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作為中國制造業中心的長三角地區,又出現了經濟快速增長時期的“用工荒”。有關人士分析,這次反季節“用工荒”的來臨,緣于強勁的內需和突如其來的外貿訂單,讓尚處于金融危機思維的企業措手不及。這也說明了制造業出現了回暖。
30年的連續發展,似乎被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迎頭重創了一把。農民工成金融危機最大受害者,“民工荒”變為了“民工慌”。今年2月初,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表示,目前約有2000萬農民工失業返鄉。春節后,又有1100萬返鄉農民工仍處在找工狀態。
從這一點看,用工荒絕對不是勞動力真正的短缺,而是多種因素影響的,比如勞動力在選擇空間擴大之后的觀望以及其權益意識提高等。制造業的回暖,對于勞動力來說是一個好消息,至少一個較為容易獲得的工作機會到來了,但是如果從產業轉型角度來看,卻并不見得是好消息。
中央黨校周天勇曾做過數據分析,指出制造業對中國資源的浪費、環境的破壞是相當嚴峻的,其后續危機正在當前日益顯現,并在嚴重威脅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同樣舉在長三角地區的例子,太湖污染、長江入海口赤潮等都是深刻的教訓。
“中國制造”而非“中國創造”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凸顯了嚴重的后勁不足和升級局限。因此在金融危機蔓延嚴重的時候,很多人提出應該抓住危機中的良機,實現優勝劣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轉型、實現產業升級。
但是從經濟一回暖大量冒出來的還是制造業上看,之前多數人大聲地呼吁,并沒有帶來太大的改觀,產業模式還是以老面孔重出江湖。枯木逢春,不管最后長得多么葉茂枝繁,卻畢竟還是“枯木”,產業升級依然路漫漫。
我國僅僅在加工制造環節粗放式地來回打轉,這種回暖實質上并不是可持續發展,而是脆弱的發展模式。
如果金融危機再一次回潮,那么,這種依賴外貿訂單企業的不穩定生存,將重蹈覆轍,到時,受損最大的依然是廣大的農民工,最后的后果就是連累整個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