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指出,要堅持有“破”有“立”,堅持倒逼和引領并舉,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加快騰籠換鳥、鳳凰涅槃。作為面料交易量占全球四分之一、印染產能占全國三分之一的柯橋區最大傳統優勢產業——紡織印染業,必須按照省黨代會精神和省委書記車俊在紹興調研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工作時提出的具體要求,堅持破立結合、激勵與倒逼結合、加減結合和內外結合等“四個結合”,進一步找準路徑、集中力量、集成政策,打贏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硬仗,為全省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借鑒經驗,發揮示范作用。為此,我們要重點做好三個“兩手抓”:
一手抓舊動能的革新,一手抓新動能的培育。在舊動能的革新上,重點抓大小兩頭。“抓大”就是集中精力推進印染產業這個主導大產業的集聚升級,按照“綠色高端、世界領先”的要求定位,抓緊印染企業的集聚關停步伐,保證在2018年2月43日之前,位于退出區的108家印染企業全部關停,印染企業數量減少一半且全部集聚在濱海工業區的藍印時尚小鎮,同時著力扶持打造一批重點骨干企業,努力通過優勝劣汰,逐漸形成技術世界領先、管理標準規范、排放節能環保的印染標桿企業。“育小”就是全面整治規范散布全區、雜亂無序、隱患嚴重的工業小區,通過關停一批、轉型一批、提升一批,將無序發展、涉危涉污的小微企業,在確保符合安全、環境等產業標準、稅收標準、“四廢”標準等前提下,允許部分工業小區“騰籠換鳥”,打造一批綠色產業小區,將其打造成為全區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產業鏈配套發展的延伸補充和小微企業成長的培育園地,以工業小區的轉型升級帶動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
在新動能的培育上,重點圍繞“5+3”現代產業體系,“5”指的是高端紡織、時尚創意、先進裝備制造、建筑產業現代化、文化旅游等五大千億級產業,“3”指的是柯橋具有地域優勢的輕紡城、黃酒、現代農業等特色產業,并按照“一個領導牽頭一個產業、每個產業培育幾家龍頭企業”的思路,充分依托省里給予一年一個億、連續三年的傳統產業扶持資金,有針對性地細化、制定、落實好每個重點培育產業的具體扶持政策,并通過進一步抓招商、抓項目、抓技改、抓創新,努力打造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
一手抓輕紡城,一手抓科技城。在輕紡城改造提升上,堅持把創意設計、電子商務、現代物流作為輕紡城改造升級的主攻方向,通過全面整治提升市場綜合環境、按計劃實施城區物流基地外移、探索建設紡織品出口保稅區、加強輕紡城花樣版權登記保護等工作,進一步增強中國輕紡城的綜合競爭力和核心競爭力,全力推進輕紡城實現高起點上的“三次創業”,努力將柯橋打造成為“中國的米蘭”。
在科技城的建設培育上,圍繞引智引才兩大重點,通過抓高層次人才引進、基金小鎮建設、科創成果孵化等工作,全力將金柯橋科技城打造成為全紹興的高層次人才集聚高地和科創成果孵化樂園。特別是依托和發揮浙江“千人計劃”產業園這塊金字招牌作用,在今年已引進集聚60名國千、省千人才和10多名外國院士落戶柯橋的基礎上,進一步重才、招才、惜才、安才,注重以人才為紐帶,以才引財,以才引項目,促進人才、項目與基金三者融合聯動發展,努力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更好的科創環境。
一手抓企業發展氛圍,一手抓政府服務效能。為營造企業發展氛圍,重點是打好“三重三愛”主題活動系列組合拳,引導企業重投入、重創新、重信用、愛實業、愛環境、愛家鄉,通過組織開展“走進企業家心里”、政銀企三方對接、落實企業接班人提升計劃、加強創二代培訓等工作,想方設法走入企業、走進企業家心里,為企業排憂解難,更好關心企業家尤其是青年企業家,進一步提振企業發展信心。今年1月至5月,全區新增企業2877家,市場主體新增9033戶,同比分別增長21%和24%,企業家信心明顯回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氛圍更加濃郁。
在提升政府服務效能上,始終朝著“打造全國辦事效率最高、政務服務最優、辦事群眾最滿意的地區之一”這個目標不斷邁進,進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注重創新,重點圍繞“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續在深化企業投資項目高效審批、不再審批、集成式審批方面,在標準化體系化推進鎮街“四個平臺”建設方面,在不動產登記等涉及民生的“一窗受理”“一次辦結”方面,建立健全一批“零材料”“零上門”等“零跑腿”機制,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更多可借鑒可復制的柯橋經驗,努力為企業、為項目創造更好的政務服務環境和發展環境。
與此同時,柯橋區還要進一步弘揚“靠作風吃飯、憑實績說話”的優良傳統,加快構建完善實干導向機制、創新容錯機制和清廉保證機制,努力打造一支清廉清正、務實落實、擔當擔責、立說立行、高效高能的黨員干部隊伍,為全省堅定不移沿著“八八戰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高水平譜寫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浙江篇章作出更大的貢獻。
新聞來源:浙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