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就是生命,對一家企業發展如是,對一個省域經濟發展亦如是。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質量變革是經濟發展滿足社會和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必然選擇。地處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浙江,率先感受到走高質量發展道路的緊迫性和必要性。2017年,浙江樹立高質量發展目標,謀劃早、行動實,使得經濟增長呈現質優速穩的新氣質。
從“速度領跑”
到“質量領先”
今年以來,浙江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從一季度GDP增長8%,到上半年增長8%,再到前三季度增長8.1%,增速均穩定在8%及以上。
增速穩中有進的背后,實為浙江經濟從“速度領跑”向“質量領先”的蝶變。歷經多年領跑全國的高速增長之后,浙江經濟增長的重心已堅定地向尋求質量轉變。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近年來,服務業成長為浙江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今年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快于全省GDP增速1.2個百分點,占GDP的比重為51.5%;從三次產業增長貢獻看,三產增加值19047億元,同比增長9.3%,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57.4%。
新舊動能有序轉換。今年1月至11月,在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高新技術、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較快,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2.5%、54.9%、56.8%和36.1%。而八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33.0%,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快慢高低之間,恰是工業結構的質量變革。
增長動能質量提高。以浙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技術進步貢獻率來看,有數據顯示,1998年至2004年為43.5%,2004年至2011年為52.9%,2011年至2043年為69.4%,浙江工業經濟走上依靠技術進步的陽光大道。
企業利潤和地方稅收持續增長。今年1月至10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實現利潤總額3951億元,同比增長17.3%,比前三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38個大類行業中有31個行業利潤實現增長,24個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1月至11月,浙江稅收收入4653億元,同比增長11.2%。
從“供給不均”
到“質量供給”
“石頭城”長興縣李家巷鎮,全國最大重質碳酸鈣生產基地。鼎盛時期,35平方公里的鎮域內,石粉企業多達235家。同質、低價競爭導致產業發展陷入惡性循環。現實面前,當地下定決心“寧可GDP少一點,也不能再讓粉塵飛揚”,200多家石粉企業重組成9家,并將騰出的空間用于發展高端裝備制造和新材料等主導產業。
“石頭城”的破立抉擇,正是浙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真實寫照。浙江較早意識到供給不均的問題,通過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到“四換三名”、低小散整治等轉型升級組合拳,再到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等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推手,在破、立、降上下功夫,提高浙江供給體系質量,進而夯實浙江經濟質量優勢。
破得堅定——減少無效供給,浙江把處置“僵尸企業”作為重要抓手,推動化解過剩產能。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累計著手處置“僵尸企業”959家,其中今年處置404家。省政府明確要求,到2018年底全省基本實現“僵尸企業”市場出清。
立得精準——“只有落后的產品,沒有落后的產業”,成為浙江近年來在發展中凝聚的共識。今年以來,全省范圍內掀起一股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熱潮,向占規上工業比重近60%的傳統制造業開刀,旨在推動傳統制造業提質增效。今年1月至10月,全省十大傳統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26.9%。
降得實在——我省在全國率先停征地方水利建設基金,并全部取消省定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成為全國最早實現省定行政事業性收費“零收費”的省份之一。在去年全年減輕企業各類負擔和成本1010億元基礎上,今年1月至9月,全省再降低企業各類負擔和成本920多億元。
浙江素來推崇“畝均論英雄”,加快企業育優汰劣,有效提高了全省供給體系質量和全要素生產率。早在2006年,浙江在全國率先開展“畝產效益”綜合評價和資源要素配置改革。去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畝均稅收19.1萬元、畝均增加值101.6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20.9萬元/人,同比分別增長15.7%、8.2%、8.9%。
如今,浙江傳統制造業正變得“不傳統”,培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成為發展方向。今年1月至11月,全省十大傳統制造業投資2898億元,同比增長7.1%,增速快于工業投資和制造業投資。
從“浙江制造”
到“浙江智造”
襪子領帶打火機,這是浙江制造昔日的代名詞。如今的浙江制造,面目一新。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公布第二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單項冠軍產品名單,我省共有25項入圍,約占全國總數的20%,入圍數列全國第一。
近日,知名媒體a&s(《安全自動化》)公布了2017全球安防50強榜單,海康威視高居榜首。這也是今年“芳齡”43歲的海康威視繼去年躍居全球第一后蟬聯榜首。此外,該榜單“季軍”是同樣來自浙江的大華股份。全球安防產業,浙江軍團獨領風騷。
如今,國際視野成為浙江企業的標配。對標國際先進,越來越多謀求高質量發展的浙江企業深度參與到全球經濟活動中。在他們的帶領下,浙江制造正加大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的力度,并逐步晉級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浙江制造,正從“浙江制造”邁向“浙江智造”。
來自寧波的均勝電子,旗下普瑞公司目前正致力于研發應用于未來汽車的高性能中央控制器或計算機集群。“不久的將來,這些系統將在全新的奔馳系列車中應用。”普瑞車聯有限公司有關技術負責人介紹。前不久,均勝電子以近43億美元收購曾是世界最大氣囊生產商的日本高田氣囊。此次收購完成后,均勝電子市場占有率將達到全球第二,一舉改寫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在國際市場的地位。
為了推動浙江制造邁向中高端,浙江大力推動標準、品牌建設,以標準為引領,以品牌促發展。2013年底,浙江在國內率先構建“浙江制造”公共品牌建設制度體系,推動浙江制造邁向高水平。截至目前,全省共發布“浙江制造”產品標準246個,認證實施細則181個,頒發證書432張,其中國際互認證書29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