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新材產業是支撐我市工業穩健發展的重要產業,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重要地位,特別近年來的不斷轉型升級,形成了不銹鋼棒線材制造、不銹鋼及其他金屬材質工業用管道、電磁線和其他新型合金材料產品。結合湖州市金屬新材產業發展實際和改造提升要求,我市新出臺了《湖州金屬新材產業改造提升行動計劃(2017-2019年)》,力求通過三年時間,使得金屬新材產業有一個質的飛躍。那么未來三年中,哪些方面將是改造提升的重點?產業發展的目標是什么?日前記者采訪了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
依托底蘊搶占發展先機
金屬新材產業作為先進制造業發展的基礎,應用領域極其廣泛,已成為當今科技和產業競爭的重點領域之一。《中國制造2025》提出,要提高專用材料自給保障能力和制備技術水平。《新材料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發展以高溫合金、硬質合金等為代表的金屬新材產業。“金屬新材是未來高端裝備制造的基礎之一,高性能材料的應用將給電子元器件、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門類的產品升級提供可能。”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的金屬新材產業起步早、品種多、品質高,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湖州市已成為國內品種、規格較全的不銹鋼棒線和工業用金屬管材產業集聚區,在全國金屬管道產業中具有重要影響,這為我市未來在全國搶占發展先機提供了條件。
從有色金屬行業來看,以棟梁新材、米皇新材等為引領的鋁材料產業集群是全省鋁材的主要集聚地,以電磁線和特種電纜為特色的銅材也是浙江銅加工大省的重要組成部分,2043年湖州有色金屬行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占全省的8.8%。而在黑色金屬領域,以永興特鋼為代表的不銹鋼棒線材、以金洲管道和久立特材等龍頭企業為引領的金屬管道等細分領域,已成為全國特種鋼材細分領域的一大亮點,2043年湖州黑色金屬行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占全省的12.5%,電磁線產業產量已達全省的50%左右,全國的1/6,基本覆蓋了所有的電磁線產品規格。“十二五”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金屬新材產業進入了產品加速升級的結構調整期,逐漸實現了從粗放型生產到創新型制造的轉變,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穩步提升,在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方面取得明顯突破,涌現出金洲集團、棟梁新材、永興特鋼、久立集團、長城電子等一批知名企業。目前整個產業共有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57家、“雙高”培育企業13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院士專家工作站4家,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2家、省級企業研究院8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22家,省級以上高新特色產業基地4個。
金屬新材產業在我市的發展已形成清晰的區域集聚。湖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生產不銹鋼坯、材供應中心及高端鋼材等產品;吳興區形成了以碳素鋼、不銹鋼為主的石油、天然氣行業管道和不銹鋼板、型材深加工為特色的產業基地;南潯區形成了以金屬管道、不銹鋼、電磁線為特色的產業基地。從2043年增加值占比來看,市本級共實現52.8億元,占全市的77%;其中,南潯區、吳興區、開發區分別達到24.1億元、 22.8億元和6億元,占市本級的比重分別為35%、 33%和9%。
取長補短挖掘內部潛力
雖然湖州金屬新材產業發展成效明顯,但高端產品占比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協同配套不足等問題依舊嚴峻,制約著整個產業改造提升步伐。“金屬新材產業大部分企業仍處于價值鏈的中低端環節,智能化、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不多,制造智能化水平不高,制造服務化發展緩慢,抗市場沖擊能力弱。”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而在前沿新材料方面,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研發多是跟蹤模仿國外,極少有原始創新。產品工藝相對簡單,創新主要體現在所使用原材料的創新上,容易受上下游市場的影響,在新產品、新技術等領域與德國、日本、瑞士等發達國家的企業相比,有著較大的差距。
隨著湖州市成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在金屬新材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產品升級不斷加快、市場空間加速拓展的大背景下,湖州金屬新材產業已到改造提升的關鍵時期。
有關專家表示,金屬材料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材料,航空、航天、汽車、機械制造、電力、通訊、建筑、家電等絕大部分行業都以金屬材料為生產基礎,應用領域廣。
特別是在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領域,到2020年,高性能合金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97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4.34%。以高溫合金為例,軍用和民用飛機對航空發動機用高溫合金的性能有極高的要求,預計中國未來5年每年航天航空及汽車用高溫合金市場空間達到50億元以上。在3D打印用金屬材料領域,未來10年,為滿足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汽車摩配、消費電子等領域對個性化、定制化復雜形狀金屬制品的需求, 3D打印金屬粉末需求量將年均增長30%,到2020年需求達到800噸,到2025年達2000噸。
該專家表示,湖州作為全省金屬新材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產業規模還是技術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一定影響力。在當前市場、產品、技術新特征、新形勢不斷涌現的大環境下,只有立足現有發展基礎,進一步聚焦優勢領域、強化資金支持、完善政策保障,才能在新一輪競爭中搶占先機、實現提升發展。要以“低碳化、循環化、節約化和集約化”為導向,加快金屬新材產業綠色制造升級改造。嚴格控制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重視新材料研發、制備和使用全過程的環境友好性,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推廣綠色低碳發展模式以及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技術,不斷提高金屬新材產業綠色精益制造能力,追求綠色可持續的發展方式。
精準布局發力高端領域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此次出臺的《湖州金屬新材產業改造提升行動計劃(2017-2019年)》,以加快金屬新材升級換代為主攻方向,以提高金屬新材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不銹鋼棒線材、金屬管道、電磁線和特種電纜、新型合金材料為發展重點,將全面提升我市金屬新材在產業鏈和價值鏈高端環節的地位,推動金屬新材產業向高端化、集約化、綠色化發展,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金屬新材產業基地。
創新是金屬新材產業發展的核心環節,要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激發和保護企業創新積極性。《計劃》明確提出,未來我市將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構建面向整個金屬新材產業的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臺,著力在金屬新材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等重大平臺載體上取得突破。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新材料產品開發,提升金屬新材產業創新水平。
綜合運用市場機制和法治手段,我市將堅決淘汰國家和省有關產業政策明令禁止的落后產能,加快電磁線和特種電纜領域低小散整治;引導和推動有限資源向產出效益高的企業集聚,支持通過兼并重組培育優質行業領軍企業。突出強鏈補鏈,聯動推進“互聯網+”“機器人+”“標準化+”在金屬新材產業的應用,切實提升金屬新材產業綜合競爭力。
此外,我市還將全面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向金屬新材領域的滲透融合、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互動融合,促進金屬新材企業向生產智能化、服務化等方向轉變,不斷提升金屬新材產業發展的內涵和效率。加快軍民共用金屬新材技術雙向轉移,按照軍民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積極搭建軍民融合信息共享平臺,促進金屬新材產業軍民融合發展。“按照《計劃》,我市將通過三年努力,使得不銹鋼棒線材、金屬管道等細分領域在國際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明顯提升,基本建成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金屬新材產業基地,成為全省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示范區。”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在產業規模上,力爭到2019年,金屬新材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620億元,新增上市企業2家以上、湖州市“金象金牛”培育企業2家以上、湖州市“雙高”培育企業入庫2家以上,龍頭帶動進一步增強。
在質量效益上,力爭到2019年,金屬新材規模以上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22萬元/人左右,技術改造投資年均增長12%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稅率達到7%,行業虧損面持續下降,產業集中度明顯提升。產品結構明顯優化,部分產品性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綠色發展同樣是一個重要衡量標。《計劃》提出,力爭到2019年,整個產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7%,主要污染物減排指標全面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目標任務。率先建設一批綠色示范工廠、綠色循環園區,培育市級以上綠色工廠3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