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是工業生產的基礎工藝裝備,被稱為“工業之母”。中國模具看寧波,素有“模具之鄉”美稱的寧波,是我國主要的模具生產基地之一,其模具產業近年來的發展速度,遠遠高于全國平均發展水平。
在當前不斷變換的國際經濟形勢下,智能制造將如何變革?模具產業如何進一步協同創新?模具企業如何找好定位,實現智能化轉型與發展?
9月9日,2018中國(寧波)模具產學研發展論壇在寧波泛太平洋大酒店舉行。知名經濟學家錢春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譚建榮,知豆全球首席設計師巴齊以及有關產學研代表等將匯聚一堂,給出答案。
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行業,模具涉及機械、汽車、輕工、電子、化工、冶金、建材等各個行業,應用范圍十分廣泛。模具是工業產品批量生產的有效工具,決定著產品的質量、效益和新產品的開發能力,有統計顯示,光生產一輛汽車各種各樣的模具就要用到2萬多個。
《模具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我國模具銷售總額從2010年1120億元增長到2043年184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8.63%,呈現出穩定增長的趨勢。
自動化和智能化制造是現代制造業的重要發展方向,智能模具也必將隨之快速發展。與傳統模具相比,智能模具具有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使用壽命長、應用范圍廣、市場空間大等明顯優勢。用智能模具生產產品可使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進一步提高,更加節材、實現自動化生產和綠色制造。
寧波是中國主要模具產業集聚地,近年來模具產業一直以年均高于25%的速度快速發展,且生產總量不斷提升,至2017年全市模具產業從業人員18萬人,產值約為450億元,占全國總量的20%左右。當前,寧波市模具企業已遍布全市各個縣市區,且品類齊全,設計生產塑料模具、鑄造模具、壓鑄模具、粉末冶金模具、橡膠模具、陶瓷模具等中國模協所列的十大類模具。
未來,寧波模具業也必將獲得更加長足的發展,其背后的重要支撐之一就是寧波模具產業園區。該產業園區位于寧海縣南部濱海新區,是寧波工投集團與寧海縣政府合作投資建設的模具產業轉型升級專業綜合體項目,主要建造適于模具生產經營的標準化廠房、定制廠房、公共服務及配套設施等,規劃占地1500畝,總投資32億元。一期項目已建成投入使用,整體招商率近70%,簽約客戶(廠家)210余家,入駐企業430余家。園區B地塊(二期)項目在2017年7月24日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18年9月底開盤銷售。
隨著園區產業聚集不斷加快,提升了整個寧波南部濱海新區招商環境,促成了知豆電動汽車項目、奇億金屬超薄精密合金材料項目、吉利吉寧熱成型輕量化車身項目、雙林DSI變速器項目等一批重要項目紛紛落戶南部濱海新區,形成了筑巢引鳳、產業集聚的良好效應,汽車產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南部濱海新區進一步集聚。
為進一步提升模具產業的協同創新能力,借助全球智能經濟峰會暨第八屆中國智慧城市技術與應用產品博覽會的契機,2018中國(寧波)模具產學研發展論壇將于9月9日隆重召開。
本次中國(寧波)模具產學研發展論壇主題為“模具智能化制造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將邀請海內外業內專家進行專題報告,為業內企業、科研機構、相關學府和金融機構,打造一個促進相互合作、尋求共同發展的交流平臺。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2014年因離任演講走紅網絡。離任大學校長之后,李培根專注機械工程領域,努力為中國制造的轉型升級獻策獻力。本次論壇上,他將帶來“智能制造的供給側改革”為主題的演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求是學者”特聘教授譚建榮的傳奇人生,激勵著很多青年。他沒讀過高中,沒讀過大學本科,43歲進湖州機床廠當工人,多年勤奮自學,以31歲的“高齡”考上華中科技大學的研究生,再考上浙大博士,從此事業精進,終成中國機械工程界大家。本次論壇上,他將以“模具智能化制造的發展趨勢”為主題進行演講。
行業的發展必然離不開對宏觀經濟的了解和把握,如何看待當前的宏觀經濟與供給側改革?企業如何順應宏觀經濟政策走向,把握經濟大勢,更好掌舵企業發展方向?
本次論壇上,知名經濟學家、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現代產業與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錢春海,將為大家深度分析當前的宏觀經濟走勢。
總部位位于寧波模具產業園的知豆汽車為寧波市首家“獨角獸”企業,2017年的市場估值已超過12億美元。目前其產品累計銷量已逾10萬臺,占國產新能源乘用車逾10%的市場份額,純電動乘用車13%的市場份額。今年初,知豆汽車總裝車間的正式啟用,帶動寧波汽車工業實現了從模具到零部件、到整車生產的“大跨越”。本次論壇上,知豆全球首席設計師、意大利CSG公司名譽主席巴齊將帶來題為“汽車研發與模具的前景預測”的演講。
在變幻不定的宏觀經濟中,模具企業如何給自身定位,實現智能化轉型與發展?圍繞這個問題,來自政府機構、金融機構以及企業和高校的代表將在論壇上展開圓桌對話,共同探討模具行業提質增效之路。
此外,論壇上還舉行了中國(寧波)智能模具工程公共服務創新中心揭牌儀式,以及華為模具云創新服務平臺簽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