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雙11”大促銷來了,作為國內影響力最大的電商購物節之一,用萬眾矚目來形容毫不過分。早在一個月前,各大平臺的促銷戰火就已經紛紛點燃,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新玩法也層出不窮。在狂歡節現場,不斷刷新的成交額反映出國人龐大的消費需求和高漲的消費激情,也見證著這個延續了11年的商業奇觀。來到第11個年頭,消費者們對“雙11”的期待不再僅限于熱鬧的狂歡場面和巨額的成交數字。“我買的東西到底實不實惠?”越來越理性的消費者期待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11月10日晚上7時30分,天貓“雙11”狂歡夜活動準時開場,絢麗的舞臺和魚貫而出的各路明星,讓這場晚會的關注度不亞于春晚。互聯網上的超高熱度延續到了線下,形成了中國獨有的消費奇觀。此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就表示,“雙11”等網絡集中促銷活動,已成為消費者日常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方便了廣大消費者的日常生活,對促進消費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一方面說明中國互聯網商業新模式、新業態的成功,另一方面也顯現出中國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內需旺盛,印證中國經濟前景光明、勢能強勁。
但是,走到了今天的“雙11”,不應該僅僅表現在成交數字的快速攀升、促銷形式的花樣繁多、明星助陣的熱鬧歡樂,我們對它有著更高的期待。此前就有網友吐槽:有些電商平臺賣東西,不僅讓人算不明白價格,讓消費者備感虛脫,而且名義上的大折扣、大優惠,大都只是花樣百出的“套路”。不少人戲言:“沒點高數的底子,玩不了‘雙11’。”也有網友發現,“雙11”不僅拼智力、時間、精力,還要消耗你的人際關系。有的電商平臺把“社交助力”玩得出神入化,有些人本來沒有打算參與這些電商社交游戲,但是卻被親朋好友的蓋樓口令和砍價口令裹挾了進來。有媒體還發現,往年存在的營銷套路今年“雙11”仍然存在,例如先漲價后打折、定金和訂金不分等現象。
擠干水分、拒絕套路、明白消費,萬眾矚目的光環之下,“雙11”理應給予消費者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經過10年的發展,“雙11”累積了如此之高的關注度和口碑。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當下,各大電商平臺理應珍惜消費者的這種厚愛。電商平臺需要在提升網絡購物體驗、提升產品品質、自覺維護平臺之間良性競爭環境上做文章。實惠就該實實在在,讓利就要明明白白,而不是搞得復雜“燒腦”,繞來繞去卻是雷聲大雨點小,甚至把消費者當成韭菜。長此以往,消耗的只是自己的口碑和信譽,受損的是整個電商行業的未來。
監管部門更應履行好監管職責,針對不良苗頭及時糾偏,維護消費者權益,確保電商行業的健康發展。今年11月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再度發文稱,切實加強“雙11”活動期間的市場監管,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等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對違法經營者形成強大威懾,建立起違法必究的穩定預期。除了這樣的及時表態,監管部門更應對不守規矩的商家亮劍,以儆效尤。
互聯網的發展深刻改寫了傳統的商業模式,但是誠信、公平、互惠始終是商業最根本的價值和基礎。一個成功的“雙11”,應該是消費者、商家和電商平臺的共贏。惟有如此,網絡購物節這樣的商業新模式,才能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才能持續地為中國經濟這艘巨輪的不斷前進貢獻自己的力量。 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