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余杭區發布上半年經濟發展數據。1至6月,余杭實現生產總值880.72億元,增長12%,增幅位列全省縣市區首位,連續保持了十個季度12%以上的增速,其中實現信息經濟增加值474億元,增長20.9%。完成財政總收入400.0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05.79億元,分別增長34.3%和30.3%,繼續穩居全省第一。
這組數字說明,“數字經濟”“創新驅動”“動能轉換”等,已成為當下余杭發展的“關鍵詞”,經濟已駛入發展高質量、速度高增長“雙高”快車道。
如今的余杭,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業態蓬勃發展,為制造業注入信息化的基因,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傳統企業就變成了“數字經濟”。而以阿里為龍頭,大搜車、筑家易、e修鴿等一大批平臺型企業異軍突起,平臺型經濟的指導作用日益凸顯。
上半年,余杭332家規模以上數字經濟單位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11.41億元,增長34.1%,其中信息軟件、數字內容、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云計算與大數據等分別增長34.9%、36%、23.6%、23.7%、43.5%。
革舊就要鼎新。余杭區大力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兩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加快新產品研發力度,使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上半年,全區規模工業實現增加值202.28億元,其中有13個行業增速超過10%。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105.69億元,增長11.1%。
扼守著城西科創大走廊和城東智造大走廊兩大“戰略樞紐”,余杭強勢推進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服務端”“設計端”“制造端”等幾大產業平臺延續了近年來的強勢表現,創新驅動的鼓點越來越密集、越來越有力。
上半年,余杭新增79家市級高新技術研發中心,新增數居全市第一,認定區級研發中心206家;企業實現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達到9159件和5618件,均列全省第一位。
余杭不僅致力于加速創新本身,也率先突破制約創新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余杭區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創新需要什么,我們就提供服務配套什么。”
從年初的“1N10”產業新政的出臺,到“科創新政十條”“時尚產業新十條”等,余杭以一系列更為精準、有力的政策厚植優勢,充分發揮數字經濟的創新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