個“中國品牌日”,吉利汽車杭州灣研發中心于此啟用,長三角開始孕育改變世界汽車產業的夢想。
這個夢想,已經在吉利汽車集團總裁、CEO安聰慧心里存了21年。他大學一畢業就跟隨董事長李書福創業,第一次看到韓國現代汽車中央研究院后一夜失眠。現在,他終于能自信地說:“我們的研究院超過他們了。”
李書福說得更直接:“現在自主品牌的品質相比韓系車應該說綽綽有余了吧,跟日系車比,我覺得明后年也能追上。”兩年來,吉利汽車驕人的市場戰績,給了他這樣的自信。
今年1—8月,吉利銷售同比增長88%,穩坐自主乘用車銷售冠軍之位。吉利正式發布了“精品車發展戰略”。高顏值、高品質,3.0時代的吉利產品有了好銷路,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鮮活樣本。
投資62億元建研發中心
實現高增長沒有秘密,安聰慧說,都是水到渠成的結果。現在,李書福和安聰慧覺得,有必要向消費者講明白,品牌和銷量背后的支撐是技術。因此,吉利決定借總投資62億元的杭州灣研發中心啟用之機,秀“技術肌肉”。
杭州灣研發中心是吉利汽車研究院總部和研發大本營,擁有國內目前最先進的研發技術中心、整車試驗中心、動力總成試驗中心、整車試制中心及其生活配套措施。按照沃爾沃技術標準設計的整車試制中心,四大工藝俱全,是目前國內最大、最先進的試制中心,吉利汽車現在僅研發人員就超過1萬人。
鑄就強大技術內核
李書福天生自帶市場嗅覺,從19歲起創業,每一次都踩在市場的節拍上。上世紀90年代,中國私家車消費剛剛起步,李書福準備造車,因為“這個市場大,趨勢不可逆轉”!
一個民營企業進入汽車領域,難度可想而知。
沒有想法就永遠沒有辦法。1998年8月8日,吉利第一款車下線,從拆車、模仿起步,說過汽車就是“四個輪子加倆沙發”的李書福與吉利汽車,屢被輕視與嘲笑。然而,當李書福從單純的市場敏感上升為“造中國自己的汽車”的使命感時,這粒市場的種子,開始了倔強的生長。李書福也由商人完成了向企業家的蛻變。拿不到“準生證”,李書福呼吁:“請給我一次失敗的機會!”2001年在寧波天童寺,李書福與安聰慧、楊健、劉金良盟誓“讓吉利汽車走遍全世界”。
2001年11月9日,政府部門給吉利發了“準生證”,吉利成為中國首家獲得轎車生產資質的民營企業。如今,吉利汽車已經走向世界——這些年收購了沃爾沃、錳銅、DSI,最近又收購了馬來西亞寶騰49.9%和英國蓮花51%的股份。
當中國汽車市場進入平穩發展期之后,競爭越來越激烈,自主品牌之前所仰仗的低價低質低端策略難以為繼。面對品牌天花板,戰略轉型、修煉內功成了必走之路。安聰慧認為,吉利今天的高增長并非突然出現,憑借全球四大研發中心的支撐以及同沃爾沃汽車的協同運營,吉利汽車在技術上突飛猛進,其強大的技術內核,是三年以來業績高增長的首要原因。
快速提升技術與品質
吉利2010年收購沃爾沃,在收購成功之前,李書福已經想了這件事整整十年。他有造中國人自己車的情懷,但也有現實的理性。他早在2000年就認定,自主品牌要想快速發展,必須要請好老師。合資,不是他理想的“師帶徒”模式,要讓老師真心教學生,“得讓廚師吃徒弟炒出來的菜”,收購沃爾沃,與其共建平臺。
收購沃爾沃之后,沃爾沃與吉利成為集團兩個定位差異明顯的名牌。“老師”沃爾沃的幫助,快速提升了吉利的技術與品質,出現爆款車博越和突破B級車天花板的博瑞。同時,吉利與沃爾沃共建平臺,領克品牌應運而生。安聰慧認為,領克背靠吉利龐大的保有量和沃爾沃的技術,“是來源于市場需求的,有品質和技術的支撐”。
“每一位工程師都要清楚和了解市場,不是閉門造車,一定要走出去。”安聰慧說。這幾年,吉利推行“快樂經營體”,在一款產品設計之初,就要定義為市場標桿產品。于是,有了博瑞、博越這樣的暢銷產品。
吉利立志2020年實現年產銷200萬輛,進入全球汽車前十強,同時成為最具競爭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國汽車品牌之一,成為引領技術潮流、滿足市場需求的新型汽車公司。
吉利汽車正在吸引各路人才加盟,已經成為擁有“千人計劃”高端人才最多的民營汽車企業。現在,吉利專利數位列國內汽車主機廠前三名,被列為“中國企業知識產權自主創新十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