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以閥門產業引以為傲的城市,工業結構、行業產值、城市基因,皆以閥門為源、延展生發。
這又是一座因閥門負累的城市,當資源枯竭、產能過剩、生態“告急”, 安全問題突出,青田閥門產業,到了一個轉型突圍的關口。
2014年,曾是青田當地的“經濟富礦”的閥門產業,痛定思痛、自我革命,正式開啟了轉型突圍的歷史進程。
四年間,青田逐步轉變發展理念、推進產業轉型、踐行綠色路徑,去年一季度,青田縣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8%,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其中,尤為亮眼的是,閥門鑄造行業產值同比增長67.66%。
從單一閥門行業獨大到產業多元,從高污染、高能耗到智能集約,從產業鏈、價值鏈的低端走向高端,這樣一條具有青田特色的振興轉型之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青田閥門產業,起步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曾是當地的“經濟富礦”,2014年企業達到104家,年產值逾30億元,其中絕大多數由青田本地人創辦,主要位于東源、高湖等工業區塊。然而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下,重新審視青田的閥門產業,其中存在的環保、安全等諸多問題亟待破解。
青田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張祖康原是東源鎮閥門產業綜合整治推進組組長,2013年11月,包括他在內的多個部門22個人,都一起入駐當地,指導閥門產業整治。幾十年來,他親身經歷了青田閥門產業的起起落落:“在2014年之前,我們曾擁有過‘十年輝煌期’,那時候,青田閥門產業形勢十分火爆。”
可是。隨著環保、安全等問題多發,青田閥門產業被貼上“熄火”“衰落”“危機”標簽。就連青田閥門鑄造業主要集聚地東源鎮、高湖鎮,也深陷集體憂慮。
青田閥門的發展動能不斷衰弱,發展包袱日益沉重,再加上產業結構單一、工業裝備落后等問題,曾經輝煌的產業 ,到了不轉則危的興衰關口。
2014年底,青田決定按照“關停淘汰一批、兼并重組一批、整治提升一批”的思路,重拳整治。
對豪迪斯閥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松挺而言,2014年是最不尋常的一年。“從2002年開始一直慢慢做到現在,企業擁有40多名員工,每年平均產值達到2000多萬元。”按趙松挺的話說,“企業是在發展最好的時候被停了”。
為騰出空間培育優質企業,青田對不符合工業規劃,存在違法用地、違章建設的閥門企業,一律拆除搬遷。截至目前,該縣已累計拆除違建67處、15.02萬平方米,其中整體拆除20家。趙松挺的廠房就在拆除范圍之內。
看著眼前陳舊的廠房轟然倒塌,瞬間被夷為平地,趙松挺雖然心痛,但同時也清楚:如今良好的環境質量是人們的迫切期盼,這樣的新形勢下,轉型是繞不開的“門檻”。
拆除廠房,并非是簡單一刀切要淘汰,而是要通過整治提升,實現轉型升級。正如當時青田縣政府負責人所言:此次閥門行業的整治,關停不是目的,而是通過整治淘汰落后產能。
從最初的不理解,到主動壯士斷腕, 記者了解到,在整治提升行動中,青田縣也制定出臺了多項優惠政策和措施,對企業進行幫扶。并安排財政專項資金,加快園區防洪堤、電力網、天然氣管網等配套設施建設。
青田閥門產業的轉型,有“取”有“舍”,有“變”也有“不變”。
“淘汰”并不是意味著產業的衰退,而企業積極面對市場,探索轉型升級綠色發展之路是企業發展的長久之計。
“這是我們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型產品,一旦發現有可燃氣體的泄漏,就能通過智能化的方式排除隱患。”在青田東源鎮浙江漢特姆閥門有限公司的車間內,公司技術部王星人介紹,有了它,可以跟公司主打的產品——電子燃氣緊急切斷閥連成一個完整的生態閉環,相關組件不再依賴別的廠家。今后公司賣的就不僅僅是一個設備,而是整個系統。
“多虧了那次青田閥門史上最嚴的整治,才讓我們在整治后浴火重生,成為閥門精加工行業的佼佼者。”浙江漢特姆閥門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東軍感慨地說,忍痛將原有的鑄造廠房關停,集中精力發展精加工,這才成就了企業轉型成為一家集研發、制造、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實體企業。
轉型后,漢特姆自主研發的新型燃氣類電磁閥,還獲得2項發明專利、21項實用新型專利,同時也是國內首家突破DN600、DN700大口徑燃氣緊急切斷閥的生產廠家。如今,公司年產值近億元。
舊的產業結構已被打破,“低小散”正在邁向“高大上”,青田新的產業形態正在逐漸形成。2017年浙江省重點(區域)產業技術聯盟名單公布,由青田縣的青山鋼鐵、瑞興閥門、球豹閥門等三家公司組成的核電閥門產業技術聯盟,入選2017年浙江省重點產業技術聯盟。這也是麗水市第二個省級重點產業技術聯盟。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青田閥門產業榜樣在前、思路可鑒。我們相信,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的麗水,亦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