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只是普通的一塊布料,卻能阻隔病毒入侵,且耐洗滌、無毒無害……近日,由臨海與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共建的復旦張江研究院臨海科技創新園傳出好消息: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李鵬研發的“可復用抗病菌納米分子材料”項目有望實現產業轉化,正與相關企業謀建全球抗病菌纖維研發生產中心。
該科創園采用“在滬研究+臨海制造”模式,在上海設立研發基地,在臨海設立產業化基地,成功構建起“創新研發—成果孵化—產業化落地”創業生態鏈條。
臨海與復旦大學的合作,是臺州發力布局“雙向”科創飛地的一個例子。7月10日,臺州召開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會,市委主要負責人提出全面融入長三角,全域接軌大上海,設立跨區域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聯合實施高科技成果轉化,努力把臺州建成長三角高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基地。
“技術在外頭、轉化在臺州”的飛地發展模式,是臺州融入長三角構筑高層次產業、有效集聚創新資源的主要載體。7月6日,臺州(上海)國際創新中心揭牌,該中心依托臺州七大千億產業集群之一的醫藥醫化產業,力爭打造“醫療大健康”產業高地。當天下午,這一“飛地”的運營商新谷灣投資有限公司考察團來到臺州,走訪近10家知名藥企,了解企業科研創新實際需求。
與此同時,臺州(杭州)創新中心正在抓緊建設,將于本月交房。臨海、溫嶺、天臺也正陸續在杭州、上海設立創新中心或研發基地。
一方面,臺州把科創“飛地”建到滬杭等長三角主要城市,另一方面,眾多“大院大所”的“飛地”被引進到臺州,嫁接“臺州制造”。除浙大臺州研究院、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臺州創新中心外,引進落戶的還有南科大臺州研究院、浙工大臺州研究院、中科院上海有機所臺州研發中心、同濟大學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臺州中心、同濟“臺州·黃巖”設計創新中心等科研合作平臺。
走進位于黃巖科創園的中科院上海有機所臺州研發中心,實驗室和小試基地已經完成裝修和設備調試并投入運行。依托該研發中心,黃巖準備在未來兩到三年,孵化高端生物醫藥項目10個以上、引進國家級領軍人才5人以上。此前,研發中心下屬公司中科創越藥業有限公司在上海的“飛地”已進入實際運行階段,目前有4個項目完成中試。
加大扶持力度,快速推動科創“飛地”運營和創新成果市場化。臺州23家科技銀行為913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服務80.8億元,有效緩解科技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