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圍繞實現“兩個高水平”奮斗目標部署的“全面振興實體經濟”重大任務,著力做好“特、富、美、安”縣域科學發展四篇文章,對于慈溪來說,關鍵在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振興實體經濟。這條路怎么走?重點要處理好三方面關系:
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系。慈溪是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要著力在“虛”“實”結合上走出一條路子。一方面,加強政銀企對接合作,引進產業基金,依法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積極化解企業“兩鏈風險”,著力引導金融活水源源不斷滋潤實體經濟。另一方面,立足做大做強實體經濟,積極推進企業股份制改造和掛牌上市,促進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大直接融資比例。通過系統性機制的建立運行,營造產業與金融良性互動、互利共贏的環境,讓金融真正扎根實體經濟、服務實體經濟。
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關系。慈溪傳統制造業發達,但產業結構“低小散”的困局同樣存在。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是振興實體經濟的重要途徑。慈溪堅決舍棄沒有質量、污染環境的GDP和稅收,大力開展落后產能專項整治,騰出發展空間。積極搶抓“中國制造2025”戰略機遇,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同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動能轉換。著力形成“3+3”產業體系和“5+5”產業平臺,構筑慈溪實體經濟的“四梁八柱”。
企業與政府的關系。企業是振興實體經濟最核心的要素。民營企業是慈溪發展的寶貴財富,目前市場主體突破14萬家。慈溪企業多,但龍頭企業不多。要優化企業梯隊結構,加大創新型中小微企業培育,實施“專精特新”和“隱形冠軍”培育工程,引導細分市場優勢企業成長為行業龍頭,支持鼓勵優質企業做大做強。在發揮市場經濟作用的同時,政府也要有所作為。按照“親”“清”政商關系要求,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大企業降本減負力度,多出實打實的舉措,多為企業雪中送炭,為市場主體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新聞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