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是一國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新中國60年,不斷解放思想,奮力實現變革,為的是擺脫“一窮二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全國人民享受小康社會的富足和福利。而這一國家和民族振興過程的關鍵環節就是實現工業化。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經過60年來特別是近30多年的努力,我國工業迅速發展,推動我國從“落后國家”變為“經濟大國”,從“貧窮國家”變為全世界擁有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從國際自由貿易的被動接受國變為積極主動參與和捍衛國。在今天,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中國工業化進程深刻地影響了世界發展格局。正是在加快工業化進程中形成的經濟實力,強有力地支撐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片藍天。
追溯世界近代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工業化是近二三百年以來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題。但是,從19世紀開始,資本主義工業化就表現出了普遍而深刻的矛盾,并產生了一系列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所以,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在一些經濟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一直存在兩種試圖擺脫工業化道路的呼吁。一種主張放緩工業增長,直至20世紀末之前實現所謂“零經濟增長”。另一種主張走“第三條道路”,就是既不停留于傳統經濟也不搞大工業,而是要采取有別于西方發達國家工業技術路線的所謂“中間技術”,即主張“小的是美好的”。盡管這些主張不無合理的因素,但歷史事實卻是:沒有哪個國家特別是大國可以不走工業化道路而實現經濟和社會現代化。
新中國成立后,由于特定的國際環境和工業基礎的極端薄弱,我國決定優先發展重工業是沒有錯的。從“一五”計劃開始,我國集全國人民之力,大規模地推進工業化,一些工業部門從無到有,一些產業從弱到強,在很短的時間里形成了獨立的、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使工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但在計劃經濟時期,工業化在帶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框架內,發展工業是以其他產業特別是農業的滯后發展為代價的,依靠工農產品價格的“剪刀差”來支撐工業的高投入、高積累、高消耗,工業經濟效益不高,產業結構不合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堅持從實際出發,積極開拓適合國情的工業化發展道路,在戰略上堅持總量增長和結構轉變并重,在體制上重視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在擴大開放中注重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從此,我國在改革開放中步入了加速工業化時期,并取得了具有世界意義的經驗。
一是體制機制變革使工業增長成為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中國工業化的實踐證明,以改革開放為前提和標志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夠極大地解放社會生產力和有效地推進工業化進程。1978年以來,我國工業體制機制逐步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這就為加快工業發展注入了競爭性動力,形成了工業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創新的持續壓力,使工業企業更加重視提高經營效益,最終推動我國工業實現了持續增長。1978—2008年,我國工業年均增長率達11.98%,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9.6%的高速增長,創造了世界經濟增長史上的“中國奇跡”。與此同時,從各類工業品制造業到采掘工業、能源原材料工業、裝備制造業,我國整個工業生產鏈全面成長并不斷壯大,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經濟現代化的進程。
二是從比較優勢出發打造核心競爭力為工業化迅速推進奠定了產業基礎。20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工業利用低價格要素的比較優勢,以開放的姿態積極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迅速擴大了生產能力和市場份額。在這個時期,盡管我國工業增長仍帶有高消耗和高代價的局限性,但已經初步形成了具有自主技術進步特征的核心競爭力,其歷史貢獻是不容否定的。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工業的長足發展,歷史性地改變了中國產業競爭力的狀況。當然,同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工業的國際競爭力仍不夠強大。迄今為止,中國工業競爭力仍然主要依賴于低價格要素的比較優勢,而以技術進步為基礎的競爭優勢仍顯不足,中國經濟包括工業仍面臨著轉變發展方式的艱巨任務,提升工業核心競爭力任重道遠。
三是堅持以工業帶動多領域協調發展是推動工業化的活力之源。中國還遠未走完工業化的路程,工業化任務仍然十分艱巨,這是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國情之一。現階段,我國作出的幾乎所有重大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都必然會體現為加快工業發展,這是我國贏得未來競爭優勢的基礎所在。更重要的是,工業先行發展形成的有益經驗,如工業效率原則、企業化管理、自主責任制度、行業競爭規則等,為其他行業的改革發展提供了越來越強的激勵作用,而其他領域實際上也主要是在汲取工業改革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推進改革發展的。因此,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工業發展是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裂變核心”。反過來看,我國在其他領域的快速發展,不但為推動工業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國內市場,而且形成了推進改革開放的巨大力量,進一步消除了深化工業改革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了我國工業的長足進步。
總結中國工業化60年的經驗,我們深深體會到:中國的工業化道路是曲折的,即使近30多年來的加速工業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也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特別是在當前,面對因國際金融危機而陷入嚴重衰退的世界經濟,反思我國工業化道路,更能從中得到許多寶貴啟示。
保持工業持續穩定增長是經濟順暢運行的基礎和前提。當一個國家實現工業化時,工業增長就成為關系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如果工業增長失速,各種經濟和社會問題都會隨之出現,如就業、收入、市場、國家財政等會發生困難。特別是遭遇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之時,“保增長”成為我國第一位的經濟政策目標,而工業增長則是應對危機的關鍵。正是由于30多年來工業是改革開放的先行領域,中國工業在競爭中成長為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力量,因此我們才有底氣和信心說,中國能夠率先走出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態勢。而從長期看,一國經濟增長和發展的前途歸根到底取決于其產業競爭力的強弱,因此,進一步增強中國工業國際競爭力和快速推進工業化進程,是解決當前及今后一切重大經濟和社會問題的基礎。
產業結構升級必須以提高核心競爭力為首選目標。當今世界總體上仍處于工業化時期,即工業化進程從先行工業國向全球擴展的時期,即使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工業仍是其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之一。當前,為吸取國際金融危機的教訓,一些發達國家提出了“再工業化”主張。中國是一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的發展中國家。現階段,中國產業升級的內容不僅僅是產業間升級,更重要且更具普遍意義的是產業內升級,即通過工藝升級、價值鏈升級、產品質量升級等,形成“精致制造”的工業素質。因此,產業升級不是簡單的“低端—高端”替代過程,而是必須沿著競爭力優選的路徑推進,即選擇發展什么產業或哪個產業環節,主要不是看這個產業或產業環節是否屬于技術上的“高端”,而是首先要看進入這個產業或者產業環節是否能夠具有競爭力。只有不斷沿著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產業或者產業環節推進工業化,我國才能在始終保持強勁增長和控制轉換風險的基礎上,更有效地實現產業升級過程。
技術創新和機制優化是解決資源環境問題的核心。工業化是一個大規模開發和高效率利用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的過程,同時工業化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也比傳統農業要大得多。如果處理不當,工業生產活動以及工業品的消費,確實可能導致突出的資源和環境問題。但是,對于工業化與資源環境的關系,必須有科學的認識。地球上的物質之所以區分為“資源”和“廢物”,取決于工業技術和工業需求。工業技術水平越高,工業經濟體系越發達,地球上的“資源”就越多,即更多的物質可以成為“資源”,甚至連垃圾都可以變為資源。從科學的徹底意義上說,只要有發達的工業,所有的物質都是資源。可見,工業化在本質上是一個不斷創造“資源”的過程。所以,只有用發展工業而不是停止工業發展的方式,才能解決資源約束問題。同樣,工業化能夠使得地球上更多的地方具有適合人類居住生活的環境,工業化的本質是可以使得環境與人類更友好和更親近。當然,實現工業化與資源環境之間的良性關系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工業技術的發展方向必須更傾向于高效利用資源和優化環境,在體制和機制上更傾向于激勵節約資源和優化環境的工業技術進步。因此,加快形成激勵節約資源和優化環境的工業技術創新的體制機制,是當前解決資源環境問題的關鍵。
以人為本是工業化不可逾越的準則。新世紀以來,黨中央提出了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的思想。科學發展觀的實質不是放棄對物質財富的追求,而是賦予物質文明和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以更強的人的價值,即發展的價值不能僅僅用生產的物質成果和物質財富來判斷,而必須用是否有利于或促進全體人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生活環境的改善來衡量。發展的價值不僅僅是物質財富的大量涌流,而且是創造和追求物質財富過程的文明有序,是經濟發展成果的公平分享,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良性互動。因此,我國推進工業化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在利用自然中同自然友好相處,使世世代代獲得大自然的恩惠,從而在物質富裕條件下實現人的自由、平等與尊嚴,在經濟強盛條件下實現社會的文明、正義與和諧。從這個意義上說,追求財富必須是也應該是一種社會責任行為。它意味著財富形成過程中的企業要具有對利益相關者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意識,并要求財富的創造和積累過程不僅對企業而言是可以持續并代際相傳的,而且應該和必須對社會乃至對全人類也是可持續和有價值的。這是因為,工業化應該是社會進步與現代文明的過程。新中國成立60年來,工業化不僅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而且具有巨大的社會價值和全人類價值。我們堅信,只要我們以對全人類負責的理念和實際行動推進工業化,就能使中國13億人全面享受現代工業文明帶來的福利,到那時中國工業化的成就和價值就足以讓全世界更加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