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沿著新發展理念指引的發展之路走下去,需要全省各地做好“破”與“立”的文章,堅持破除舊動能與培育新動能“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在淘汰落后產能上做“減法”,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騰退化解舊動能,破解無效供給,另一方面做好培育新動能的“加法”,既“有中出新”加速傳統產業的更新升級,又“無中生有”培育新興產業,加速構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換道超車。
海鹽深入貫徹“八八戰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破立”上下功夫。通過推動平臺整合和產業集聚、加快“四無”企業整治淘汰,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轉型、創新、可持續發展。5月43日,嘉興市委副書記、市長胡海峰來鹽,深入海鹽工業園區、企業,開展“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大調研活動,重點調研了海鹽高端外資集聚區。
破——“破舊”,推進“低小散”行業整治
近年來,通過實施資源要素市場化改革、工業績效調查、水環境和大氣綜合整治、“低小散”企業整治等,強勢推進化工、造紙、印染、塑料扣板、緊固件等傳統行業整治提升工作。通過整治提升,淘汰了落后產能,提升了產業集聚度和優化布局。
一是一批劣小企業得以關停淘汰。截至2017年底,全縣通過行業專項整治累計整治提升低小散企業422家,其中,再生橡膠制造行業6家企業,造紙企業8家,印染企業15家,化工12家,廢塑造粒行業18家,塑料扣板行業113家,緊固件行業250家。從2018年起,海鹽全面開展“四無”企業整治和落后產能淘汰工作,著力解決產能低端落后、環境“臟亂差”、安全隱患突出等問題。截至5月11日,已完成簽約關停2833家,其中實際關停831家。
二是一批企業效益得以全面提升。海鹽從2013年起啟動對企業的績效評價工作,將企業按照ABC三類進行分類,對C類企業實行資源要素差別化執行政策。2012年至2043年間,海鹽工業企業畝均增加值增長66.5%,單位能耗工業增加值增幅為62.9%,單位排放工業增加值增幅259.7%,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72.2%,畝均稅收增長19.8%,多項增幅位居全市前列。多年的績效評價工作也倒逼一批低效產能主動提升,進一步樹立了“以畝產論英雄”的導向機制,優化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
三是一批優質企業加快入園進區。海鹽強化頂層規劃,鼓勵盤活存量土地資源,通過多模式加快兩創中心建設,鼓勵以鎮(街道)或以村抱團開發建設,為小微企業集聚拓展空間。同時根據產業定位及行業特點,每個兩創中心制定相應入園標準,設立準入門檻,全面實行合約式管理,對入園企業的技術裝備、生產工藝、產出水平和節能減排等作出明確規定,確保入園企業質量。截至目前,全縣實際已建成兩創中心6個,建成標準廠房41.7萬平方米,在建兩創中心11個,在建面積78.3萬平方米;入駐兩創中心的中小微企業入駐已達94家。
四是一批要素資源得以充分釋放。海鹽堅持績效倒逼與騰退低效用地相結合,通過實施資源要素配套改革,發揮差別化要素價格等政策作用,倒逼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實施轉移或關停。針對績效評價末類企業,鼓勵協商收回、土地流轉及協議置換等二次開發方式,對已騰出的土地空間通過積極推進再供地,合理配置土地資源,盤活存量資源要素。2013年以來,海鹽共騰退低效用地6525畝,其中,2017年騰退面積2282畝。一季度,海鹽“退散進集”工作完成全年任務的86.3%,列全市第一,共完成整治690家,其中整治四無企業(作坊)670家;實際騰出土地面積1031畝,騰出能耗空間7996噸。
二、立——“立新”,推進增量崛起與存量變革
近年來,海鹽堅持工業強縣不動搖,進一步加快海鹽轉型升級步伐,同時積極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發展新引擎,為工業的快速發展、經濟的新崛起再添新動力。
一是特色平臺集聚特色產業。圍繞“415”工程,充分考慮實際縣情,地理現狀和工業基礎,以科學的規劃來引領,提高區域特色平臺競爭水平。目前核電及關聯產業已培育核電關聯企業76家,形成了完整產業鏈,秦山“核電小鎮”被列入首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中國集成家居產業園集聚企業393家,各類配套企業250多家,帶動周邊地區集成吊頂及配套企業1000多家,主導產業集聚度達到82.3%,被中國建筑裝修裝飾材料協會授予“中國集成吊頂源發基地”稱號。平臺建設不斷“加碼”, 2005年各類園區完成基礎設施投入4749萬元增加到2017年的22.9億元。
二是企業實力穩步增強。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從2012年的569.1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856.1億元。規模企業數量不斷增加,重點骨干企業實力不斷增強,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從2012年的397家增加到2017年底的507家;產值億元以上企業從2011年底的111家增加到2017年底的137家。培育了一批中國民營企業500強2家,省級首批“三名”培育試點企業1家,市級“三名”試點企業7家。從產品品質看。至2015年末,全縣共擁有24件中國馳名商標、17件浙江省名牌產品、21件浙江省著名商標、9件浙江省知名商號,145個市級名牌、商標。“海鹽制造”品牌形象不斷提升,行業話語權不斷提高。
三是優勢產業培育壯大。依托智能裝備、集成家居、核電關聯等特色產業,鏈式引進配套生產和服務項目,推動優勢產業集群發展。目前,已形成以海利普和友邦集成吊頂為核心的變頻器及新型家居裝材料關聯的信息產業,以中達特鋼為核心的鋼鐵冶煉及鋼管材深加工核電關聯產業,以恒鋒工具、克勞斯瑪菲為核心的高端裝備制造業。“415”產業內部結構不斷優化,四大傳統產業規上產值占縣內比重從2011年的47.2%下降到2017年的32.9%,五大支柱產業占比從2011年的45.4%上升到2017年的57.7%,產業重心逐漸向核電關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轉移。2017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重達到了70.6%,連續4年位居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