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機、電腦、手機,這些產品都要用到膜,人們在使用中也越來越感受到膜的質量提升帶來的更好消費體驗。
創業10年,張彥和他的團隊把一張膜做到了極致。從光學膜到量子點膜,一張薄薄的膜,填補了一個個國內空白,一步步走向國際領先,目前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激智科技)的光學擴散膜出貨量已是全球第一,量子點膜技術也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就在7月底,激智科技又收到了“一種防藍光的透光膜或板及其應用”的發明專利證書,而僅在剛剛過去的二季度,激智科技及兩家全資子公司共有4項國家發明專利以及1項美國發明專利喜獲授權,創單季度新高。一張張專利證書,見證著激智科技攻克的一道道技術難關。
讓光變色的量子膜
在位于寧波國家高新區的激智科技展廳,擺放著使用不同貼膜的電視機,色彩的光鮮程度馬上就對比出來了。展示廳里,還擺放了整整兩三排的國內外發明專利證書。
“用量子點膜的電視機價格要比一般的電視機要貴,主要就貴在這張膜上。”張彥一邊比劃著,一邊告訴記者,現在量子點膜的價格每平方米要50美元,這已經是量產之后的價格,之前每平方米價格超過80美元。
據了解,在普通電視機中薄膜的價格占比大約為1%,而量子點膜電視機中量子點膜的價格占比大約為6.6%,科技帶來的價值可想而知。
量子點膜,全球只有3家企業能生產,激智科技就是其中一家。對于未來液晶顯示膜產業的發展,張彥早就有了清晰的方向。“伴隨著iPhoneX風靡全球的,還有‘OLED全面屏’的概念,”張彥說,隨著高畫質時代的來臨,前沿創新技術量子點膜將成為液晶顯示領域發展的新趨勢。
去年3月,激智科技和全球量子點膜生產領頭羊Nanosys,Inc.在光學量子點增強膜的開發方面達成戰略合作,將尖端納米技術融入顯示器應用。
其實早在五六年前,激智科技就瞄準新需求,開始埋頭研究量子點膜這款拳頭產品,他們早早就預判這款產品在未來的顯示領域有著不可估量的應用前景。去年量子薄膜已經開始小批量生產,銷售額在1千萬元左右,今年已經實現大批量生產。
張彥拿出一臺拆解了的手機,一層層的薄膜,從有色到半透明到透明。“這里面有很大的學問,光學擴散膜是液晶背光源中使用了最大的光學膜,它在液晶背光源中起到對光進行散射和霧化的作用。”他解釋說,從光學膜到量子點膜,從改變光在透明介質中的傳播方向到改變光的傳播顏色。
隨著一個個產品的迭代,激智科技一步步成為細分市場的國際領先企業。
十年做精一張“膜”
2008年開始創業時,顯示器行業主要在東亞地區,中國、日本和韓國是最主要的產區,在液晶屏領域更是幾乎包攬了全球制造業務。
然而,那時國內沒有企業能制造光學擴散膜。長久以來,由于國內沒有專門的光學薄膜生產企業,液晶電視、電腦、手機和導航儀的生產廠商不得不花費大量資金從國外進口這些光學薄膜。
當時正在外企工作的張彥覺得,創業的機會來了。創業當年,激智科技的“TFT-LCD用光學擴散膜片”項目參加了中國創業大賽,并獲得了創業大賽最佳獎,更讓人驚喜的是,這個項目還吸引了1000萬美元的風投資金。
一個新產品,在消費群體普遍認同之前,市場是極其“冷酷”的。激智科技作為當時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其產品一開始無人敢試用。好不容易有客戶愿意試試,但經歷卻殊為不易。當時有客戶要看100米沒有任何瑕疵的光學擴散膜,依靠當時的研發和生產能力,激智科技顯得有些“吃力”,做了很多次,都達不到要求。
2009年3月,由張彥團隊設計的國內首條成熟的光學薄膜生產線投入試產。該生產線的投產從生產技術上填補了國內空白,成功實現光學擴散膜技術的產業化。同時也讓國內液晶顯示企業在家門口就能買到高端光學膜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擁有了更多議價權。
同國外的光學薄膜相比,激智科技的產品不僅在亮度上遠高于國外同類產品,而且價格有優勢。同時,激智科技的產品還能實現本地供貨,企業只需提前半個月備貨即可滿足生產需求,這樣就大大降低產品的加工和運輸成本。
從那開始,激智科技的產品陸續成功打入了三星、夏普、富士康、京東方、信利等眾多國內外一線品牌終端消費電子生產廠商和液晶面板(模組)廠商,其產品廣泛應用于液晶電視、液晶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和車載顯示屏等,成為全球光學擴散膜行業的前三強和國內光學膜行業的領頭羊。
共享膜產業發展機遇
2043年11月,激智科技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這次上市創造了幾個第一:激智科技董事長張彥是全國第一批、寧波第一位“千人計劃”專家,激智科技也是寧波第一家國家“千人計劃”上市公司。
上市之后有了更寬廣的視野。“要引入更多的膜制造企業。”張彥告訴記者,激智科技和寧波當地一些膜生產商一起,在江北區慈城鎮打造膜幻動力小鎮。
據介紹,小鎮有兩大產業集群,第一大產業集群是光學膜產業,主要是進口替代型產品。第二大產業集群是動力裝備制造產業,主要研發生產包括智能電表、汽車無級變速箱等動力產品。
“讓激智科技成為世界500強企業——中國的‘3M’(世界著名的功能性薄膜制造公司)的目標,也是從一開始就設定的,我們目前正在向這個目標穩步推進。”張彥說。
除了特色小鎮,張彥還成立激智創新研究院,他說要讓更多高科技薄膜企業茁壯成長。“當年我們剛創業時,政府提供了孵化器,我們成長了也要幫助創業者,為他們提供發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