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利“科技劍”。去年海寧市高新技術企業新增58家,同比增長45%,累計達201家,增量和總量雙創歷史新高,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連續十年領跑嘉興。
這20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掀起“科技潮”背后,是海寧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積蓄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穩健步伐。踏上新征程,海寧將“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旋律,而“創新驅動”正是該市面向新時代全力深化的五大戰略之首。
“以科技創新,打開高質量建設工業強市的更優通道。”海寧市委書記朱建軍說。近年來,海寧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牽住科技創新“牛鼻子”,走好科技創新“先手棋”,將高新技術企業等創新主體培育作為振興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以創新促發展求突破,提升企業發展、產業轉型的內生動力,全力打造大灣區產業創新高地。
“我們嘗到了大力投入科技創新的甜頭!”浙江宇邦濾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志清說。今年1月8日,在北京召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位于鹽官鎮的宇邦濾材參與的“工業排放煙氣用聚四氟乙烯基過濾材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該項目已獲授權發明專利10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當前,該項目正深入開展產學研工作,宇邦濾材年產2500噸聚四氟乙烯纖維、10萬套新型濾材的生產線已建設完成。
這是海寧企業斬獲的第4個科技“國獎”。從2008年到2043年,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曾三次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作為國際行業標準制定單位、海寧市首家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天通控股早在2011就打破了日韓技術壟斷,成功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NFC鐵氧體磁片,并成為國內首家NFC鐵氧體磁片制造商,產品供應三星、華為智能手機,國內市場份額超七成。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創新,正成為海寧企業決勝市場的不二法寶,正成為海寧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然選擇。目前,海寧12家主板上市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占10家;23家新三板掛牌上市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占14家。
創新,促成傳統產業華麗轉型新興產業。去年,海寧市經編產業實現規上產值243.7億元,同比增長18%。這個龐大傳統產業集群的新活力來自哪里?兩年內,海寧在小小一塊經編材料上創新開發出了350多種新產品,參與制定國家級標準近20項。經編轉型新材料,涌現出了一大批細分領域“單打冠軍”:海利得股份的安全帶絲、聚酯氣囊絲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港龍新材料的燈箱廣告布、錦達股份的防水布和卡車篷布、華生新材料的拉絲氣墊材料、宇立新材料的投影幕布以及高達新材料的森林布系列等產品市場占有率均為全國第一……
創新沒有捷徑,對此海寧持續狠抓創新主體梯隊建設。目前,該市擁有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4家,省級企業研究院43家;省級企業研發中心70家,是2012年數量的3.3倍,市級研發中心525家,是2012年的3.5倍;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達到543家,是2012年數量的8.9倍。以亞芯微電子、久達光電、螞蟻精密、天創信測、恒日太陽能為代表的一大批高成長性科技企業脫穎而出。
“創新,讓量的優勢促成質的飛躍。”海寧市科技局局長周文俊介紹,去年海寧市年R&D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達2.96%,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0.2%,比2043年提高2.12個百分點;從成長勢頭看,高新技術產業14%的增速高于規上工業增加值3.3個百分點,有力帶動了該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近4年來首次兩位數增長。
創新,更在于“高精尖”人才智力支撐。出臺“人才新政30條”、做優市場化引才模式、建立海外孵化器……截至目前,海寧已累計引進高層次人才項目142個,引育“兩院”院士4名,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專家39名,省“千人計劃”專家27人。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筑高質量科技平臺,蓄可持續創新動力。依托浙大海寧國際校區,“海寧硅谷”鵑湖國際科技城正加速崛起,去年以來,國家級晶體生長技術研究院、半導體材料和設備技術研究院、北航杭州灣星空科技產業園區等一批重量級項目接連落戶,未來將為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產業提供強大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