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山區26縣發展,縮小地區差距,是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重要任務。怎樣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同時將人才引向山區縣?近日,省人社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發布《關于支持山區26縣就業創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從發揮產業帶動就業作用、引進培養各類人才等方面作出規定,促進山區26縣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特色產業不僅是助推山區26縣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帶動就業的重要渠道。“壓實政府投資項目帶動就業責任是《意見》的重點之一。”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意見》要求政府投資的重大項目、山海協作和省級團組援建項目,應當充分考慮帶動就業效應。在創建特色生態產業平臺、省級經濟開發區、特色小鎮、小微企業園等產業平臺時,也要將平臺吸納就業納入考核評價體系,力爭到2025年,實現省級經濟開發區山區縣全覆蓋,每個特色生態產業平臺帶動就業達1萬人左右,讓山區縣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為進一步擴大就業“蓄水池”,《意見》對發展新興業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提供政策傾斜,支持山區縣發展電商、新零售等新業態、新模式,大力培育縣域商業體系山區縣樣板。在落實農業龍頭企業優惠政策時,將優先考慮山區縣企業,并優先將山區縣納入家庭農場整體提升縣,計劃到2025年,山區縣培育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50家,創建省級示范性家庭農場1000家以上,培育農創客3萬人以上。
人才缺乏是山區發展落后的重要原因。《意見》明確11條具體舉措,助力山區縣引進培育各類人才。“為鼓勵山區縣設立博士后工作站,我們將獎勵和傾斜范圍從衢州、舟山、麗水擴大到山區26縣。博士后出站,并首次在山區縣民營企業就業的非在職博士后研究人員,當地可以給予20萬元的一次性引才補貼。”該負責人表示。
放寬山區縣事業單位急需緊缺人才評審招聘條件,加大職稱評價傾斜力度,每年組織技術技能專家人才服務企業、基層2000人次,每年舉辦10場以上行業性、專業性招聘會和校企合作對接會,強化制造、電商、民宿、家政、康養以及地方特色技能項目培訓……《意見》多維度出臺系列政策,鼓勵更多人才到山區縣施展才華。
此外,《意見》還就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強化就業創業服務方面作出相關規定。“我們鼓勵各地結合實際進一步細化實施方案,共同推動政策落地見效,實現山區26縣新增就業倍增。”該負責人表示。
來源: 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