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2日訊(浙江在線本報記者 林丹 趙路 王逸群 通訊員 周艷清 張丹)從杭州武林廣場一路向西47.3公里,有一個青山湖,水域面積10平方公里,比西湖大近1/3。
10年前,人們說起青山湖,贊一聲:“山好水好風光好!”一湖碧水,一山綠樹,是許多杭州人偏愛的后花園。
10年后,再說青山湖,大家更關心:“青山湖科技城今年底要通地鐵了吧?半小時就能到主城區啦!”
2019年11月30日,青山湖科技城剛滿10周歲。這座“城”,從2009年11月30日那天奠基之始,就承載了浙江的科技夢:在杭州環境最美好的地方,建設出省級科研機構的聚集地,為創新成果轉化提供新載體,為支撐整個杭州乃至浙江未來經濟轉型發展提供實踐樣板。
10年間,夢正圓。青山湖畔播下的“科技種子”,已然長成郁郁蔥蔥的“科技之林”:
即將擁有5所高校、46家科研創新機構陸續到來、130余家規上企業扎根壯大、70家高新技術企業快速成長、近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蓬勃發展;累計投入研發費用達8.48億元,發布科研成果約800項,共獲各類科技獎項約430項,擁有有效專利約1289件,發明專利874件……
青山湖科技城已然成為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上的重要一極與點睛之筆。
轉型引擎 落地青山湖畔
11月30日,記者來到青山湖科技城,沿著獅山公園紅藍相間的慢行道向上走,竹、桃、楓、杏組成的“樹海”,層層疊疊,仿佛走進了一顆“綠芯”;登頂俯瞰,山腳下,一座酷似“發動機組”的圓形建筑,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它是青山湖科技城規劃展覽館,十年前,這里還是青山湖水泥廠;獅山公園所在處,只是一塊低矮丘陵上的稻田。那年今日,就在今日獅山公園所在地,作為我省建設科技強省和創新省份一項重大決策,青山湖科技城正式奠基。
“奠基前一晚,我激動得一夜沒睡。”浙江省科研院所聯合會會長徐進告訴記者,過去,省級科研院所大多分布在杭州市區。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大,大部分科研院所缺乏物理空間、發展受限,“建設省級科研機構聚集地,應該提上日程。”
2007年11月12日,經過反復研究、論證,浙江省委第十二屆二次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科研機構創新基地,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浙江省科技廳牽頭,數十家省級科研機構對創新基地的落戶地點進行多輪考察和投票,包括臨安在內的6個省內區縣,進入了終選環節。
“對于自古以農業為支柱產業的臨安來說,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商務局副局長戴志紅,親歷了十多年前的那場“PK”,“當時,臨安市委不僅決定拿出青山湖旁、依山傍水的絕版地塊,甚至還暫停開常委會,四套班子全部出動,跑遍省級科研院所,擺優惠、求支持。”戴志紅回憶說。
2009年2月,在充分考慮省級科研機構的意見后,浙江省科研機構創新基地最終落戶青山湖;5月,經浙江省政府常務會議批準,青山湖科技城設立;11月30日,青山湖科技城奠基并迎來了16家省級科研院所落戶。
而今,放眼望去,曾經廢舊的水泥廠已蛻變成一座占地27畝的規劃展覽館;曾經的農村已蝶變為一座高新產業集聚、人才紛至沓來的魅力之城。而規劃展覽館,作為新城起步建設后首幢投用的現代化建筑,其獨特的外形正寄寓著全省對青山湖科技城的期待:成為引領轉型發展的新引擎。
“搞科研的人,需要靜得下來。這里的生態環境沒得說,很適合我。”安居于此的香港大學浙江科學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郭正曉評價道。
綠色智造 呵護好山好水
入夜,位于青山湖科技城的杭叉集團生產車間內依然忙碌。這是一個永不停歇的機器人世界——機械臂將重達500多公斤的叉車車架輕輕“拎”起,經導軌輸送至各個工藝點;機械臂按編程設計獨立完成焊接、涂裝、總裝等流程;地下,無人駕駛的智能搬運機器人,將零部件從倉庫搬運至流水線。
“自動化生產線的背后,是我們的‘工業大腦’。”杭叉集團生產總監金華曙告訴記者,“零部件和成品入庫和出庫全部掃碼自動識別,總部在后臺就能輕松對零部件和成品進行科學高效的管理。”
從“傳統制造”企業,轉型為“現代智造”企業,杭叉的改變正從十年前落戶青山湖科技城開始。那時,杭叉、杭氧等4家“杭字頭”國企,與38家省級科研機構一同來到青山湖科技城。“名院”遇上“名企”,很快產生“化學反應”。
落戶后,杭叉與香港大學浙江科研院合作打造了新一代智慧倉儲管理系統;與浙江大學合作開發了冷鏈物流叉車,攻克叉車在低溫潮濕環境下難以正常運行的技術難關。
“當時的杭叉正走到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杭叉集團副總工程師李元松說,“很慶幸,我們選擇來到青山湖。”
經過數輪技術改造升級,杭叉成功實現機器換人。十年來,在保持一線工人數零增長的同時,杭叉產能從4萬臺增加至20萬臺,成為城西科創大走廊首家產值突破百億元的工業企業。
這樣的“化學反應”,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與杭氧合作打造了“大型空分遠程監控平臺”,于千里之外監控設備運行;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與本地企業攜手開發的“液體硅膠”,甚至達到了“食用標準”;政企聯建、總投資25億元的青山湖技術研發開放平臺,以晶圓制造、芯片設計等為特色,邁向萬億級應用市場……
“以環境吸引科研院所,再以科技沃土培育‘智造’企業。”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招商局商務二科科長黃海峰說,這就是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的最好詮釋。
項目招引上,科技城有兩條“硬杠”——對環境有污染的企業,不招;科技含量不高的企業,不招。招商局也曾無數次婉拒各種企業,甚至為保持環境容量,拒絕了一家世界500強酒類釀造企業。
如今已有46家科研創新機構入駐科技城,省內20%的省級以上科研院所在這里注冊落地或設立基地,2019年,青山湖科技城預計完成工業產值400余億元,是2009年奠基時的3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里半數的規上企業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規模企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總產值的85%以上。
“過去,制造業與環境,像蹺蹺板的兩端,總無法兼顧。”浙江省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蘭建平表示,“青山湖科技城的發展證明,制造業與環境可以協調發展,其中的關鍵,在于科技的力量。它的實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樣板。”
產城融合 打造世外桃源
小雪已過,天黑得早。郭正曉匆匆走出研究院,心想著要不要去附近的面館“撮一頓”,小區旁的菜店老板已看到了他:“郭老師,我給你留了菜!”
一年前從英國倫敦而來的郭正曉,儼然已愛上這座中國江南小城,“獅山公園的植被顏色,每過一兩周都會有所不同。”
一張藍圖繪到底,青山湖科技城堅持產城融合,集合全“城”最新科技思維,將115平方公里的區域,變身為“工作邂逅美好生活”的實踐地,給了人才“留下來”的理由。
在產業飛速發展、地價逐年上漲的同時,青山湖初心不變,還將72.5公頃的核心區塊寶地騰挪出來,建造了獅山公園;更花費巨資,營造出548種植物組成的生態景觀,修建騎行道、登山道,給了本地居民和外來創業者一個“世外桃源”。
在青山湖科技城核心區,看不到一臺轟鳴的空調外機,卻依然冬暖夏涼;這里的每個水龍頭,打開的瞬間,溫熱的水就會涌出來。
秘密藏在科技城內的大園路:“能源大樓”數個深井形成巨大的“蓄能站”。夏天,它通過“峰谷電”制冰,為整個區域供冷;冬天,又通過地熱等能源,為整個區域供熱。
技術來自首批入駐的科研院所——國電能源環境設計研究院。這項從青山湖走出的節能科技,目前已被運用到上海世博中心、馬來西亞GDC能源站、迪拜范思哲皇冠大酒店等國內外標志性建筑。
“建城,規劃先行。青山湖科技城奠基后,我們在全國邀請了數十家規劃院所,各自為這115平方公里布局謀劃。”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規劃局副局長俞華忠說,中國規劃設計研究院牽頭,吸納各院所方案優點,最終為青山湖科技城謀定發展方向:大疏大密,產城融合,“難能可貴的是,這么多年下來,青山湖科技城依照規劃,不折不扣地建起來了。”
“隨著產與城的不斷融合,青山湖的吸引力不斷增強。”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人才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李曉云說,截至目前,這里已累計引進副高級別以上人才3000余名。
城市賦能
引來命運蝶變
搬進高樓的董亦民,依然喜歡坐在竹椅上,翻開珍藏的相冊,摟著外孫說往事:“看這個花壇!十年前,我們的老房子以前就在這里,外公外婆在那里住了30多年!”
2009年,為配合青山湖科技城建設,董亦民所在的青山村啟動了新一輪征遷。青山湖的“鎮”成了“街道”,“村”成了“社區”;平房拆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條寬闊的馬路和拔地而起的高樓。和董亦民一樣,許多村民有了新的身份——市民。
“我們現在是一座城了”,在青山村當了12年村黨委書記的鄭根火,總是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曾經從土里刨食的村民,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很多過去“聽都沒聽過”的新事物也出現了。
青山湖農民人均收入由2009年的1.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3.4萬元,其中工資性、經營性收入占比由30%左右增加到80%左右。
在青山湖科技城奠基的同時,一支全部由當地農民組成的“青山湖管樂團”成立了。樂團每周三、周五排練,風雨無阻,至今已堅持了十年。
11月22日下午,又是樂團排練的日子。在青山湖街道綜合文體站,由樂團創始人馮益民指揮,小號、長號、薩克斯管、圓號……近十種管樂器互相配合,奏出動人的《茉莉花》。臺下,一支江蘇的民間樂團專程來取經。曲畢,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失去了土地,迎來全新生活,需要一種精神寄托,那就是音樂。”樂團創始人馮益民自豪地說,近年來,青山湖管樂團還與杭州愛樂樂團結為“姊妹樂團”,先后出訪歐洲和國內多個城市演出。
因青山湖科技城而改變的人,還有很多。
和2000多名杭叉同事一起入駐青山湖的包劍南,不僅有了一雙女兒,讀了在職研究生,還蛻變為獨當一面的“包助理”。他參與設計研發的多款叉車,是杭叉明星電動叉車,暢銷海內外。
16歲出門學做裁縫的毛春燕,返鄉后成了浙江錢王物業有限公司青山區域經理,“單位就在家門口,工作和家庭兩者都能兼顧,這是我現在最理想的狀態了。”
“道路、住宅小區、商業綜合體等一下子都冒出來了。”土生土長的青山小學教師趙玲玲說,隨著企業增多,青山小學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一半以上學生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原本一個班20多人,現在最多時,一個班增加到50人。”為此,學校連續兩次擴建,每個教室里都配上了科技感十足的多媒體設備。
在董亦民的新家——大園新城的中心廣場,有一棵樹齡已近百年的大樟樹。小區建設時,特意將它保留下來,并細心呵護。如今,它依然枝繁葉茂,一如過去,為人遮風擋雨。
在當地人看來,這個名叫青山湖科技城的家園,既一直在變,又似乎沒變。變的,是科技,是生活;不變的,是心底的那一抹綠色,和對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