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收獲機械市場趨于飽和,玉米收獲機械需求總量偏低,水稻收獲機械需求增長乏力,因而收獲機械總需求不會有明顯的增長。
古人常講:“牛年馬年好耕田”,意指牛年、馬年通常風調雨順利于耕種。2009年恰好是中國的農歷金牛年,縱觀我國的收獲機械市場,一方面受到中央不斷推出的系列惠農政策尤其是過百億元的農機購置補貼、原材料價格和石油價格下調、農產品價格穩步走高和農民收入增長等利好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受到世界范圍內金融危機不斷加深,以及收獲機械市場的周期性變化,即市場需求下行壓力加大、小麥收獲機械趨于飽和、玉米收獲機械絕對量偏低、水稻收獲機械進入增長拐點等不利因素的制約,從而使得收獲機械市場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變幻莫測。
收獲機械總量需求進入拐點
2008年我國收獲機械市場喜獲豐收,全線飄紅。全年累計生產各種型號的收獲機械32.74萬臺,同比增長21.33%。其中割曬機產銷21.5萬臺,同比增長17.87%;聯合收獲機械產銷9.8萬臺,累計同比增長38.62%。
統計分析顯示,近年來,我國收獲機械總量發展走勢的基本特點一方面表現為行業的高位運行,市場需求的較大波動,以及聯合收割機所占比重的加速增長與割曬機產銷的江河日下;另一方面又表現出“大增大跌,小增小跌”的鮮明個性特征。從需求量和增幅判斷,我國收獲機械在2005年產銷量上升到20萬臺之后,已經連續四年高位運行,最高需求量達到34萬臺。自2001~2008年,與上年相比的增幅分別為-41.51%、138.84%、-10.94%、-20.5%、28.1%、62.18%、-20.67%和21.02%,這種變化說明我國收獲機械總量需求保持高位運行,增幅波動較大,即當年出現增長,次年將回頭補空。比如2001年同比大幅下滑了-41.51%,次年則大增138.84%。
我國收獲機械的年度需求變化還表現為此消彼長的發展規律,聯合收獲機械的高速推進建立在割曬機大幅下滑的基礎之上。據統計,割曬機的保有量由2002年的112.35萬臺下降到2007年的60.89萬臺,五年時間絕對量減少了51.46萬臺,增幅回落了45.8個百分點。而聯合收獲機械在此期間的新增量累計達到40.54萬臺,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割曬機的梯度更新。這種變化一方面為我國收獲機械市場需求結構的不斷優化和升級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也為我們掌控我國收獲機械的市場需求提供了依據。
基于以上分析,2009年我國收獲機械市場已走到需求由高位到低位的拐點上,一方面從收獲機械內部需求分析來看,農機補貼政策刺激收獲機械消費者提前消費,將削弱次年的增長動力,尤其是2008年我國收獲機械總量高達32.65萬臺的高位,成為2009年下滑的一個重要依據;但另一方面從政策救市來分析,2009年100億元以上的中央補貼等惠農政策,將在很大程度上延緩收獲機械的下滑幅度,并在某種程度上消化掉部分下滑的動力,改變收獲機械的需求走勢。
鑒于以上分析和技術層面的預測,預計2009年我國收獲機械總量需求仍將繼續保持在20萬~25萬臺的高位,但增長幅度將下跌20%以上。此外,從產品類型的需求情況分析,聯合收獲機械產銷仍會有所攀升,預計增幅將保持在10%左右,但各類品種會有所區別,其中自走式小麥機和背負機的增幅將回落;割曬機在經過2008年的反向大幅度增長后,2009年會回到正常的發展軌道,繼續其較大幅度回落,進而拉低整個收獲機械市場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