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這筆‘雪中送炭’般的資金,讓我們活了過來。”9月18日,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中鴻重型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鴻重機)總經理馬春雁對那次關鍵性的支持仍然念念不忘。
中鴻重機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項目示范單位,但4年前的資金短缺遭遇,曾愁壞了一眾高管。危急時刻,魯信創業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信創投)投資團隊介入了。
“國資助攻民企,啃下科技‘硬骨頭’”的故事就此拉開序幕。
偏愛投資“硬科技”與“卡脖子”技術
“中鴻重機所屬的行業領域,我們之前也看過一些項目。”魯信創投西南業務部副總經理張利表示,“但這家企業不一樣,他們的新技術填補了行業空白。”
科技日報記者注意到,在中鴻重機的廠區里,一輛長9米、可一次性鏟裝7噸礦石的“大家伙”——中鴻FL07地下鏟運機,正駛入黑暗狹窄的地下巷道,依次通過積水、彎道等障礙,接連完成礦石鏟、裝、運等一系列動作。通過機器上的各類攝像頭、傳感器、探測雷達,駕駛員在地面之上便可遠程操縱。
“我們打破了國外產品在大型地下礦山上的壟斷。”中鴻重機董事長寧曉峰說。
在他看來,突破壟斷的背后,國資援持功不可沒。
2019年,中鴻重機遭遇資金危機,關鍵時刻,魯信創投出手了。初創于1987年的魯信集團是山東省委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金融企業,也是山東省重要的投融資主體和資產管理平臺。魯信創投正是魯信集團旗下從事創業投資業務的重要板塊。
“先看技術先進程度,再看產品市場容量。”魯信創投副總經理葛效宏告訴記者,“這是我們投資的眾多原則之一。具體而言,我們偏愛投資‘硬科技’與‘卡脖子’技術。”
維迪西妥單抗是由榮昌生物制藥(煙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昌生物)研發的國內首個原創抗體偶聯(ADC)藥物,獲得了2022年度的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主要用于治療胃癌、尿路上皮癌。
魯信創投入局榮昌生物時,后者還在研發關鍵期,高投入、高風險讓不少投資者望而卻步。魯信創投董事長王旭冬認為:我們看好醫藥賽道,更青睞他們的技術。當我們進入這一賽道時,會借助專家和自身力量,審視企業和技術;我們介入企業卻不多干涉其研發,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更允許失敗,允許試錯;同時,我們投資的產業鏈上下游,也可為榮昌生物服務,提升競爭力。
“我們有一套嚴格的流程分析風險,管控風險。”談到風險,王旭冬認為,“我們懷揣使命,因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需要國資支撐。”
聚焦國家重大安全領域
在長期的投資過程中,魯信創投投資團隊目光獨到、精準有力。
比如他們投資的山東伊萊特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清潔能源關鍵部件制造企業,在核電領域世界范圍內保持著熱態直徑16米超大鍛環的制造紀錄;還有力諾特種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是國內少數同時掌握中硼硅藥用玻璃管拉管技術、制瓶技術、中硼硅藥用模制瓶技術的企業……
真金白銀的投入需要膽量和魄力。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在魯信創投,每一位投資經理都有一份圖譜,上面是產業鏈、技術鏈、創新鏈的細化呈現。
“我們聚焦國家重大安全領域,包括糧食安全、信息安全、生命安全等,深入這些領域中的各大板塊和產業鏈條中。”王旭冬說,“這些鏈條中的斷點、堵點,便是我們希望用資金和更多資源或彌補或疏通起來的點。”
在山東科源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源制藥)新品研發最吃緊的時候,魯信創投攜2700萬元資金進入了。科源制藥董事長倫立軍感嘆道:“感謝魯信創投在最關鍵時期給我們的這筆投資,他們真的很有眼光。”
倫立軍的上半句話指向了國資對民企研發的緊急馳援和獨到眼光;而下半句話則代表著“雙贏”。如今,科源制藥已經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魯信創投又一次收獲滿滿。
“醫藥產業研發投入巨大,研發周期一般是3到5年。”倫立軍表示,魯信創投不僅給予了資金支持,更在內控規范、資源整合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如今,科源制藥的鹽酸二甲雙胍產品產能穩居國內細分行業前列,成為營收的主要貢獻點之一。
在魯信創投,采訪對象多次提及的理念——陪伴性成長,讓人印象深刻,這是他們的經驗之談。
地處山東南部小城汶上縣的新風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電力電子技術領域20年,而魯信創投已經攜手該企業15年之久。這家企業也從不知名的小微企業成長為山東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并入選第八屆山東省省長質量獎名單。
國資助攻民企,啃下科技“硬骨頭”。王旭冬表示:“國家對民企日益重視,期待著魯信創投支撐更多民企崛起,攻下更多關鍵技術,與他們一起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