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六屆亞洲風能大會中國風電產業融資論壇上,國內外投資者一方面對中國急速擴張的風電規模表示了極大興趣,而另一方面,來自官方和業內的聲音也在不斷提示,中國風電裝備投資已經呈現過熱勢頭,今后十年內,我國風電制造企業將不可避免地面臨激烈競爭,風電設備市場也將迎來買方市場。
風電設備一枝獨秀
2004年以前,我國風電產業的發展很慢。此后,隨著可再生能源法的制定、頒布和實施,風電裝機增長迅猛,從2004年的76.4萬千瓦,增長到2008年的1215.3萬千瓦。近幾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每年都增加100%左右,2008年總裝機規模達到世界排名第四位,進入發展快車道。
根據工業信息部的數據,今年1-5月份,我國發電設備完成生產3835萬千瓦,同比減少23%,其中汽輪機完成生產2689萬千瓦,同比減少29%;水輪機生產完成787萬千瓦,同比減少20%;但風力發電機完成生產134萬千瓦,呈現正增長。據介紹,我國風能發電機的產能增長速度不僅高于國內其它類型發電設備的增長速度,也遠遠快于國際風電的發展速度。
與此同時,我國風電核心零部件專業化快速發展,基本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葉片、發電機、軸承等已經開始大批量生產。然而,我國風電基礎技術大多緣自國外,目前處于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階段,相對水電設備、重大技術設備、風電設備的消化吸收以及再創新工作,風電的進程非常快、非常迅速。目前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產權的1.5兆瓦級風電機組交付客戶,2-3兆瓦的機組也開始實驗,并將陸續投入市場。
為適應風電快速發展的形勢,國家也調整了2020年的發展目標,先從3000萬千瓦調整到8000萬千瓦,最近又明確了2020年發展到1.5億千瓦的目標。這意味著,從2009年到2020年的12年間,全國風電裝機將凈增1.38億千瓦,平均每年需新增裝機約1200萬千瓦。
產業發展面臨過熱
新能源發展的強烈預期造成了企業蜂擁而至,風電產業盲目投資現象明顯。國內風電設備制造商在短短的兩三年內大量增加,但是生產的設備存在質量不過關的問題,給風電市場的長期運營帶來風險。
工信部裝備司司長張相木認為,我國風電制造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將面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據介紹,目前我國風電設備制造企業接近70家,其中國有控股企業27家,民營企業23家,還有將近20家中外合資或者外方獨資企業。 根據測算,到2010年,上述近70家風電制造企業的產能如果完全釋放,將達到3500-4000萬千瓦。中國風能協會預計,2009年全國新增風電裝機為800萬千瓦。然而,僅金風科技、大連華銳、東方電氣和上海電氣等國內4家企業的產能就達到1200萬千瓦。
張相木表示,預計今后十年我國風電制造產能可能維持在1000-1500萬千瓦之間,因此我國風電企業將面臨不可避免的激烈競爭,風電設備市場必將迎來買方市場。
“風電設備制造企業,在還沒有充分享受春天的時候,就已感到冬天的氣息。”有業內人士這樣形容當前風電市場競爭的激烈。
張相木表示,目前,我國風電裝備發展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投資熱情持續高漲,大部分企業是新進入的企業,但只有20家有成熟產品下線,其他處于建設和產品試驗階段;行業重復建設、重復引進嚴重,自主創新仍待加強,急需盡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開發不同風廠的特色產品。
作為裝備企業管理部門,張相木表示,工信部將和有關部門一道致力于規范投資市場,通過制定政策促進風電裝備制造業制度創新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