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市、區)農業局:
《久久男女丨扣逼动态图丨男日女动态图丨亚洲男女网站丨韩国美女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丨男女啪啪永久免费观看网站丨男女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丨久久性视频 浙江省農業機械化發展“十三五”規劃》是列入我省省級“十三五”規劃編制目錄的專項規劃,已經廳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當地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浙江省農業廳
2043年8月8日
久久男女丨扣逼动态图丨男日女动态图丨亚洲男女网站丨韩国美女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丨男女啪啪永久免费观看网站丨男女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丨久久性视频 浙江省農業機械化發展“十三五”規劃
為提升發展農業機械化,加快推進農業“機器換人”,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農業領域“機器換人”的意見》(浙政辦發〔2043〕19號)和《浙江省現代農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要求,特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基礎與形勢
(一)發展基礎
“十二五”以來,我省圍繞高效生態農業強省、特色精品農業大省建設,凝心聚力,開拓創新,攻堅克難,推動農業機械化各項工作邁上了新臺階,為決勝“十三五”農業機械化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裝備基礎看,依托農機購置補貼新增各類農業機械裝備64.8萬臺(套),新建鋼架大棚、玻璃溫室3650.9萬平方米,裝備應用領域加速向農業全產業、產業全過程拓展,一體復式、精準智能等高端農機裝備加快應用,呈現總量進位、結構趨優、質量向好的良好態勢。從應用水平看,整體上了一個臺階,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提高8.6個百分點,達73.5%,居南方水稻產區前列;稻麥機烘率達43.2%,居全國前列;大宗茶主要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生產,自動喂料線覆蓋50%大中型規模養豬場;冷藏保鮮庫容翻了一番,達250萬立方米。從應用主體看,農機專業合作社、作業公司等農機服務主體不斷發展壯大,農機專業合作社達1407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農業經營主體應用農機的積極性不斷高漲,替代一家一戶成為農機新技術新裝備推廣應用的主力軍。從科技支撐看,教學科研單位、農機制造企業、農機應用主體、農機推廣機構共同參與創新,農機產學研推協同創新機制逐步形成,農機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適合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型高效農機裝備不斷研發并在生產中得到轉化應用。從安全保障看,警農協作機制不斷完善,農機報廢更新、危及人身財產安全農機免費實地檢驗機制逐步建立,建成了覆蓋32個縣、342個鄉鎮、305個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平安農機”示范輻射網,農機安全生產基礎不斷夯實,農機事故防控能力明顯提升。
(二)發展形勢
從外部發展環境看,機遇與挑戰并存,壓力與動力同在。一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農業機械化,法律法規體系基本建立,財稅政策和扶持措施漸趨完善,財政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政策環境更加優良。二是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城鎮化、工業化深入推進,農業勞動力短缺和成本上升壓力不斷加大,農民群眾追求輕松勞動、體面種田、增產增效的愿望愈發強烈,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外部需求更加旺盛。三是“中國制造2025”全面啟動實施,農機裝備制造業加速轉型升級和發展壯大,農機裝備研發和制造能力不斷增強,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四是綠色、“互聯網+”逐步成為產業發展的新常態,既為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了新的路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綠色化、智能化成為農業機械化新的轉型增長點。五是依法治國全面深入推進,法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農民群眾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進一步增強,對農機依法管理、高效服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從內部發展要求看,短板問題依然存在,發展潛力和空間仍然很大。一是農機技術進步跟不上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要求。農機產品開發與農業生產不匹配、不適應的問題依然突出,“無機可用”、“有機難用”的現象較大程度存在。蔬菜瓜果、畜牧水產等機械化發展明顯滯后,水稻栽植、旱糧生產、油菜收獲依然是制約糧油生產全程機械化的主要瓶頸。智能精準、復式作業等高端農機裝備應用面比較窄,特別是植保機械較為落后,智慧農機建設仍處于探索起步階段。二是農機社會化服務跟不上農民生產生活改善要求。農機社會化服務仍然存在服務覆蓋面不廣、服務鏈條不全、服務能力不強、服務效率不高等問題,與農民群眾的多樣化、專業化服務需求尚有一定的差距。農機維修行業發展嚴重滯后,農機維修服務能力明顯不足,因維修不及時農機無法作業的現象時有發生,直接影響了農業生產經營。三是農機人才隊伍跟不上農機裝備發展要求。農機從業人員老齡化嚴重,文化程度不高,難以熟練掌握農機新知識、新技術,農機經營管理、駕駛操作、維修保養等專業技術人才比較缺乏,“有機無人用、用不好”的現象時有發生,直接影響了農機使用效率和效益,也制約了農機裝備的推廣應用。四是農業生產條件跟不上機械化作業要求。農村土地分散化、碎片化問題依然存在,集中連片種植區比較少,規模化水平偏低造成機械化作業的高效性難以充分發揮。農機農藝融合不夠緊密,一些作物品種、農作制度、栽植養殖方式不適應機械化作業要求,種養殖標準化程度偏低。農田基礎設施特別是機耕道路建設滯后,“農機無路走、下田難”問題較為凸顯。五是政策措施力度跟不上農業機械化發展要求。中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雖然力度不小,但局限性比較大,不少浙江有實際需求的高新農機產品尚未納入補貼范圍。省有關政策實施力度有限、范圍比較窄,農機科研開發、新產品引進示范、維修服務、金融保險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比較缺乏。
二、發展目標
認真貫徹落實《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農業領域“機器換人”的意見》(浙政辦發〔2043〕19號),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圍繞高效生態、特色精品、綠色安全的高質量、高水平現代農業強省建設要求,立足提高全產業鏈農業機械化水平,以“穩增長、調結構、提質量、強服務”為主線,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創新為動力,以農機社會化服務和公共服務為保障,深入實施農業“機器換人”示范工程,加快先進適用農機裝備的研發和推廣應用,著力提高農機裝備覆蓋率、滲透力和適用性、通用性、共用性,推動農業機械化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邁進。到2020年,努力實現農機裝備水平、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重點區域和領域機械化應用水平、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農機安全生產水平和農業機械化發展支撐保障水平等“六個水平全面提升”。
農機裝備水平。農機裝備總量穩步增長,新增農機裝備50萬臺(套),農機總動力達2400萬千瓦。裝備結構調整優化,由糧油機械向主導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機械、由農田作業機械向設施農業裝備加快拓展,并向自動化、智能化、舒適型、精準型方向轉型。動力機械機具配套比改善提高,大中型動力機械機具配套比達到1:2。
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農業產業鏈各環節機械設施加快普及應用,糧油生產全程機械化加快推進,主導產業機械化、設施化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水平全面提升,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5%以上,其中水稻機械栽植達到35%以上;大宗茶類修剪、采摘機械化水平達90%以上,名優茶機制率達95%以上,設施農業面積達400萬畝以上。
重點區域和領域機械化應用水平。建成高標準、高水平的農業“機器換人”示范縣10個、示范鄉鎮(園區)100個、示范基地300個,糧食生產功能區基本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農業生產重點薄弱環節加快突破,稻麥烘干、畜禽排泄物清理和大中型規模養豬場自動喂料機械化水平分別達60%、50%和80%以上。智慧農機建設取得進展,建成智慧農機裝備應用示范基地100個。
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農機服務主體向多樣化、規模化、專業化和綜合化方向發展,區域布局更加合理,服務鏈條全面拓展,服務能力切實增強,機械使用效率和效益進一步提高,基本滿足農民群眾機械化作業服務需求。建成示范性農機專業服務組織300個、農機綜合服務中心100個。
農機安全生產水平。農機安全生產基礎進一步夯實,建成省級以上“平安農機”示范縣40個、示范鄉鎮400個、示范合作社500個,農機“三率”水平提高5%以上,報廢老舊、安全性能差農業機械3萬臺(套)。農機事故有效防控,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穩定,農業機械萬臺死亡率控制在4.0以內。
農業機械化發展支撐保障水平。農機法規政策更加全面精準,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大,政策實施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農機和農藝科技協作攻關機制全面建立,建成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區100個。培訓各類農機從業人員50萬人次,農機實用人才隊伍發展壯大。農機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管理服務規范化、信息化建設深入推進,管理服務能力和水平明顯提高。
三、主要任務
(一)加強農機開發、引進和推廣。按照“厚植優勢、補齊短板、填補空白”的原則,大力推廣應用農業生產需要的成熟適用農機裝備,支持農業經營主體引進我省緊缺的農機新產品開展試驗示范,主攻水稻栽植、糧食烘干、油菜收獲、旱糧生產等糧油產業薄弱環節機械化,推廣果蔬菌茶、畜牧水產等主導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機械裝備,以及鋼架大棚、玻璃溫室等高效設施農業,加快糧油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全面提升主導產業機械化、設施化水平。以淳安等26縣為重點,加大丘陵山區和海島地區特色農業產業機械化推進力度,努力縮小與平原地區的差距。加大復式作業機械、動力機械配套機具、通用型農機裝備推廣力度,提高農機利用效率。完善農機產品需求與科研導向目錄,積極搭建農機產學研推協同創新和信息共享平臺,引導研發生產“產業亟需、農民急用”的農機產品,增強農機產品供給保障能力。
(二)深化農機農藝融合。整合農機、農藝科研資源,組建農機農藝融合工作領導小組、產業融合專家組(庫)等有效平臺,建立健全農機和農藝科技協作攻關機制。以水稻、油菜、茶葉、蔬菜、畜牧等為重點,以項目為載體,加強農機農藝融合技術研究,重點研發一批適合成熟適用農藝制度的農機產品,制定科學合理的機械化作業規范,改進品種選育、農作制度和種養殖模式,逐步形成良機良種良法良制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的技術體系。深入推進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區建設,依托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農機應用主體,積極開展農機農藝技術培訓和示范推廣,有針對性地推廣一批適應性強的農機裝備、農作物新品種、新型農作制度、種養殖模式。加強農田基礎設施特別是機耕道路建設,積極推進土地流轉,推行標準化種植和養殖模式,改善農機作業條件。
(三)推進“互聯網+農機”發展。以國家農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設為契機,積極探索“互聯網+農機”發展路徑,推動互聯網、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機領域的應用,推進智慧農機建設。重點推進互聯網+農機裝備應用,引導開發、引進和示范推廣農業自動化生產加工流水線、農業物聯網設備、農業機器人、無人駕駛農業機械等智能化裝備,建設一批智能溫室大棚、智能畜禽養殖場等智慧農機裝備應用示范基地,逐步推動農業生產由“機器換人”向“機器人換人”提升發展,提高農機作業的高效性、精準性和舒適度。推進互聯網+農機管理服務應用,加強農機管理服務信息化平臺建設,探索發展遠程監控管理、遠程技術指導等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服務新模式,提高農機管理服務效能。推進互聯網+農機社會化服務應用,引導農機產銷維修企業和服務組織發展互聯網+農機銷售、維修、作業等服務新模式,提高農機社會化服務效能。
(四)提升壯大農機社會化服務。按照總量適宜、布局合理、高質高效的要求,大力培育農機專業合作社以及農機作業、銷售、維修、租賃企業等服務主體,推進集作業、維修、培訓、銷售等多功能的農機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探索發展農機租賃、融資租賃服務主體,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按照專業化、產業化、品牌化的要求,大力推進農機服務組織規范化建設,引導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延伸服務鏈條,打造服務品牌,提高服務效率和效益。大力推進農機服務機制創新,鼓勵開展糧油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發展主導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機械化作業服務,探索社企共建農機維修中心、無人機飛防隊等農機社會化服務新模式。鼓勵村經濟合作社組建農機服務組織,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深入實施農機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依托農業教育培訓中心、大學院校、農機產銷企業、農機服務主體等教育資源,積極開展農機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和鑒定,重點培養農機經營管理、駕駛操作、維修保養等技術人才,加快建設一支適應農業機械化發展實際需求的職業型農機實用人才隊伍。
(五)保障農機安全生產。嚴格落實農機安全生產責任制,鞏固深化“平安農機”建設,加大農機安全宣傳教育力度,不斷夯實農機安全生產基礎。完善警農協作執法機制,探索建立道路外農機安全巡查制度,加大農機安全生產打非治違和隱患排查治理力度,推進危及人身財產安全農業機械登記和免費實地檢驗,引導農業經營主體報廢淘汰老舊、安全性能差農業機械,堅決堵塞安全漏洞,嚴格防范農機事故發生。完善農機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加強農機事故應急處置能力建設,扎實做好農機事故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適應農機裝備種類不斷豐富的實際,逐步擴大農機安全監管范圍。加強農機安全監理隊伍和裝備建設,改善執法服務手段,提高依法監管水平。
(六)強化農機質量工作。認真履行農機質量監管職責,建立健全農機質量監督投訴體系,扎實開展農機質量宣傳、質量調查、打假護農等工作,建立健全農機質量監督管理制度,嚴把農機產品質量關。改革完善農機新產品推廣鑒定辦法,提升鑒定能力,擴大鑒定產品范圍,確保農機新產品質量。加強農機服務行業管理,完善農機產品質量、作業質量、維修質量標準體系,加大標準宣貫力度,切實規范農機銷售、作業、維修等服務行為。加強與工商、質監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機產品行為,依法依規處理農機質量投訴事件,切實維護農機各方主體的合法權益。
四、發展重點
(一)重點推進工程
實施農業“機器換人”示范工程,以糧食生產功能區、現代農業園區、農業產業集聚區、特色農業強鎮、農業機械化示范區和農產品生產基地為主平臺,創建一批農業“機器換人”示范縣、示范鄉鎮(園區)和示范基地,全面擴大農業產業鏈各環節農機裝備推廣應用,并強化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和行業管理,帶動農業機械化水平整體提升。
1.農業“機器換人”示范縣。以縣域為單位,結合區域農業產業特色,選擇3個以上產業,全面推廣普及產業鏈各環節農機裝備,主要農業產業生產機械化、設施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完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3個滿足轄區機械化作業服務、農機維修保養、農機技術培訓需求的綜合服務中心。“平安農機”建設有力有效,農機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穩定。智慧農機建設有實質性成果,建成3個智慧農機裝備應用示范基地,探索實踐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農機管理服務新模式。
2.農業“機器換人”示范鄉鎮(園區)。以鄉鎮為單位,緊緊圍繞糧食生產功能區、現代農業園區、農業產業集聚區和特色農業小鎮等建設平臺,選擇1-2個主要農業產業,全面推廣普及產業鏈各環節農機裝備,提升機械化、設施化水平,其中糧食、茶葉基本實現機械化生產,其他主導產業關鍵環節機械化率先實現突破,整體機械化、設施化水平走在前列。
3.農業“機器換人”示范基地。以農產品生產基地為主平臺,選擇某一農業產業,全面推廣普及產業鏈各環節農機裝備,其中糧油生產基地,實現全程機械化生產作業;特色主導產業基地,選擇1-2個關鍵環節,引進農機裝備開展試驗示范,基本實現機械化生產作業。
(二)重點推廣農機裝備
1.糧油作物領域,重點推廣水稻機械化栽植(包括育插秧、直播等)、施肥植保、收獲、烘干以及稻谷加工等高新技術裝備。試驗、示范和推廣雜交稻制種機械裝備。引進和推廣馬鈴薯、大豆等旱糧作物收獲、加工機械,以及集開溝起壟、施肥、播種、覆膜等復式作業功能的種植機械。加大油菜栽植(包括直播、移栽等)、收獲機械推廣應用力度。
2.蔬菜瓜果領域,重點推廣蔬菜瓜果播種機械、工廠化穴盤育苗播種生產線,引進和試驗、示范蔬菜瓜果移栽、收獲以及適用于山區果園的運輸機械,鞏固擴大菜園、果園開溝施肥、中耕除草、植保防蟲機械化規模,加快普及蔬菜瓜果采后分級包裝、貯藏保鮮設備。
3.茶葉食用菌領域,重點推廣茶園中耕、施肥、茶樹除霜防凍、茶葉修剪、鮮葉分級等機械設備,茶葉清潔化、自動化加工流水線,山區茶園軌道式運輸機械等。重點推廣集拌料、裝袋和扎口的菌棒生產自動流水線、殺菌和接種設備,加快推進標準化菇棚改造,食用菌貯藏保鮮、烘干、加工等產后處理設施裝備。
4.畜牧水產領域,重點推廣畜牧養殖飼草料加工機械、散裝飼料貯存塔、生豬飼料自動飼喂系統、畜(禽)舍環境控制設施、排泄物清理和消毒設備等。推廣高效節能增氧、自動投料、清淤機、水質凈化處理、網箱養殖、水產品收獲和初級加工等機械裝備,以及漁船北斗衛星救助終端設備、船舶自動識別系統設備等。
5.設施農業領域,重點推廣鋼架大棚、玻璃溫室等現代農業設施,以及配套的防蟲網、遮陽網、噴微灌等設施,光溫水肥自動控制系統、遠程監控系統等智能裝備,適合棚內作業的機械裝備等,發展立體栽培、多層養殖等裝備設施。
6.生態農業領域,重點推廣農作物秸稈、畜禽排泄物、廢棄農膜等農業廢棄物和病死動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設備,秸稈收儲運機械,噴灌滴灌、水肥一體化、旱地深耕深松、循環水養殖等機械化技術裝備,農用航空飛行器、自走式噴桿噴霧機等高效、節藥、安全型植保機械。
7.智慧農業領域,重點推廣農業自動化生產加工流水線、農業物聯網設備、農業機器人、無人駕駛農業機械等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自動化、智能化農機裝備。
(三)重點發展對象
引導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作業企業等農機作業服務組織引進通用型、大中型、中高端農機裝備,開展農機作業服務。引導植保服務組織引進農用航空飛行器、自走式噴桿噴霧機等高效、節藥、安全型植保機械,改善裝備條件,提升植保專業化防治水平。
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農業企業等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經濟實用的農機裝備,滿足自身農業生產經營需求。引導規模農業經營主體和農產品經銷企業發展冷鏈運輸、收儲、產后加工等設備。
引導農機維修企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引進配備先進維修設備和專業維修人才,改善維修條件,提高維修服務能力。引導農機經銷企業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提高農機流通效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高度重視農業機械化工作,切實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因地制宜研究制定區域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明確目標任務和時序進度,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牽頭抓、職能部門具體抓。密切與各相關部門單位的溝通協作,積極主動爭取支持,努力形成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強大合力。
(二)突出重點工程。爭取省財政支持,統籌農機購置補貼、農業機械報廢補償、農業機械化促進工程項目等現有資金渠道,努力擴大資金總量,重點向農業“機器換人”示范縣、示范鄉鎮(園區)和示范基地建設傾斜。各地要積極爭取地方財政支持,配套安排相應資金,加大對農業“機器換人”示范工程的投入力度。
(三)創新政策措施。根據農機存量變化和農業生產需要,及時調整農機購置補貼產品種類和補貼標準,完善農機購置補貼管理辦法。研究制定農機新產品補貼辦法,逐步將適合現代農業發展的農機新產品納入補貼范圍。完善農機報廢補償政策,爭取擴大報廢補償范圍。鼓勵開展政府購買服務試點,爭取將農機安全免費實地檢驗等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爭取金融機構支持,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因地制宜推行農機抵押貸款、信用貸款、綜合保險、融資租賃等業務。推進農機政策性保險工作,爭取擴大農機政策性保險范圍。
(四)提升公共服務。進一步完善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安全監理、質量監督、教育培訓、信息宣傳等公共服務體系,改善服務條件,提高服務能力。加強農業機械化隊伍建設,穩定農機干部隊伍特別是鄉鎮農機員隊伍,進一步充實人員力量,優化隊伍結構。積極開展農機管理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培訓和學歷提升教育,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
(五)深化改革創新。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理念,持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以創新引領發展,以創新尋求突破,以創新鑄就亮點。堅持問題導向,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扶持政策措施、農機社會化服務機制、農機安全和質量監管機制改革創新,推動農機科技進步和技術模式創新,增強農業機械化發展內生動力。
(六)營造發展氛圍。及時總結提煉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成效作用和經驗亮點,主動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合作,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宣傳報道活動,不斷加大宣傳的力度、廣度和深度,進一步唱響農業機械化發展主題曲,營造全社會廣泛關注和支持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