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青田縣連續第二年入選全省“騰籠換鳥”工作考核先進縣;7月,由青田縣的青山鋼鐵、瑞興閥門、球豹閥門等三家公司組成的核電閥門產業技術聯盟,入選2017年浙江省重點產業技術聯盟;8月,起步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全市首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企業。
今年以來,青田縣工業轉型發展捷報頻傳,這一張張含金量十足的成績單,是青田縣背水一戰推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生動體現,更堅定了青田縣發展生態工業的信心和決心。但是,這些成績來得并不容易。
2014年底,浙江衛視《今日聚焦》欄目曝光了青田2家閥門企業違法排污問題,引起省市領導和社會的高度關注。面對廠房破舊、污染環境和高消耗低產出的閥門行業,青田縣委、縣政府痛定思痛、狠下決心,在全縣迅速掀起了一場力度空前的閥門行業大整治,僅一個月時間,就關停淘汰閥門企業63家,拆除落后設備262臺。同時,還同步開展了其他17個“低小散”行業的整治提升。一時間,很多企業關門停產,外來務工人員紛紛離開,企業的信心跌至谷底,青田的工業發展進入了“寒冬期”。
“當時,工業產值下降得很厲害,壓力特別大,但我們堅信這只是轉型發展必須要經歷的‘陣痛期’。”青田縣經信局副局長鄭濤表示,為了引進更多優質的企業,青田縣積極處置淘汰落后產能,出臺落實負面清單制度,提高用能配置標準,倒逼落后企業主動“挪窩”。還從土地資源少的實際出發,狠抓舊廠區改造、存量用地挖潛和土地利用監管等多方工作,堅持“一票否決”制,堅決把“高耗能、重污染、低產出”的企業、項目拒之門外,積極為好的企業“騰場地、拓空間”。青田縣財稅局以“畝產、能耗、環境論英雄”,及時到位各類激勵性獎補,緊緊套牢生態工業“聚能環”。在這樣一系列的措施下,近三年以來,青田縣淘汰鑄造落后產能26.5萬噸,涉及企業85家,騰出用能空間8450噸。
鳳凰涅槃之后,青田的閥門行業迎來了新生。全縣原有閥門企業127家,通過兩年時間,整治提升24家,關停淘汰63家,40家兼并重組為24家。目前,全縣現存閥門行業企業48家,其中32家在產、43家在建。前十月已實現規上工業產值27.73億元,較2014年同期增長15.7%。
青田閥門行業整治僅是青田堅定不移走生態工業發展道路的一個縮影。據統計,今年1月至8月,青田縣工業各項主要指標不管是總量還是增量,都名列全市前茅。穿過“霧霾”,迎來“艷陽天”,青田的生態工業發展之路正越走越寬廣。
“進口商貿”走出生態經濟新路子
“我們第一市場的店面有215平方米,這次又在第四市場租了335平方米,將專門銷售優質高檔的進口商品,到時候銷售額肯定會比現在再翻好幾倍。”最近,歸國創業華僑洪建勇談起回家鄉投資發展,信心滿滿。
然而,說起之前在國外的一段迷茫期,洪建勇顯得有些感慨。近年來,由于受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影響,洪建勇在國外的創業發展不是很順利,一直在思考如何破解“困局”。而家鄉青田也正走在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路口”,在推進工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制定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大力發展以進口商貿為主的生態服務業,努力培育經濟新的增長極。這讓洪建勇看到了難得的機遇和商機,他最終決定放棄國外的事業,選擇回國再創業。
和洪建勇一樣,很多華僑也作出了同樣的選擇,相繼回國投資進口商貿業。
位于青田縣油竹街道芝竹步行街的青田僑鄉進口商品城于2015年初開業,是浙西南首個進口商品城。目前已建成運營四個市場,吸引150家僑資企業入駐,經營來自亞歐、南北美洲、非洲等地6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4萬多種產品,累計銷售額破10億元。
上半年,第四市場的招商異常火爆,超過300多家商戶企業,報名競爭100多間商鋪,但政府規定必須要拿到進口商品的國內代理權,才能入駐市場,讓很多商戶企業吃了“閉門羹”,目前第四市場只選擇了23家。從主動招商到高標準選商,從擴大市場面積到提高市場門檻,充分展現了僑鄉進口商品城自身的發展活力,更體現了青田縣委、縣政府做大做強進口商貿的信心和決心。“如果商戶不符合我們的招商要求,我們寧可讓店鋪先空著,這樣以后就有更多的優質商戶進駐,整個市場就會提檔升級。”青田縣僑鄉進口商品城管委會副主任王權偉表示。
發展進口商貿,青田還有一個更宏大的目標,就是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努力將進口商貿打造成百億產業。位于杭州德勝路的僑鄉進口商品城第一家直營店已正式開業,還和南京供銷總社達成了合作意向,將為其旗下800家超市的進口商品專柜供貨。未來幾年,青田還將謀劃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設立分銷機構,努力“把全世界的商品賣到全國各地”,真正使進口商貿業成為青田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新聞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