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前4個月,汽車整車企業出口汽車與去年同期情況相比,每個月份均出現50%以上的下降幅度,汽車行業出口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但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3月發動機、零部件等商品出口止跌回升,且增幅均明顯高于同期進口,其中發動機出口43.12萬臺,環比增長37.55%,汽車零件、附件及車身出口金額10.48億美元,環比增長59.92%。
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秘書長滕伯樂在專訪時談到:“近幾年來,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持續、快速發展,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業績,中國汽車零部件的年銷售額和出口額顯著增長,已成為繼美國、日本、德國之后的世界汽車零部件的第四大生產國和出口國。”
然而,增長數據背后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
一是汽車關鍵零部件(尤其是轎車)大都是在中國的外國獨資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生產的。例如,液壓ABS國內產量前6名都是外資企業,年產量占國內總量的83%;EMS國內產量前4名也都是外資企業,年產量占國內總量的80%;還有自動變速箱和安全氣囊等。
二是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有外資背景(外商獨資和中外合資企業)的占出口總量的60.8%,國產的汽車零部件進入海外OEM配套的還少,中低端進入維修市場居多。
三是產品研發投入占年營業收入,國內汽車零部件行業平均的比例低于跨國汽車零部件公司的12~43倍(按美元計算,差距更大)。
四是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短缺,自主品牌影響力小,研發創新能力不足、原始創新很少。
總的來說,當前中國汽車零部件的核心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都不夠強大,汽車零部件企業比汽車整車企業更有待于加快結構調整、科學發展和創新跨越。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走出去融入國際分工、參與國際競爭,這既是發展戰略,也是必然趨勢。
滕伯樂認為:“從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戰略全局思考,中國汽車整車企業(包括專用汽車、客車企業)和汽車零部件企業(包括汽車相關工業企業、汽車用品企業在內的汽車產品后市場)都不宜一家企業單打獨斗,不論國有、股份和民營企業都是如此,尤其是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結構調整更加滯后,從長遠來看,生產社會維修配件的汽車零部件企業簡單地移地復制建新生產點并不可取。”
他特別強調,值得大家關注的是,從海關統計的數據來看,中國汽車整車出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同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竟然各不相同,互相對應不起來,這種現狀不能不令人擔憂。對于外國的整車企業來說,在進入海外拓展業務時,先要布局維修點(含維修配件供應),中國的許多整車企業在這方面的工作很還薄弱,有些企業甚至是空白。海外出口中國汽車整車企業作整車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作零部件的,這個問題很令人擔心。為什么現在大家關注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邊緣化、空洞化問題就在這里。關于中國汽車行業“整零關系”說了很多年了,盡管現在有所改善,但是這個問題仍然要高度重視,這個中國汽車行業的共性課題需要行業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