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鄉村引領區,到底是個什么“區”?部省共建,浙江將著力于沉淀、迭代哪些數字鄉村建設經驗,為全國做引領?2月8日,浙江召開新聞發布會。
“全國唯一”花落浙江
數字鄉村怎么建?浙江很有發言權。就在最近,浙江、吉林兩省間開展無紙化出具動物檢疫證明(A證)試點,從“一頭豬”到“一塊肉”,一個主產省、一個主銷省正探索打造一條“數字通路”,讓浙江畜產品從養殖到餐桌全流程形成閉環可追溯的經驗,一步步復制出去。
作為數字經濟先發地,浙江數字鄉村建設起步早、基礎實,省委、省政府2003年就作出了“數字浙江”建設的決策部署。2022年,全省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達68.3%,連續4年位居全國首位,全省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1238.9億元,網絡零售額超千萬元的電商專業村達2400多個。
“浙江是全國鄉村信息基礎最好、數字鄉村建設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說,去年,全省投入農業農村數字化的財政資金達132.6億元,帶動社會資本投入251億元,已初步形成政府引導、市場投入、主體參與的合力共建格局。
農業生產,只是數字鄉村建設的一個方面。去年7月,全國數字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在德清召開,迭代升級的“浙江鄉村大腦”同期上線。以“鄉村大腦+浙農應用”為主體,浙江在數字鄉村賦能上突出共同富裕、鄉村治理、增產保供等重點任務,以數智賦能農業智能、鄉村智治、農民智富三大領域。
比如,“浙農幫扶”應用的“低收入農戶幫促”場景,就瞄準“三農”領域的“提低”重點,率先構建全國低收入農戶風險自動識別機制和全流程處置模型。如果低收入農戶有大額的醫療支出等,系統會發出預警、提醒幫促干部及時跟進,也可以生成群體大數據畫像,通過智能分析給出決策建議。
“半年時間,我們陸續新上線了農村集體經濟監測預警模塊、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智能模塊等5個智能模塊。”省農業農村廳數字專班相關負責人說,目前,“三農”數據倉已歸集超24億條業務數據,知識庫、規則庫、算法庫、模型庫和組建庫匯聚能力要素2萬余條,日均訪問量超120萬次。
在現有基礎和優勢之上,數字鄉村引領區建設將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有機結合起來,驅動浙江站上新跑道:到2027年,浙江將力爭建成數字農業工廠1000家、未來農場100家、和美鄉村示范村1000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1800億元。
引領區如何“引領”
作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中央一號文件已連續五年提及數字鄉村戰略。不久前的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浙江提出要實施鄉村數字經濟發展行動,讓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推進到鄉村、惠及鄉村。
讓數字創新基因融入鄉村生產、生活、生態肌理,部省共建的數字鄉村引領區如何“挑大梁”?
推動浙江創新、全國共享模式是大思路。記者獲悉,以建設數字鄉村引領區為契機,浙江將開展農業農村數字化改革、鄉村產業數字化增效、鄉村數字服務提質、鄉村網絡文化振興、鄉村“四治融合”推進、鄉村數字基礎提升等六大行動,并針對性謀劃了13項突破性抓手。
迭代升級“浙江鄉村大腦”就是抓手之一。“‘大腦’是數字鄉村建設的智能化中樞,通起來,更要用起來。”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說,浙江將加快推進“大腦”和“應用”的雙向賦能。
13項抓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配合作用。比如,聚焦鄉村產業數字化增效,“加快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這一抓手,就把“農業產業大腦+未來農場”建設作為核心。要讓大腦的思考更智能、預判更精準,補齊鄉村數字基礎設施短板、加快傳統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等抓手就是基礎。
去年12月,青蓮未來農場就嘗到了“甜頭”:參考畜牧產業大腦實時呈現的“生豬出欄體重情況”數據,董事長許明曙預判未來一段時間生豬市場將保持低位運行,及時將農場生豬出欄重量從130公斤調整為110公斤,還出庫了5000噸凍肉。
要把數字鄉村的引領轉化為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增長極”,“創新打造未來鄉村”這一抓手則對鄉村數字服務提質提出了新要求。在德清不少鄉村,數智生活館這個新載體,就從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服務便利度關注最多的領域切入,提供數字商貿、數字農業、數字健康等服務,讓鄉村資源要素在數字化跑道上釋放出更多發展活力。
“德清數智生活館,很重要的價值在于通過市場化實現運營的可持續,這是數字鄉村建設最需要的一種創新:有自驅力的創新。”省農業農村廳數字專班負責人說,今年,浙江將出臺省級的數智生活館建設標準,讓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共享便利、優質的服務。
這也是數字鄉村引領區建設的發力點之一:彌合城鄉鴻溝,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目前,浙江共有4個國家級、32個省級數字鄉村建設試點,推動星星點點的先行先試經驗復制推廣,加快制定各類省級規范標準并推動其上升為國家標準,浙江要抓住窗口期,為全國先行探路。
在省域范圍內,浙江將進一步健全省級協同機制、優化市縣聯動機制,推動數字化人才、項目、資金等要素資源向鄉村地區傾斜集聚,組建數字鄉村發展聯盟和專家智庫,鼓勵通信運營商、數字技術服務商、鄉村創新創業團隊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數字鄉村建設運營,以共建共享機制凝聚數字鄉村建設的社會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