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許多市民而言,綠葉菜是每天的餐桌必備。正所謂“三天不見青,兩眼冒金星”。然而,長期以來,綠葉菜種植是一項勞動強度大、作業要求繁瑣、勞動力成本高的田間勞作,尤其在采收環節更為明顯。
自上世紀80年代我國實施“菜籃子”工程以來,蔬菜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目前已是種植業中僅次于糧食的第二大農作物。蔬菜生產一直是一項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力成本占蔬菜生產成本的一半以上。目前,采用育苗移栽方式種植的蔬菜還是很多,并且,移栽作業仍以人工為主。采用人工移栽,勞動強度大,作業效率低,難以實現大面積移栽,從而導致生產規模小,生產效益低下,制約了蔬菜生產的發展。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穩步推進,蔬菜生產機械化也取得新的進展,先進適用機械不斷引進、示范、推廣和再創新,已經基本形成綠葉菜耕整地、作畦播種、施肥灌溉、移栽收割等主要環節機械化生產作業規程,蔬菜生產正在向機械化大步邁進。
為加快上虞蔬菜產業“機器換人”步伐,提高蔬菜產業的機械化水平和技術含量,進一步擴大蔬菜標準化、輕簡化栽培技術的普及率,降低菜農用工成本,提升菜農收入,7月4日上午,章鎮祥龍菜業有限公司的現代農業觀光園內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這些不是采摘游的游客,也不是上門購買蔬菜的批發商,他們是來自全區各鄉鎮街道農業農村辦公室分管蔬菜、農機的業務骨干和各鄉鎮街道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蔬菜生產加工企業技術負責人、蔬菜種植專業大戶。
在該公司觀光園的田地上,農林局特邀具有多年蔬菜機械產銷經驗的上海康博實業有限公司為在場人員進行蔬菜機械現場操作演示及技術講解,展示部分在蔬菜生產過程中有較好效果,對蔬菜輕簡化、標準化生產有實際作用的農業機械,緩解種植戶們在蔬菜生產過程中的用工難問題,為加快蔬菜產業現代化進程,增加菜農收入提供幫助。打捆機、粉碎機、播種機、滅茬旋耕機、多功能田園管理機、深耕機的現場操作,受到了在場人員的一致好評。
蔬菜機械化生產技術現場培訓會上,首先映入視線的是滅茬旋耕機,長滿野草的田間只要是滅茬旋耕機開過,瘋長的野草就被粉碎并埋進土里,旋耕土地的同時也整平了菜地,一次操作實現了旋耕、滅茬、整平三項農業作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另一處作業大棚里,專門為果園、菜地、溫室大棚、丘陵地和小塊地作業而設計的多功能田園管理機吸引著種植戶們的眼球,形狀各異的起壟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把土地平整成各種蔬菜、水果的種植需要,這些機器集耕地、開溝、培土、除草、收割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結構簡單,易操作,可以345度自由旋轉,在田間可隨意控制方向,且靈活安全。適合桃樹、黃秋葵、西紅柿等樹枝和作物藤蔓粉碎的粉碎機也吸引了不少種植戶的圍觀,這臺機器打破了傳統粉碎方式,使粉碎負荷最小化,工作效率達到最大化,并且采用履帶式行進方式,適合任何地形,可移動工作,減少搬運成本。在打捆機演示現場,韭菜切根、打捆一次成型,這種適用于菠菜、蔥、芹菜等蔬菜的打捆機也受到了種植戶們的關注。
從區農林局了解到,上虞作為蔬菜種植大區,近幾年,全區蔬菜年播種面積達約21萬畝,年總產量在45萬噸左右,總產值約7.5億元,整體規模在紹興各縣、市、區中位列第一。全面加快推進蔬菜機械化生產已經成為解決勞動力價格高漲、勞動力數量稀缺、勞動力老齡化等問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目前,農業機械在大田作物上的應用已經比較廣泛,水稻、小麥等從育秧、栽插、病蟲害防治到收獲、烘干均實現了機械全程化。而蔬菜生產上的農機應用率卻相對較低,盡管部分大戶已經開始嘗試采用機械作業,但應用種類主要集中在翻耕、開溝等部分基礎環節,對于滅茬、整地、播種、蓋膜、包裝、秸稈粉碎等精細環節仍主要依靠人工操作。
“蔬菜機械不僅是勞動力的替代,也是作業精細,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和綠色環保、生態友好的代名詞。蔬菜生產機械化,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促進農產品生產專業化、區域化發展。”區農技推廣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蔬菜生產機械化對于利用資源、抗御自然災害、推廣現代農業技術、促進農業集約經營、增加單產與總產、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降低農產品成本,以及對于減輕農民勞動強度都有著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